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扭伤吧 关注:53贴子:261
  • 11回复贴,共1
腰扭伤常在脊柱的一侧或双侧,范围较广;棘上或棘间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多在棘突或棘间;骼腰韧带损伤时,压痛点常在骼后上棘内上缘;腰骶韧带扭伤时,压痛点常位于腰骶交界处。扭伤严重者,疼痛可沿肌肉向双侧或一侧下肢放射。但一般只到腘平面为止,多在大腿后外侧或前外侧,很少放射至小腿与足部。可以用中药接骨散外敷治疗,它局部给药,疗效显著是治疗腰扭伤的最好办法。


IP属地:甘肃1楼2013-05-20 11:49回复
    怎么预防腰扭伤
    1、运动前、工作前预先进行腰部的各种准备活动,使肌肉灵活起到保护作用。
    2、抬东西时,采用正确姿势,即在下蹲姿势下,用腿的力量将重物抬起,以免造成腰部损伤。
    3、经常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以减少腰肌损伤机会。
    4、腰部已有损伤的人,需注意保暖,不受潮湿,免遭风、寒、湿的侵袭诱发损伤。


    IP属地:甘肃2楼2013-05-30 11:35
    回复
      怎么预防腰扭伤
      1、运动前、工作前预先进行腰部的各种准备活动,使肌肉灵活起到保护作用。
      2、抬东西时,采用正确姿势,即在下蹲姿势下,用腿的力量将重物抬起,以免造成腰部损伤。
      3、经常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以减少腰肌损伤机会。
      4、腰部已有损伤的人,需注意保暖,不受潮湿,免遭风、寒、湿的侵袭诱发损伤。


      IP属地:甘肃3楼2013-05-30 11:36
      回复
        急性腰扭伤
        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承担着人体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重力,并从事着复杂的运动。其前方只有松软的腹腔和髂腰肌,附近仅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无骨性结构的保护。故在负重或不协调的运动中,椎体间关节、后关节、腰骶关节、骶髂关节、韧带及周围的肌肉、筋膜等极易受到损伤。急性期若未能给予有效治疗,容易转变为慢性,成为顽固的腰背痛。
         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不少人有过腰部扭闪的经历。导致腰部扭伤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弯腰提取重物或挑担、举重时,由于身体两侧用力不平衡,致使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的单独损伤,或两重以上的组织同时扭伤。正如《金匮翼》记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
        (2)在外力作用下,脊柱的过屈或过伸动作均可引起腰扭伤。或腰部直接受外力的推动,使腰部筋肉扭伤或撕裂,甚至造成撕脱性骨折。
        (3)站立姿势不正确,突然扭转腰部或呵欠、剧咳等,均可引起腰部扭伤或岔气。
         由于外力的作用,脊柱关节发生超出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一过性过度牵扯及扭转后,其小关节或周围筋肉组织发生移位、扭转或撕裂,致组织充血或肿胀,日久瘀坑机化形成粘连。关节囊破裂时,伴有关节内出血、肿胀,机化后形成索状结缔阻织,造成关节内粘连。偶有韧带的过牵而把其附着的骨组织撕下,造成撕脱性骨折,或引起腰背筋膜及神经组织损伤。《金匮翼》记载“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说明了气滞血瘀、筋位不合是急性腰扭伤的主要病理改变。


        IP属地:甘肃7楼2014-01-30 11:06
        回复
          急性腰扭伤诊断要点
          1.有明显外伤史。应详细询问腰部受伤时的具体细节,对诊断有重要帮助。
          2.腰部有明显的疼痛部位及局限性压痛点。注意压痛的程度和部位的深、浅及范围。
          3.腰背痛伴有腰肌紧张与脊柱侧弯,或牵扯性下肢疼痛。
          4.韧带损伤,在腰前屈时疼痛明显或加重、伸腰时无显著改变。肌肉和筋膜损伤,转动伸屈腰部时均可使疼痛加重。在前屈姿势下旋转腰部,若活动受限或疼痛增剧,则系腰椎小关节的损伤。
          5.X线拍片检查,多无明显异常提示。除疑有骨折外,多数病例不必拍片。
          治疗 舒筋跳络、活血散瘀,解痉镇痛。


          IP属地:甘肃9楼2014-04-22 15:26
          回复
            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
            1、中药接骨散外敷:局部给药,疗效显著,有条件的理应首选.
            2、新针:取穴---肾俞、环跳、殷门、承山、八髎,每日针一次,每次取2-3穴,强刺激手法.
            3、水针疗法:取穴---肾俞、环跳、殷门、承山等穴.扭伤刚发生,效果较佳.
            4、拔罐治疗:找到明显压痛点,用梅花针叩打局部,再拔火罐,拔出少量淤血.
            5、痛点打封闭:
            6、推拿:
            7、理疗:
            8、内服汤药:
            {1}气滞腰痛:用泽兰汤加减 处方:苏木12g 赤芍9g 泽兰15g 香附9g 青皮9 g 枳壳9g 牛膝9g 木香9g 姜黄9g
            {2}瘀血腰痛:用桃红四物汤加味 处方:当归9g 川芎6g 赤芍6g 生地12g 桃仁9g 红花9g 木香9g 香附9g 槟榔9g


