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吧 关注:2,842贴子:48,037
  • 5回复贴,共1

【资料】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强烈建议大家看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 人们一说到“秦都咸阳”,在头脑里一定浮现的是渭河北岸那一块狭小的区域。在绘制西安古迹地图册时,同样把它标在了河北。然后再以包围在唐长城遗址上的明清西安城为中心,在西北郊标上“汉长安城”,西南郊标上“周京丰镐”范围,再加上西郊那个孤零零的“秦阿房宫遗址”。这样的安排,起码在秦咸阳和汉长安的表现上缺乏特定的时间界线,就显得不很恰当。
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尊重既成事实,应当确切地表述城市史研究所给出的结论。 在这里,我首先把结论性的命题摆在人们面前:汉长安城,是在秦都咸阳南区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反过来,秦咸阳故城的北区成了汉长安的郊区。 下面展开求证。


1楼2013-08-23 21:20回复
    (三)有限定范围的官邸与居民区划分 长安城的常住人口主要分是三大部分,即皇族、官宦和平民。各有固定住地,并不混杂。 皇宫位于长安城内的南部、中部和北部的东段偏南处,宣平门大街之南建有长乐宫和明光宫,在宣城门大街南北分别有未央宫、武库和桂宫、北宫。都城内这绝大部分地面和宏伟的宫廷建筑里,是皇族的生活区。 在桂宫和北宫之间,也就是厨城门大街之西、横门以东的一个区域,南隔直城门大街同未央宫相对,北过雍门大街同东市为邻。这里住着京城显达、官宦人家,是城里被称作“北阙甲第”的“富人区”。在这里也最能显示社会地位的尊贵,像皇帝“乃赐婴北第第一”(《汉书·夏侯婴传》),令人欣羡不已。石奋、王商以及成帝的宠臣董贤等人,也都在未央宫北阙两侧有宅第。宣平门附近,还居住有不少权贵,被称为“宣平之贵里”。诸侯王也多在京都设邸第,汉初已达百余家(《汉书·燕王泽传》)。 皇室宫殿、中央衙署和权贵的邸第在城内占有 3/4 的地面,在城的北半部或城门的附近才是剩下的空地。经考古探查,在宣平门大街北侧至北城的地方,没有大型建筑的发现。显然这儿是城市平民居住区的那 160 个“闾里”。最著名的见有宣明、建阳、昌阴、尚冠、修城、黄棘、北焕、南平、大昌、戚里、五里、穷里、南里、宣里、假阳里、有利里、梁陵里、当利里、孝里、安阳里等。汉宣帝在民间时,也曾住在尚冠里。这里的地方尽管不很大,但仍是“室居栉比,门巷修直”的。而东市和西市,则是这些市民们商贸活动的地方。


