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吧 关注:1,439贴子:6,585
  • 14回复贴,共1

旧像里的王琦瑶(——读《长恨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6-25 12:43回复
    王琦瑶死在了平安里。平安里也没能带来平 安,谁能料想到呢。她死在一个本是毫不相 干的男人手下,死在一桩谋财害命的事件 里。这委实不是一种美的死法,但是悲戚却 是凑足了,她的死让她想起了,或者说明白 了多年以前的在电影制片厂的那一幕:一张 大床,一个女人横陈床上,死于他杀。然 而“只有鸽子看见了”,看见了王琦瑶的死, 看见这四十年里的城市衰替,看见“嵌在那些 裂缝般的深长里弄之间”的无头案,看见像是 一艘海水退去露出残骸的沉船似的弄堂旧 像。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6-25 12:43
    回复
      在这样寄着流言的弄堂里,在王琦瑶的一生 里,无法预料的事情已经是不胜枚举了。这 些事情凑在了她的生活里,长长短短是是非 非,就这么连成了她的大半生。她的绮丽风 华,她的温软情怀,她的安宁静默以及她惶 惶然的际遇、省略了的惆怅、染着昏黄微光 的晚年。都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的状态里。她 是弄堂所孕育出来的故事,也是弄堂所发出 来的感慨。在平稳里跌宕,也在寂静中喧 哗。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6-25 12:44
      回复
        然而属于她生命的延续——她的女儿薇薇却 像是硬生生地挤进这原先设定好的故事里一 样,也突兀地离开了。她没有成为第二个王 琦瑶,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王琦瑶了。 王琦瑶是千万个沪上的小姐,也是千万个弄 堂里的女儿,但却是唯一的王琦瑶。是跟薇 薇不同时代的沪上女子。平淡无奇却也独一 无二。她的时代,她的爱情,她的悲戚以及 她的整段生命都是看起来与他人无异却无法 复制的。是千万人的故事却也仅是一个人的 故事。这故事从上海弄堂的旧像中延伸出 来,又收回去束了尾。其间的光影斑驳交 替,无法捕捉,无以重现。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6-25 12:44
        回复
          那些在她生命里出现过的男人,是众多光影 中最浓重又最模糊的一片。近了,远了,聚 了,散了。越发让人看不真切。这不真切是 老克腊的年轻而炙热的眼神,是萨沙嘲弄似 的离去的音讯,是康明逊懦弱无力的温柔, 是阿二消失在邬桥夜色里的那声“阿姐”,也 是是李主任的生死无常,若说有什么是相对 安稳、不那么恍惚不定的,那便是程先生的 感情了。然而这种稳定,对于王琦瑶来说, 大部分时候都是可有可无的。她懂得程先生 的心思,但也仅限于懂得,她会利用这样的 心思,不是坏意的,却也不是多么磊落的, 她心里对程先生感激又歉疚,还夹杂着些许 微妙复杂的情绪。但她依然没有同程先生有 过什么过深的瓜葛。就如她落难求助于程先 生一般,并非她不可,而是程先生不许。他 不许自己的感情在这样的时刻得到什么“回 报”,过去不曾要,如今也不必要。程先生是 真真正正付出了的。他的付出是最绵密妥贴 的,却也是最恭谨平淡的。从上海小姐的选 拔到劝诫王琦瑶、多年后相遇仍惦念并关照 她,程先生都是真切地付出并爱着王琦瑶 的。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6-25 12:45
          回复
            当然,付出的人有很多。程先生在这样的一 群人中虽然自始至终都奉献着他的心意,但 终不及王琦瑶的那一颗向往着的心。王琦瑶 向往着的,是程先生不能给予她的。她跟随 了李主任,在爱丽丝公寓过着像千万个隐秘 的贵妇人一样的生活。但李主任给王琦瑶留 下的不像是爱情,更像是一种启蒙。去到邬 桥以后的王琦瑶那样与众不同,所以阿二以 那颗学生的纯真的心爱慕着她,阿姐,阿二 总这样叫她。谁能不为阿二的纯净打动呢? 王琦瑶却知道她不属于邬桥,她属于上海。 邬桥把她的美融匀,却贴合不了她的心。至 于康明逊,是一段热烈的梦,温存缠绵而无 力面对现实,戛然而止,像是梦醒了。是现 实给了康明逊一巴掌,也伤了王琦瑶,这疼 痛带来乏力的清醒。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6-25 12:47
            回复
              康明逊是忧伤而无奈 的,他想“这世界真是残破得厉害,什么都是 不完整的不是这里缺一块,就是那里缺一 块……而这缺,却是一缺再缺,缺缺相承,最 后是一座废墟。”这残破让他“怜悯和惋惜”, 是为王琦瑶,也是为自己。在王琦瑶和康明 逊之间终于显现出让他们深感灰暗的前景 时,萨沙成为了王琦瑶最不得已的一个选 择,一种利用。萨沙,他只让我觉得是个不 齿的点缀,但他有苦未说,他的苦是别人的 负担让他来承受,他不一走了之又能怎样 呢?他本不是一个有责任感而能担当的人, 更不必说为了王琦瑶做些什么了——爱情是 不曾存在于他和王琦瑶之间的。他是无辜而 又惹憎的一个过客。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6-25 12:48
