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三分吧 关注:560贴子:5,680
  • 7回复贴,共1

【因读演义增添趣味,既看历史了解实情】《三国史略》- 北京胡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京胡然撰,转载请保留署名出处。非为留名,乃为劳苦心。
本文夹叙夹议,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来龙清晰、去脉有序。使读者了解历史轮廓,即为宗旨。
楼主撰。
注,原来发过,这是最近经过增加整理的版本,内容丰富比前版丰富,也更生动一些。
三国史略第一
封建制度的建立与汉代的政权


IP属地:北京1楼2013-07-31 09:54回复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史书,是一个大综合,可以从中看到政权的更替、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但这些历史都离不开“政治”,政治是什麽?政治就是一个集团以利益为核心,围绕著这个核心,所做出的各种活动。
    因为有利益,所以有矛盾,因为有矛盾,所以有斗争、有发展、有统一、有分裂,也因此更衍生出智慧的开发、文化的灿烂、科技的进步。本文不参与对政治概念的过多评论,因为政治是非常复杂的内容,涉及面极广,推演开来,可以写成几本书。但政治与历史有密切联系,政权的好恶都从史书中来,既然讲述一段历史,就不得不稍稍带出。
    中国从“上古时代”至今五千年的历史,“封建时代”占据了将近一半,所以这个时代对中国有著深远的影响。


    IP属地:北京2楼2013-07-31 09:55
    回复
      秦始皇的专政靠的是“法家”,“战国时代”的秦国就一直推行“法家”学说,以法治国,但刑罚严酷。【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镬亨之刑。至於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见《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然而始皇帝一方面大兴土木、一方面与少数民族对抗,既要用钱,又要废力,百姓背负著沉重的劳役和赋税负担,使得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国家,浪费了很多劳动力。【至於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见《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他死后,秦二世任用奸臣赵高,使得忠良被害、****,百姓积怨爆发,由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拉开了各地“揭竿而起”的序幕,“大泽乡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平民起义,秦王朝摇摇欲坠。


      IP属地:北京3楼2013-07-31 09:55
      回复
        从后三年到后元二年、前八十七年,是武帝刘彻执政时期,武帝一朝由於承袭前代“文景之治”打下的经济基础,是整个汉代最鼎盛时期。有了一定厚度的“经济基础”就继续巩固“政治基础”,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采用董仲舒的治国方略,即以“儒家”为主导的执政思想。【“《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见《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IP属地:北京6楼2013-07-31 09:56
        收起回复
          秦朝以“法家”的“法治天下”为指导思想,但改革之后衍生出的政策主张“严刑峻法”反对“礼仪说教”,使得百姓称之为“暴政”。而汉代吸取教训,为了更好的统治百姓、缓和利益冲突,则采取以“儒家”为主导的思想。这个思想体系是融合了“法家”和“道家”的改革了的“儒家”思想。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以“仁治天下”。与“法家”相比,汉武帝认为“儒家”对於执政更有好处,容易被百姓接受,因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IP属地:北京7楼2013-08-02 12:05
          回复
            “政治”不同於“道义”,它没有对错,只有利益。但“政治”往往要利用“道义”或者说“道德”,脱离了道德的政治就是“暴政”,讲求道德的政治就是“仁政”,这大概就是由此带给中国人判断政治好恶的思想。
            从此以后,儒家思想作为帝王的“执政思想”和“官方哲学”,根深蒂固,绵延两千多年。


            IP属地:北京8楼2013-08-02 12:05
            回复
              西汉政权延续了二百多年,到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一年,“外戚”王莽在哀帝死后渐渐显示出他的政治野心,又通过自己的政治手腕逐渐掌握大权,甚至被群臣比作昭帝刘弗时期的辅政大臣霍光和辅佐周天子的周公,【“委任大司马莽定策定宗庙。故大司马霍光有安宗庙之功,益封三万户,畴其爵邑,比萧相国。莽宜如光故事。”……“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载同符。圣王之法,臣有大功则生有美号,故周公及身在而托号于周。莽有定国安汉家之大功,宜赐号曰安汉公,益户,畴爵邑,上应古制,下准行事,以顺天心。”见《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然而王莽对汉朝的意义却不能与霍光、周公相比。【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名,大矣哉!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始元、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议盐、铁而罢榷酤……见《汉书卷七,昭帝纪》。】不过,他的野心却急剧膨胀,甚至做起了皇帝梦,而且得以实施。


              IP属地:北京9楼2013-08-02 12:06
              回复
                始建国元年、公元八年,他接受皇太子刘婴的“禅让”,所谓“禅让”是一种传位形式,就是皇帝在活著的时候“自愿”或者“被自愿”地将皇位传给下一位继承人。王莽昭告天下,代替汉朝成为皇帝,立国号为“新”,【“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后之末属。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属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只畏,敢不钦受!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见《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西汉灭亡。王莽虽然对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社会却无法适应,再次导致各地起义。


                IP属地:北京10楼2013-08-02 12: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