慈法法师吧 关注:327贴子:17,906
  • 13回复贴,共1

呼吸念佛是一种非常精进又省力的念佛方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呼吸念佛是一种非常精进又省力的念佛方式
——2013年玉溪开示之四(4月13日)
把呼吸和念佛紧密联系起来的念佛法
弟子:阿弥陀佛,各位师兄,弟子现在代表大家祈请师父为大家传授呼吸念佛法。祈请师父慈悲。阿弥陀佛。
师说:呼吸念佛法可能是我们,在我们中国净土宗的修行中是一个比较,比较没有明确宣化的这样一个修行方式。它最主要是依据我们的自然呼吸,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活着就要呼吸,他依据我们这个呼吸这样一个最普通的一个状态,来借着这个自然的状态,引发我们对于念佛的这种亲切感,或者说通过这个自然的呼吸来念佛。
念佛的方式十分地多。那我们想力求找一个又能念佛又能省心省力的方式,对我们现在比较疲劳的人、比较事情多的人、比较繁忙的人,找一个最省力的念佛方法对我们来说还是挺重要的。因为佛陀的教法,或者说教法的体系无疑想给我们一切学佛的有缘带来方便,带来解脱,带来一些轻松愉快的——这种教法。
呼吸念佛法这个,在过去一些善知识的著作中都有提示。但是往往是一带而过,一带而过。因为用呼吸念佛,它的角度很多。像近代的印光法师就比较提倡呼吸来数,数这样一个数字,一呼一吸记个一,一呼一吸记个二——这样念南无阿弥陀佛。那这种数息念佛的方法,印光法师是有传播的。那我们今天给大家提这个呼吸念佛法是不数息的,不是用数息的这种,不是用数息来念。而是让这种一呼一吸的这种自然的状态,来表达这个念佛的内容。
呼吸念佛,可能这是一个说法,它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用我们的自然呼吸,自然呼吸的这个方式,用我们这个自然呼吸来,赋予它的一个,赋予这样一个阿弥陀佛的这样一个称谓,或者说这样一个名号。每一个人都在呼吸,要是我们一但能接受、认知、运用了这样一个方式,那我们生命就不会空过,你就不会有空过感。为什么呢?你知道自己一呼一吸都是阿弥陀佛,那都是具足功德的,具足无量的光、无量的寿,具足这个万德。实际我们生命的每一时刻都是具足的,我们生命每一刻都是具足完美的,只是我们这个人不知足,被妄想、得失、大小、对比所侵害,那我们体会不到生命每一时刻的具足。那么这个呼吸念佛,是运用阿弥陀佛这样一个、“一呼一吸阿弥陀佛”——来表达了这样一个生命,每一时刻都具足的一个真实相,或者说真如实相——他是这样一个真如实相。


1楼2014-02-18 16:01回复
    因为我们对生命的不满意,或者对生命的一个状态的疑虑,总是感觉到不足,所以人类总是想强化自己,就比较辛苦,很辛苦地我们在奋斗着。那些智慧的人,他们抱着满足的,不是凭空的满足,是真实地了解了一切平等的法味、一切作为平等的法味。那么通过这个呼吸念佛法,可以让我们去了解这个真如实相,就是生命每一个时刻它都是具足相,那我们的这个平等清净的觉悟会引发出来。清净平等的觉悟一旦引发出来,那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安详、从容的这样一个智者的角色、这样一个角度。某些人生活挣扎啊、不满啊、痛苦啊,实在是我们自己的一种分别、执著的妄想习惯所造成的,所造成的。
    那么这个呼吸念佛,想通过这个方法,通过我们的呼吸来了解这个真如实相,就是每一时、每一刻它都是平等的都是一味的,是本来是具足,没有差别,没有差别的。我们中间的苦乐、大小、善恶的对比实在是我们无始以来的颠倒妄想,是一种无明的、迷失的对比与挣扎,这样我们通过呼吸念佛来调整它,恢复它的真实的这个状态,真实的状态。
    因为我们上午这一节课就是为了使大家了解净土,那么这个呼吸念佛法也是为了配合它,让大家来了解净土,当然它借着像我讲的这样,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最省力的方法、最自然的方法来念佛。我们平时念佛有的人用计数器,有的人用珠子念,有的人用默念计数念,有的人用散念,这样的种种习惯。