            IP属地:甘肃10楼2014-05-04 15:41
            回复
              中药接骨散外敷治疗,可以治疗好


              IP属地:甘肃12楼2014-05-08 12:25
              回复
                慢性腰部劳损
                无典型外伤口的腰部慢性筋肉损伤,称为腰部劳损。如腰骶部的肌肉、筋膜、韧带、小关节等组织的慢性损伤。在慢性腰痛病例中,腰部劳损占有相当比重。本病多发生于体力劳动者。
                祖国医学认为“久劳”和“劳伤久不复原”是形成劳损的主要原因。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也。”清代叶桂说:“劳伤久不复原为损。”所以,腰部困久劳致伤引起的疼痛称劳损腰痛。


                IP属地:甘肃14楼2014-06-23 09:19
                回复
                  根据发病情况,腰部慢性劳损的病因病理可分为以下几点:
                  1.腰部筋肉急性损伤后,未作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休息不充分,迁延日久所致。
                  2.由于多次扭伤腰部,损伤组织撕裂出血,瘀肿吸收不好,久之产生纤维变性或瘢痕组织,使筋肉发生粘连,压迫腰骶神经后支,是产生腰痛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
                  3.多数病例是由于工作繁重,或单一姿势的长时间弯腰劳动、持续性负重,使腰部组织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容易发生疲劳,天长日久形成慢性劳损,局部组织水肿、缺血、纤维变性、增厚或挛缩等。
                  4.在剧烈活动或劳动后,不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或立即吹风,冷水冲洗,风寒湿侵入机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动不畅。由于骤然受凉或外邪所感,致肌肉紧张、小血管收缩、严重地影响腰部筋肉组织的营养与代谢。长期营养障碍,使筋肉发生纤维变性,而导致慢性腰痛。
                  5.腰骶椎先天变异(畸形)及体弱或退变等,亦是形成慢性劳损的内在因素。


                  IP属地:甘肃34楼2016-06-17 11:14
                  回复
                    慢性腰部劳损的临床表现
                    1.病史 部分病例既往有明显的腰部急性扭伤史,或经多次扭伤,也有无明显外伤史者,但与其工作性质和不正确的姿势有关。
                    2.腰背痛 单或双侧腰部大面积隐痛,或酸痛不舒、腰部发紧、沉重、乏力,病人不能明确地指出疼痛部位。疼痛在过量劳动后加重,休息减轻,病人可参加一般的体力劳动。腰部运动一般明显障碍,但活动时可能有牵掣感。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明显加重,并可伴有下肢的牵涉性疼痛。
                    3.压痛点 根据损伤的部位不同,可出现较广泛的压痛点,但不固定,经反复触压,痛点可有变化。本病压痛点一般位于腰骶关节,第3腰椎横突尖部,髂嵴后四分之一处,腰3、4、5棘突间,腰4到骶1棘突与横突之间的椎板处,髂后上棘内侧缘及外方二横指等处。
                    4.腰肌痉挛或萎缩 腰肌痉挛常发生于严重劳损的病例或急性发作时,并可出现脊柱侧弯及疼痛的加重,常见于一侧骶棘肌或腰背筋膜的劳损,按之较硬,并有结索状物触及。少数病例,腰部活动正常,无畸形和其它改变,仅为骶棘肌萎缩、无力、压之敏感,棘间隙可找到压痛点,亦为腰部劳损所致,对此类病例应注意有否消化及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 兼受风湿者,患部喜热怕冷,局部皮肤粗糙或僵硬,感觉较迟钝。


                    IP属地:甘肃35楼2016-06-27 11:27
                    回复


                      IP属地:甘肃46楼2017-04-06 09:59
                      回复
                        慢性腰部劳损的诊断要点
                        1.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
                        2.腰部酸痛不舒,在劳累后或阴雨天加重。
                        3.直腿抬高试验多接近正长,腰部运动受限制不明显。
                        4.压痛点处用百分之一普鲁卡因2到3毫升封闭,症状常可缓解或消失。
                        5.X线检查,仅提示腰骶椎先天变异或骨质增生,余无异常发现。
                        等于腰部劳损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排除其它器质性疾病。如陈旧性脊椎骨折、腰椎结核、肾脏疾病、前列腺炎、妇科病等,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温经通络、活血散瘀,剥粘连、舒筋止痛。


                        IP属地:甘肃52楼2017-10-15 17: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