              收起回复
                过客,人一生里有多少 人都成为了过客呢?王琦瑶的生命里“过 客”有了一些多出来的含义。老克腊不是理所 当然的过客,他是偶然闯进了王琦瑶的心情 里去的。他像是还未成熟世故的孩子,然而 又因为王琦瑶徒增了许多感伤的想法,因他 首先是个“极有悟性的青年,对那年头的风情 世故,一点就通”。而王琦瑶呢,正如她自己 所说,“什么东西能长新不旧?像我,自己就 是个旧人,又有什么资格去挑剔别的。”没有 结果也无所谓结果。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6-25 12:49
                回复
                  王琦瑶老了。但他同老克腊一样,懂得“人 间烟火的罗曼蒂克,所以挺经久耐磨,壳剥 落了,还剩个芯子。” 王琦瑶懂得许多事理,她美丽,也聪明,并 且不失优雅和情调。即使曾经在狭小的空间 里给人打针,也没有沦落后的狼狈和庸俗的 模样。她只是那副淡淡的样子,有感情的波 动都能妥贴安置好而不至于随处流露惹人不 屑。在那一段一段惹人叹息的爱情里,她热 烈,或许还有不顾一切的冲动,但她永远是 王琦瑶。那个不陷于大悲大喜的王琦瑶。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6-25 12:50
                  回复
                    而 在那一段一段夭折或断续的友情里,她更是 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伤。但悲伤总该是有 的,她不是铁石心肠的女子。她和吴佩珍的 疏远想来是让人叹息的,吴佩珍是王琦瑶失 落的回忆里的主要人物,她想起来总还心存 芥蒂。吴佩珍愿意好好衬托她,但她们还是 可惜了,配合的友情因着一点不起眼的裂缝 而断裂,这是年少。至于后来的严师母,也 算得上朋友,那时是双方都各有所需的,但 感情也是真切地融在弄堂生活的。王琦瑶似 乎从未特意在意着友情,但她善于维持。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6-25 12:51
                    回复
                      吴 佩珍、严师母与蒋丽莉之间都是截然不同 的,其中属蒋丽莉同王琦瑶的交往时间跨度 最长了吧。因为直到蒋丽莉死,王琦瑶也是 在的。想起多年以前程先生和她们俩同行的 场景,谁也笑不得,却也不必哭。蒋丽莉的 奉献没有得到王琦瑶的全心赞同,她一向觉 得蒋丽莉矫情。但时隔已久,那些相处的不 满都已随时间而去了。蒋丽莉终究还是爱程 先生的。她放弃了。她也最执着。在这场故 事里,王琦瑶像是局里的局外人。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6-25 12:51
                      收起回复
                        在王琦瑶的故事里,所有人都是局外人。弄 堂的精雕细刻的窗扇、隔夜的像画上的衣 衫、雾气里的绿苔裂纹都是那私情的起源, 弄堂里总也关不上的门流窜着影影绰绰的流 言,像黄梅天湿透地面的细密绵软的雨。鸽 子盘旋飞到城市上空俯瞰这城市滋生的罪恶 与秘密,俯瞰这时代的一刻也不曾停留的变 迁。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6-25 12:52
                        回复
                          王琦瑶处在在变迁里,四十年,改变了她当 初的记忆,改变了她如今的模样。弄堂成为 了旧像,渐渐变成黑白的印象,但人们都知 道,它是最繁杂的颜色构成的。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6-25 12:52
                          回复
                            王琦瑶的一生像是这样一段话——”当年的王琦瑶有如白绢似的,后来 渐渐写上 字,字成了句,成了历史。历史沉淀得深, 不过是漫天扬起的灰尘。那华丽的旗袍,抖 落的不单是繁华似锦,还有的是抑制不住的 落寞和惆怅。时间是最具有腐蚀力的,洗尽 了铅华,那夺目的荣耀,不过过眼云烟,留 不住的风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只 剩空旷的虚无。”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6-25 12:53
                            回复
                              学校有可能今年暑假组织文学社核心成员去上海和王安忆等一些上海文化名人座谈。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6-29 19: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