    2楼2014-02-18 16:02
    回复
      那我们呼吸怎么来念佛呢?呼吸怎么念佛呢?平时我们的呼吸在自然生活的状态下,我们是忘却的,我们基本上是不了解了,已经把它忘掉了,不知不觉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呼吸不呼吸,很少关注它。但在剧烈的体育运动中、剧烈的兴奋的一些作为中,或者说在身体特别衰弱的情况下、缺氧的情况下,或者说被一些污染的环境所逼迫的情况下,我们就会注意呼吸。平时我们不太注意呼吸的,也就是说这个呼吸很中性,这一呼一吸本来就是那么平淡的一个状态,但我们就很平淡很平淡的,似乎就会忘却它,但这个忘却并不是说它没有作用,空气对我们生命的推动起着至关性的作用,因为啥呢?你不呼吸人就死亡了,就死亡了。那我们把这个平淡的呼吸做个例子一样——就像白水一样,像淡水一样,这个没有内容,也不苦也不辣也不咸的,像淡水一样。我们平常的呼吸就是那么像一杯淡水,或者说像一杯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但是在人很辛苦的时间、缺氧的时间,就想深吸一口气,那它就有味道了,你要关注它、它对你生命的影响。


      3楼2014-02-18 16:02
      回复
        像现在我们国内的雾霾比较厉害一些,雾霾,很多人了,我们玉溪人或者云南人啊,福报就大一些,大部分人不知道什么叫雾霾,我经历过一两天的雾霾时间也不久,就在北方的一个城市,有雾霾,我待了两天时间,嗓子、鼻子、肺部都是苦涩苦涩的,很苦涩的。有那种苦涩的感觉,苦涩,很苦涩很苦涩的,就是很难受,很难受。那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空气对我们很重要,但我们根本不觉知它,现在我们把这个很平淡的事情,给它加一点内容,加一点内容,我们给它来点添加剂一样的,那么对呼吸,我们把吸气给它加了一个内容,就是这个吸气,就像我们平时念阿弥陀佛的“阿弥”这两个字,把它给加进去了,我们尝试着来体会它——“阿弥”;那么把呼气呢,就是“陀佛”这两个字,我们给它加了一个味道,附加了一个味道。我们现在可以闭上眼睛,体会一下:
        吸气——阿弥,
        呼气——陀佛。
        闭上眼睛,就是我给你这样一个一杯水,这杯水里面呢吸气就是——阿弥,呼气就是——陀佛。闭上眼睛去体会一下:
        吸气——阿弥,
        呼气——陀佛。
        就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先从概念上做起吧。先从概念上做起。就要有这样一个概念,先有这样一个概念。那我们不经意地闭上眼睛也好,休息的时候也好,走路的时候也好,什么时间也好,哪怕一分钟站那儿,你吸气就是“阿弥”,呼气就是“陀佛”。


        4楼2014-02-18 16:03
        回复
          这个概念一旦成立了,那这个所谓的呼吸,它就自然的会有这种念佛的作用。我们在这个地方先有概念与习惯,它慢慢这个作用就成立了,成立了。只是说它其它的内容我们能不能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呢?可能还真是需要去关注实践。最早的时间我们一定要有关注的这个引导一下——关注。关注,要关注。很多人就带过去了,你要稍微地关注。一天拿几次关注它,去让这个呼吸,吸气“阿弥”,呼气“陀佛”。你关注几次,关注,慢慢的这个关注就成为一种习惯,那我们呼吸就变成了念佛的一种习惯了,这样我们作为净土这个法则的修行人就很省心了,很多时间我们就也不用念珠,只要呼吸就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但是最开始我们刚刚接触这个东西就需要关注,就是你要关注,要在意。或者说要不断地去提醒自己,提醒自己。提醒自己呼吸吸气“阿弥”,呼气“陀佛”,这样提醒自己,可能要有这个概念的提醒。那最好的提醒方法,我们现在可以试一试。最好的提醒是我们用一个方法体验它,他就比较容易引起我们,引起我们对它的确认,就是吸气“阿弥”,呼气“陀佛”。怎么确认它呢?确认这样一个事实,确认吸气“阿弥”,呼气“陀佛”。