    5楼2013-08-23 21:25
    回复
      (五)有合理的交通网络 道路是城市的纽带,方便联系就构成系统。汉长安城以 “八街九陌” 闻名于世(《三辅黄图》),也即是有说八条大街和九条大道。宽广、畅通,可 “参涂夷庭,方轨十二” 。修直、便捷,使得“街衢相经,廛里端正,甍宇齐平”(张衡《西京赋》)。这一下子就能衬托出这座城市的严正、博大、宏伟的气势来。 畅通、便捷,是“安排合理”的标准。 “八街”的名称,见载的有“香室街”、 “夕阴街”、 “尚冠前街”、 “华阳街”、 “章台街”、 “藁街”、 “太常街”和“城门街”。经考古探测,除西安门直通未央宫、章城门接城内环道(即“环涂”)外,其他 10 座城门都有大道直通或相通,呈垂直相交。其中的安门大街、直(城门)~霸(城门)大街、清明门大街、雍门大街、厨(城门)~宣(平门)大街的路宽都在 45 ~ 56 米之间,分三道有如今日的“三股道”,中为御用的“驰道”。如果再加上北去渭水的横门内大街,就构成为长安城内的主干道。那么,不计西安门和章城门,其他城门内的大道加起来也正好是“八街”。当年,两侧的临街建筑必定是“甍宇齐平”、异常壮观的。若以古街名“对号入座”的话,学者们的意见还不一致。说“香室街”是清明门内大街,似乎大家没有多大的歧义。而对安门大街,史念海先生说是“章台街”〔 17 〕,何清谷先生说成“城门街” 〔 [18 〕;对直城 门内大街,史先生认为是“藁街”,何先生以为属于“太常街”;史先生还认为华阳街即是横门内大街。 八条大街怎么是九条大路呢?我以为:在“八街”形成的“八路”之外,必定是加上了未央宫里的那条大路。因为未央宫里的一条南北路虽则是宫中大路,平民百姓不能步行,但它南对西安门,北对横门大街,是朝臣、使者待命北阙入宫或是宫中北去渭桥的大道。政治地位之高、使用率之高,在其他大道之上。这样算来,正符合 “八街九陌”之数。 (六)有一套科学的城市供排水系统 古代城市供水是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引自地面河流, 一是凿井提取地下水。二者以地面水供水为主,地下水供水为辅。 汉长安的地势是南高北低,处于三条大河之间。北去三里 1300.68 米,有渭水自西而东,形为主流;东有灞水接纳了浐水之后,北流入渭;西有潏水(即“泬河”,今称皂河),贴近城西侧北流,绕过西北角,东北入渭。不过,因龙首原横亘于城东南,城北地势也偏高,显然是不可能引灞、渭二水入城,而只有靠城西的潏水一途了。 西汉中期,随长安城人口的增加,汉武帝只得开辟新的水源。元狩三年(公元前 1 20 年),“发谪吏,穿昆明池”(《汉书·武帝纪》)。据《汉书·五行志》记载,这一年“夏,大旱。是岁,发天下故吏伐棘上林,穿昆明池。”可见这年大旱缺水是促使武帝修建蓄水库的先决条件,绝不单是为了伐昆明国而练水军之用。同时,昆明池水引入长安也为扩大宫廷建筑创造了条件。所以,才有“广开上林,穿昆明池,营千门万户之宫”的举措(《汉书·西域传》)。 昆明池遗址位于今西安城西南,即长安区斗门镇东南的那一片洼地。其范围东至万村,西到张村、马营寨,北达常家庄,南至细柳原北侧的石匣口村〔 19 〕,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至今仍深 2 ~ 4 米,估计蓄水约 3549.7 万立方米〔 20 〕。黄盛璋先生据文献与考古资料,确认昆明池有四个水口即四条渠道〔 21 〕。其中有两个入水口,一个是来自西南的沣河;另一个是南来的滈水,是从石匣口村(即“石闸口”)引入的;同样,出水口也有两个:向北的一条叫“昆明池水”,专供长安城区用水;向东的一条叫“昆明故渠”,专门接济漕渠的用水。 昆明池水向北,流入今车张村、十里铺间的“揭水陂”。然后由这个入城前的调节水库流出,分成两支。其一支北流入建章宫的“太液池”、“唐中池”和“琳池”,尾水出宫城北流(即潏河的正流)入渭;昆明池水的另一支东北流,《水经注》称其为 “潏水枝渠”的,在章城门西南引潏水,通过“飞渠”(即渡槽)入城,在未央宫前殿西汇为“沧池”。后经武库北侧,绕长乐宫北,由清明门南侧出东城,注入“王渠”(东护城河)。再东出王渠后与昆明故渠相会,向东北流,与漕渠相会而东。 “昆明故渠”的水,自昆明池向东流,经今河池寨北,一直取西南~东北的流向。在今鱼化寨横绝潏水,经明堂(今大土门)南,流过汉长安城东南角,至今张家堡西北才与漕渠相会。 汉长安城的供排水能从大处着眼,做到布线合理。上源洨河的“石闼堰”〔 22 〕、昆明池、揭水陂、飞渠等选址,闸坝设置和渠道的布设,都科学精细而恰到好处。这既为长安城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又能使城市供水与风景区建设、供水干渠与运输渠道结合起来,简直是城市建设的创举!


      7楼2013-08-23 21:27
      回复
        (九)有帝陵、显贵和平民墓区的安排 秦汉都城的陵墓区,在城市规划安排上有同有异。秦君与族人的墓葬作划区安葬,是个传统,有别于六国同宫殿混杂的做法。汉陵和秦陵一样,都远远离开市中区,而且 也形成了两个陵区。但有意思的是选择茔地时,两个方向正相反。秦都咸阳先有“毕陌陵区”在都西(秦公陵、永陵),后来南越渭河而向东南开辟了“芷阳陵区”(芷陵、寿陵、阳陵等)。汉都长安则北越渭河,先在城北开辟了 “咸阳原陵区” (长陵、安陵),后在渭南开辟了“东南陵区” (霸陵),随后皇陵处在渭水南北两个陵区之间摆动(渭北的阳陵、茂陵、平陵、渭陵、义陵、康陵,渭南的杜陵,延陵还经过修昌陵的折腾)。这种状况并不显示昭、穆礼仪的安排,只表明陵园制度系统的变化。 西汉的显贵名宦与平民墓葬,分布在都城外的东部和东南部近郊。我们知道,汉长安存在的 200 年期间,死葬数以万计。据知,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上世纪 50 ~ 60 年代配合工程清理的汉墓已达 2000 多座,近 20 年来省、市考古研究所发掘汉墓已逾数千。从公布的这些墓葬分布情况看〔 24 〕,以汉长城东北角到灞河的连线为起点,在城东向南推进,直到凤栖原、少陵原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终汉一带的中小型墓葬,其中尤以靠近东城的地方最为集中。其原因不外乎这样的现实:城西有建章宫,西南是上林苑的范围,城北地面狭小又是“水陆码头”和商贸的繁忙之区,因此汉初在规划长安城布局时就把“市民”葬地安排在了城外的东郊和东南郊一带。 在西汉 11 座帝陵陵园,都有陪葬墓的存在。贵戚勋臣们因有特许而往住形成其 “家族墓地”。实际上,它是陵邑拱卫京都的另一种翻版。


        9楼2013-08-23 21:30
        回复
          好多好多的经验快到我碗里来~~


          13楼2013-08-23 21:51
          回复
            对于写小说的筒子来说,我觉得应该叫你来看看@梦殇汉宫


            18楼2013-08-30 1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