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觉得,真正成功的小说或是电视剧,旁观者入眼的绝对不能仅仅是一个主角。如果能够做到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灵魂,那才算是完整和精彩。琅琊榜的大半笔墨都是围绕梅长苏的,但其他人也确是可圈可点。<?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萧景琰。
曾经性格倔强、多少被兄长和好友淹没光彩的水牛,如今隐忍刚直的太子,将来大梁登顶的皇帝。他注定成不了林殊那样的华彩,但林殊也同样替代不了他。
景琰的少年时期一定是快乐的。就算没有父皇的偏爱,但他有温柔的慈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有年少相识的好友,插科打诨,并肩御敌,还有他的皇兄和他身后的清明繁盛,仿佛一眼就可以看到希望和光辉的未来。他可以任性,可以固执,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视障碍为无物,也可以理所当然为自己设想一个美好的将来。
那场梅岭的大火,葬送了七万英魂,埋藏了那位飞扬的少帅和一代贤王,也同样将他原本该是平静安乐的未来尽数斩断。
那样一个耿直倔强、视情义为第一的少年,我都不忍去想他是如何熬过这十数载寒暑。前一刻仿佛还说着要他带奇珍玩物的好友,下一秒连尸体都无处归葬。从小可敬可亲的兄长、长辈,无数相识的同袍、好友,全部在一夕之间离他远去。而他,却连他们身上背负的耻辱骂名都无处洗刷、无力申诉。那一刻,这些年,他该有多痛恨自己的无能?又该怎么熬过这仿佛再也没有半点希冀的一生?曾经那个耿直的皇子变成了如今这般隐忍沉默,费尽心力保下祁王遗孤,冷眼看着朝堂纷争。我其实很想知道,如果没有林殊的归来,他又会何去何从?是否也会拼死一争,但求不愧在天英灵,希冀着有朝一日黄泉同归?
如果说林殊像水,可以冰冷坚硬也可百转柔肠,那么景琰就像是山,沉默,刚硬,但却又一直在那儿。我喜欢他的锋利,那是多年羁旅磨练出的铁骨铮铮,也带着一丝和昔日好友一样的刚直。我喜欢他的重情,纵然真相不明,也一直相信,毫不怀疑,从未忘记。我喜欢他的赤子之心,也喜欢并心疼他被不断压制磨砺出来的隐忍和顽强,父亲从来的苛刻不公,当年旧案的黑暗压抑,到如今,学会了韬光隐晦,学会了应付皇帝的猜疑,学会了果决气魄和用人无疑,还有那钢铁般的坚硬和熊熊斗志。
这一路走来,不服,不屈,也不弃。林殊辛苦,他也不易。
放手一搏的争取皇位,那么耿直的性子却要去兵不血刃的地盘拼杀。若说这一切为了昔日故交都可以忍受,那及至后来,他终于知道了梅长苏就是林殊,就是被自己鄙夷过责骂过的沉静谋士,他又该多么痛恨自己的不知?不能替好友分担,不能回到昔日,甚至于,都不敢光明正大的站在眼前再叫一声小殊。他忍住了,跌跌撞撞的冲出去,却止步于那个街角,害怕再往前踏一步就会影响好不容易得来的平稳。个中滋味,实在不忍去想。甚至最后,他只能看着好友奔赴战场,挥霍他只剩下最后三个月的生命,而他所能为伴的,仅仅那个宗祠里的排位。
景琰会长大的,会成为合格威仪的君主,会让大梁重回安宁。
但总有一些东西,掩埋在时光之外,再也找不回来。逝去的人再难回来,但活着的却要继续走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担负。
最大的安慰,或许便是曾拥有这么一位好友和年少轻狂的时光,任谁有无法夺取。来日梦回,总有挚友兄长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