          5楼2014-02-18 16:03
          回复
            怎么确认呢?我们有一个方法,就是用心听,用心去听吸气“阿弥”,呼气“陀佛”,用心去听,用心听自己的呼吸阿弥陀佛,闭上眼睛可以试一试。用心听吸气“阿弥”,呼气“陀佛”,用心听一听,试一试。尝试着,尝试着确认它,尝试着用心去听,吸气就是“阿弥”这样一个确认:我就是这样,吸气“阿弥”,呼气“陀佛”,先确认。
            有的人就能听得到,他的心越静就听得到了;心不静呢,他只听见吸气呼气。要是心静下来就能听到吸气“阿弥”,呼气“陀佛”。也就是用心念,把心念、把念沉下来,沉静下来,沉静下来听吸气“阿弥”,呼气“陀佛”。
            你要是感觉到不突出,你可以加重呼吸,加重呼吸,自己要体验,这是个确认的过程,这个确认很重要很重要的。现在我给你用这个力,提醒你说吸气“阿弥”,呼气“陀佛”,你顺着这个力很容易听得到,你下面自己去听就费事了。所以借助我这个说法——就是我给你的水加上糖了,你一喝就是甜水,要不然你接一杯白开水你怎么喝都不甜。就是我们自己的平时的呼吸是很平淡没味道的,那我给它们加了这样一个,借着这样一个讲法,大家就用心听,沉下来去听,就能确认吸气“阿弥”,呼气“陀佛”。
            对,有的人很快就能静下来,很快就静下来了。吸气“阿弥”,呼气“陀佛”。用心去听,怎么用心听呢?我们慢慢地寻找方法。看怎么用心听呢?实际就是静下心了,让心静下来。实际就是用心,用心去听闻这个呼吸声:
            吸气——阿弥;
            呼气——陀佛。
            越放松越好,你也不需要紧张,也不需要对抗,也不需要找到什么,只是说这个确认过程,能确认了,那么这个方法基本上就学会了。就是用心去听闻。这个吸气“阿弥”,呼气“陀佛”。那你不经意这个方法就跟你绝缘了。你经意它就起作用,你越放松越好,越放松效果就越好,越放松越平淡地去体验它。这个一旦确认养成习惯了,我们随时都可以念佛,或者随时都在念佛。只要呼吸,生命只要在他就呼吸,呼吸它就念佛,因为吸气“阿弥”,呼气“陀佛”。那么一呼一吸就是阿弥陀佛。


            6楼2014-02-18 16:03
            回复
              这个确认十分地重要,就是接受的意思。你接受了这样一个,那么现在就是个事实一样的,你接受了这样一个法,这样一个方法。虽然是没有定法,但给你这样传授提醒了,它就是个方法,你去实践,那么确认了这就是个方法。这一呼一吸就成一个方法了。就是一呼一吸阿弥陀佛,一呼一吸阿弥陀佛。那我们平时都有一呼一吸的这样的生命的过程,那随时都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比我们那个有意识地去出声念也好、默念也好都要省力一些,省力。它这个省力不在于其他地方省力,就在于因为呼吸是你的自然作为,不需要故意作为,因为你活着就需要呼吸,唯一的用法就是用心去听,用心去听这个自然的呼吸:
              吸气——阿弥;
              呼气——陀佛。
              吸气——阿弥,
              呼气——陀佛。
              用心去听,不准用耳朵听,用耳朵听就麻烦了,一定要用心听。才能听到这样一个细微的声音,它很细微,这个声音细微的很啰。这个声音很细微,就一定要用心静静地去听才能听得到的。那有的人说我就是听不到,没问题,你把心静下来,听你的吸气“阿弥”,呼气“陀佛”,它很有意义,很有意义。


