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好”需要“软实力”
对于中国风电企业面对并不平坦的海外扩张之路,秦海岩表示,话语权的取得和巩固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需要中国企业发挥作用,需要中国政府用符合国际规则的、更有效的贸易措施去协调和博弈,需要一种软硬结合的力量。在中国企业已经具备的“硬实力”包括雄厚的资金和高性价比的设备之外,以技术、服务和价值链建设为标志的产业“软实力”方面,我们更应及时跟进。没有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企业的海外之旅必将受制于人。
风电机组认证机制,已成为我国风电产品出口面临的最主要障碍。国内企业在申请国际认证机构的认证时,往往存在着认证周期长、费用高等难题。甚至有些国外认证机构有意设置障碍,拖延进度,以此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的风电产业。风电机组的认证方式不仅是技术“通关”的要求,同时也是无形的准入壁垒。
在认证服务方面,我们已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华锐、金风依托鉴衡认证的证书已经成功进入多个国外市场,这也是一个产业链支撑企业开拓前沿阵地,伴随企业出海的先例。
提高我国自主风机设计制造水平,探索国际化道路,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逐步参与国际风电标准的制定,逐步谋取在国际风电标准体系制定上的话语权,及早确立中国风电标准的国际地位,为中国风电企业“走出去”扫清技术标准壁垒,是中国实现风电产业升级、成为风电强国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