              7楼2014-02-18 16:04
              收起回复
                因为方法都是没有定法的,我们要接受了它就是方法,你要不接受它就不是方法,大概这个概率,就是接受吸气“阿弥”,呼气“陀佛”,就是接受的人啊,就是没有故意的这个……就很自然地接受的人就百分之六七十。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人接受不了,接受不了也很正常,很正常很正常的。有的人心理上会有一些,就是他会否认它,或者说不接受的一些概念啊或者习惯啊,都也可以。能接受的人基本上,慢慢的在日常生活中就无意识地就会念佛,稍微一放松就感觉到自己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尤其是休息的时间会睡得比较香一些,过去失眠的人要是会念这个阿弥陀佛,就很容易睡着。因为啥呢?过去心中很多事情老睡不着觉,但这个一呼一吸阿弥陀佛,他容易放松,用心一听,就容易睡着。很容易去除那样一个失眠啊什么的。有的人不能接受也不着急,大部分人就是能接受,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人不接受,但是过一段时间他想一想也接受了。我以前在其他地方给一些居士、出家师父提醒了,出家师父接受的相对地快一些,但有固定,比较固执知见的、比较排他性强的人、自己有自己方法的人,不太容易接受。但他细细地想了呢,为了省力啊,因为自己活着就是念佛,有这样的语言提示什么的,有些人慢慢地想一想也就过来了,有一部分人就三五天以后,或者说自己偶尔去实践有一些感受的时候,也就接受了这个方法了。


                8楼2014-02-18 16:04
                回复
                  所以真正地完整式地接受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百分之百的,我保证不了大家都能接受,因为有的人就直接排斥的。我们这个,它所依止的还是法无定法,它这个所谓的无自性,我们给它加了一个,就所谓的这样一个心作心是的作法罢了。呼吸,本来吸气也没有“阿弥”,也没有“陀佛”,我们给它加了这样一个内容,加——称为授予,给予一个内容,它是没有定法的,给予一个内容,你用心听了,比较随和调柔的人很容易接受,比较调柔的很容易接受;心里有法则的、有对抗意识的可能会隔几天接受。那有些就我就不管这些事情,也没有什么,也很正常,因为这个法也没有强制性。只是这样一个依止,它是一个授予。就像别人给我们拿来一杯熟的普洱茶,你喝的就是熟普洱茶的味道,别人作为了,心作心是嘛;别人给你一杯生普洱茶,你喝着就是生普洱茶的味道;人家给我们一杯白水,给一杯加酒的东西,它这个味道是有这样一个内容。这一点呢,概率上是这样子的,概率上是这样子的。
                  我们在学了以后,也不要急于说我接受没有接受。接受也好,不接受也没有问题,也不要有啥顾虑。因为以前我们没有听这个法也很自然,听这个了,要是接受了,也没有啥。不接受也很正常。这是一个十分公平的事情。这样看心里就不会有急躁,也不会有烦恼。因为一切东西真是因缘而生,都要有缘啰,没有缘咋的也不行。要有因缘,那就是因缘生啊,因缘生。所以大家就放放松,我们继续下面的内容。
                  好。休息十分钟。


                  9楼2014-02-18 16:05
                  回复
                    呼吸念佛能不空过时间
                    弟子:各位师兄,下面一堂课,就是大家与法师自由交流的时间,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跟师父提啊。由师父来解答。好。
                    弟子:阿弥陀佛。弟子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师父,我有疑惑了,第一个是关于带小孩,就说作为父母本来是佛信徒,但是因为带小孩,平时全部的精力就花在孩子上面,自己没时间好好地去修行,这样有人会说我们叫小孩学佛可能是改变他的因果,这个有点刻意而为之。那么对父母可能觉得影响我们正常修行,或者做功课啊,还有平时的诵经。这是第一个问题。那么第二个问题就说……
                    师说:一个一个的来,一个一个的来,不然你就不是提问题,就是发表问题。一个一个的来。你坐下。
                    弟子:感恩师父。
                    师说:这个菩萨提这个,可能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人都会关心的事情。刚才教的这个呼吸念佛的方法,也是为了使我们在这种世俗生活中的居士,居士又有工作、带孩子、又有家庭很多生活上繁杂的事情——因为这种种因缘呢,呼吸念佛法无疑对我们来说,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方便。因为很多人可能是把修行当成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一样的,所以说提倡提倡,大家能平时没事的时间可以关注一下,这样一个吸气“阿弥”、呼气“陀佛”的这样一个念佛的方式。可以关注一下。那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该做的——做父母的事情啊、或者说亲情的事情啊、工作的事情啊、交往的事情啊。就不误我们这个念佛。
                    因为呼吸念佛,每一时每一刻都在呼吸啊。最多你是平时会遗忘不在意,那我们提醒自己在意就好,慢慢确认了习惯了,我们就很容易……就是面对生活啊、照顾孩子啊什么的,可能也没有那种空过浪费的这种感知了。因为很多母亲、父亲、工作人员就会着急,说你看别人都在修行啊,我在工作,在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念佛法门它是一个给大家、给世俗人、当然对出家人也提供一个方便,有他的方便。但对世俗人提供的方便就是不择于因缘、不择于环境我们都可以修持的。不择,不需要这样那样很多的要求,也没有很多的仪轨。这样我们来念佛可能是比较省心一些。


                    10楼2014-02-18 16:06
                    回复
                      刚才那个呼吸念佛方法,要是以前我给他们讲的时候,有两个偈子,希望通过偈子来提醒自己。但观察观察后面,也有在意的、不在意的,那我们不用这个偈子试一试,作为作为,可能也有它的内容,或者作法。作为父母对子女来说,能不能改变他们的人生呢?
                      我们可以调整一些东西,但强制的改变可能是很不容易的。刚才昆明有个小伙子,那个小伙子以前见了我就学那个什么叫唤,那个小伙子跑出去了,很厉害,学狼叫。跑出去了啊?哦。没有跑出去,小伙子在这儿,很厉害,那你要改变他的性格是十分不容易的,还不如让他自然一些来的还好。就是你接受他,慢慢的可能还有机会,不接受他就变本加厉。那一个孩子的妈妈就是遇到这样一个很大的问题哦,她感觉到很大的问题。实际孩子没有问题,就是他的一些习气啊、一些那种对抗意识。那我们作为一个学佛的居士、在家居士,对他人要包容,当然自己的子女,包括自己的子女,要爱护要包容。爱护包容你才有那种教育调整他的机会,他可能才会接受我们做父母的善意的、健康的引导。这一点可能对念佛人来说挺重要、挺重要的一个慈悲心的修持。
                      学佛的人很容易惹个麻烦,容易去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啊,但是自己的亲人什么的有时候会不原谅,就会过分地要求。对家人、对子女或者什么的,要想影响他们,第一个一定是先要接受他们,接受尊重他们,下面才有机会,要不然就变成强制。强制后面很麻烦很麻烦,就造成了亲人之间无意的对抗,那我们学佛没有学到佛的智慧,也没有学到方便。这个问题就是这么回答。可以继续提,第二个问题。


                      11楼2014-02-18 16:06
                      回复

                        呼吸念佛能安眠
                        弟子:等于是这样,现在因为有时白天以前还是会经常念佛、听经,觉得到了晚上就梦很殊胜。但现在这段时间感觉晚上不好,可能近期因为很累吧,带孩子就感觉下降了很多,就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不好的梦。那我在想,这是不是梦中的一些,就是梦境景象,是不是也在显示我们有退却、退步的这种心?恩另外还有就是现在有修梦中念佛这个法门。弟子想请教这个问题。
                        师说:好,要是我们这个呼吸念佛法要实践一段以后,容易入睡,梦里也就比较容易宽松一些。像这个菩萨提这个问题说,我们就是不用功夫啊,或者说听经念佛少了,做一些自己不太喜欢的梦,是不是有一种昭示呢?梦由心生这是一定没问题的,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梦一定是由心而生出的,这个不管是过去心,还是未来心。未来心是期盼心,过去心是记忆心,现在也会有一些引发,或者说……但一定是由心而生的,万法都是由心生的,这没有什么啥疑虑的东西。


                        12楼2014-02-18 16:07
                        回复
                          睡梦中的境界如幻不要当真
                          我们往往认为说这个梦好不好,梦有好坏吗?人梦中的得失,梦中还有得失善恶,你看,我们这人已经活得弱到极处了,白天计较善恶得失,做梦还在计较啊!就是我们已经陷得很深了,就是对这个善恶得失啊,我们已经计较得很深了,你要是在梦中还要计较这个善恶得失,那我们这个平时一定是十分计较的人,计较啊,十分地计较。这个计较,我们活得就很紧张,很紧张。世尊在《金刚经》中说:有为法如梦幻,如泡影,如露,亦如电。实际就是让我们不计较的,讲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我们现在要是说梦中的得失你还要在意了,那我们就是在这个得失上太在意了。
                          所以像念佛人他有一个缘起观,就是平等的这种实践、平等清净的实践。清净平等是一个觉悟的相貌、它的样子,这是一个觉悟的样子。那我们这个计较分别,得啊失啊、心里左右摆动啊,这是一种迷失的样子。那这个是迷失的一个样子;这个是个觉悟的样子。那我们对什么事情能平等地对待,能不计较得失地对待,那我们就有觉悟的这样一个机会。那要什么都计较那就是一个迷失的样子。学佛的人一定是要向往觉悟啊,那我们要不向往觉悟,那我们读那个《清净平等觉经》,那读来读去,那你说我读了很多经啊,没有用啊。


                          13楼2014-02-18 16:07
                          回复
                            经——途径啊。虽然是这个经,但它通用于这个“径”,路径的径,它是通用的,古代。这是个途径啊,是个道路啊。那我们学习经典也好,教法也好,是让我们来觉悟啊,远离计较,在这个计较的习惯中觉悟出来,那才有意义。像一个恶事来了,平时你害怕,你学了佛以后了,你运用清净平等你去观察它,那么你在这个恶的事情面前就觉悟了,恶的事情一来你就觉悟了,那么这个恶不名为恶,它给你带来了觉悟,那么这个恶也是个善缘了;当我们要接触一个好的东西,染著了,因为染著变得很沉重很迷失,那这个善缘也是个恶缘,因为你迷失了。
                            所以我们念佛人,就通过念佛来觉悟我们的人生,觉悟这些善恶、是非、得失、大小,来清净平等地觉悟它、观察它,那这样的人真正是一个念佛人,那我们就真正会念佛,那就是一个觉悟者。学佛不觉悟你学的什么佛呢?所以说我们平时对善恶、得失的计较那就是凡夫心,那容易使人迷失,迷失。那我们对善恶、得失去觉悟它,不管善来了觉悟它,恶来了觉悟它,了知其无自性。你了解了,了解什么呢?它这个无自性的本质。我们真正了解了,善也好恶也好,它都是无自性的,是因缘和合表现的一个苦乐相,我们要不迷失于此,觉悟于此,善恶都是你的增上缘、觉悟的增上缘,都是我们觉悟的资粮,也就是说是我们出离三界的资粮,那这样呢我们就从善恶中解脱出来,所以平等清静安住是出离心的成果,也就是菩提心的样子,也是觉悟者应该守护的一个,或者说安住的大地、清净平等的大地——心地应该是这样子的。
                            那么梦啊、现生啊、我们现世的人生的有为啊,真像梦一样。过去有些教法就批判我们的这个白日啊,称为白日中阴——白日中阴就是白天在做梦,我们在白天计较得计较失、人我亲疏、患得患失。我们大白天在做梦,因为啥呢?不自由不知主,被得失牵制着,被善恶牵制着,被大小制约着,被人我冲突着,那你这样呢就是个中阴状态,白天你就在做梦。所以我们怎么能唤醒自己,是我们学佛人特别重要的。走出计较那我们真正开始学习佛法了。
                            还有问题吗?有了还可以提,没有了我这一个居士有个问题。一个小伙子提问题。可以,你先说。


                            14楼2014-02-18 16: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