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良宵吧 关注:157,375贴子:3,665,355

三十载岁月,值得每个人敬畏的beyond精神!致敬黄家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十载岁月,值得每个人敬畏的beyond精神!致敬黄家驹!致敬beyond!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42260&uk=589450760


IP属地:甘肃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4-09 21:56回复


    IP属地:甘肃2楼2013-04-09 21:57
    收起回复
      之所以想在这里说一说beyond,完全是因为前两天看了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然后一下子被里面黄贯中的声音感动到了。
      节目里,黄贯中说:“beyond的歌你们接触是比较多了,我觉得作为一个见面礼,第一次见面可能很多人不认识我,但是我觉得只要这个音乐响起,他们不认识我没关系,他们马上会想起那个时代,有这个音乐在中间,身为一个媒体,引导我们可以更接近,我觉得这样很好。”歌曲唱到高潮,全场观众起立,所有人,包括主持人都跟着一起唱这首海阔天空。

      一瞬间,透过舞台上的黄贯中,我的眼里仿佛可以看到完整的beyond在舞台上唱着他们的摇滚,唱着那个时代的青春和理想,唱着beyond精神。


      IP属地:甘肃3楼2013-04-09 22:06
      回复
        1993年6月30日对于所有乐迷来说都是一个不可饶恕的日子,崇尚自由的家驹一项不喜欢看到歌迷流泪,但是那一天,所有歌迷都让他失望了。
        整个殡仪馆被歌迷围得水泄不通,黑色挽联仅有四个白色大字——痛失英才!当灵车缓缓开出来时,所有歌迷终于再也不能自控,一齐疯狂地扑了上去,挡住灵车大声哀嚎。整个山坡哭声震耳欲聋,歌迷们竭力嘶吼着:“家驹,我们知道你并没有离开我们,你只是睡着了而已,起来吧,家驹,跟我们一起回家。”哭声将整个山坡摇撼。树儿低下了头,鸟儿站在树尖哀鸣,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将整个天空抹上了黑色。当黄土落棺时,歌迷们一齐潮水般向前涌,他们使劲扒开**用身躯筑成的人墙,奋力扑向家驹的棺木“不要埋我们的家驹,他只是贪睡而已,我们再喊大声点他就会醒过来,家驹,起来呀,醒醒吧,我们是来带你一起回家的,家强,快把家驹扶起来,我们一起回家……”滚滚长江大浪般的哀叫直插云宵“天降英才”又为何“天嫉英才”?一代音乐骄子家驹恍如一颗最绚烂刺眼的流星,在发出短暂耀眼光芒的光辉岁月之时,转瞬即逝,留给大地一个残缺的季节。

        虽然说人总有一死,但是突然死亡或者非正常死亡总是比正常的老死更有震撼力。黄家驹在BEYOND最巅峰的时候、也是他的个人魅力最为张扬的时候去世了,可以说,英年早逝就像一个照相机一样,把他的生命定格在最完美的瞬间。他的猝然离世,为整个乐队涂上了一层传奇色彩,也让乐队失去了支柱。他活着的时候,是乐队的象征,他死后依然没有人能够取代他的地位。


        IP属地:甘肃6楼2013-04-09 22:11
        回复
          2003年,家驹去世十年,beyond成立二十年,在纪念演唱会上,主办方精心策划,用高科技手段设计出了一个虚拟黄家驹,beyond三子与黄家驹的虚拟影像同台演出,四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演唱会的现场,所有歌迷一直都在疯狂呼喊着黄家驹的名字,一个已经去世十年的人的名字。在前几天的一次访谈里里,beyond三子被问到一个问题:如果把你们三人称为后家驹时代的beyond,你们喜欢吗?黄家强回答说:我不喜欢这个称号,BEYOND就是BEYOND,家驹离开了,我们继续做我们想做的东西,不是他走之后,我们完全放弃了,我们没有改变。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失去黄家驹的beyond很难超越四人在一起时的beyond。死去的黄家驹对于活着的beyond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光环,也是一个难以超越的阴影。黄贯中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基本上,没有家驹就没有BEYOND,家驹绝对是乐队的灵魂人物,而现在我们就像三个没有灵魂的人。虽然我还觉得他仍然跟我们同在,仍然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持,但我们再也不是昔日的BEYOND了,因此我绝不会怪责别人说现在Beyond今非昔比,光辉不再,因为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然而我不会因此而气馁,纵使我知道要花上十倍的努力也未必及得上家驹的才华,但我也会努力搞好BEYOND。


          IP属地:甘肃7楼2013-04-09 22:13
          回复

            有人说,黄家驹的离去使beyond失去了活力,也有人说:黄家驹去世以后,beyond已经不复存在,正如一位歌迷所说:我一直无法接受3个人是beyond的理念。在有些歌迷的心目中,beyond三子无法打造出属于三个人自己的辉煌,黄家驹已经成为了三个人无法超越的一座高山。2000年,beyond宣告暂时解散。又是3年之后,beyond重新聚在一起。继续为歌迷演唱老歌和新歌。但是属于beyond的辉煌已经过去。说实在话,我真正能记住的也是beyond的老歌,黄家驹时代的歌。而黄家驹死后,Beyond创作的新歌我几乎不知道。但是,这不妨碍我依然喜欢这支乐队,这也许只是我个人的情感。我相信,这些年来,比起过去的辉煌岁月,beyond一定比以前过得有些寂寞。这倒让我佩服他们的坚持。因为,多少乐队还有歌唱组合,红了火了,然后解散,单飞。而Beyond依然存在,依然坚持最初的理想,依然想要超越。存在、坚持已经很有勇气,更何况还要超越。 黄贯中说beyond精神就是打不死的精神,这让人想起了《不再犹豫》这首歌,里面有句歌词是:抱着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正是这种不死的BEYOND精神,支撑着beyond走过了20年,更难得的是,他们还在不断地超越自我。有人说,我不是beyond的歌迷,我是他们的信徒。也许,他信奉的就是这种不死的超越精神。不死的beyond,不死的精神。过去的辉煌岁月,一个人的突然死亡,还有时间,还有人们的遗忘,要超越这一切真是很难很难。但超越本身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IP属地:甘肃9楼2013-04-09 22:16
            回复

              时间过得好快,1993年到2013年,家驹走了已经有二十年了。20年的时间,可以用来遗忘,我们却用它来怀念,怀念那些好音乐与那些好音乐息息相关的青春岁月,那些记忆像烙印一般深刻在脑海深处,任凭时间冲刷,不曾流逝。
              青春一次是难得的。短暂的青春中我们要释放激情,活出自我。BEYOND告诉我们,年轻的路上我们要以博大的心去爱一切。青春的征程中我们很容易迷路,只有在音乐中才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去前行。以前曾以为,摇滚都是发泄和灰色组成的音乐形式,教人失落、颓废。其实真正懂摇滚理念的人才明白:摇滚是用灰色作基调,衬托出更光明的元素,发泄是一种形式,呐喊是一种表达,最终呈现于世的东西,就是摇滚真正的目的-------有血有泪的爱恨,旗帜鲜明的人生方向!
              摇滚的表达就是这样,它是对现状不满而控诉的武器。BEYOND的方式就是这样,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窗外五彩斑斓,给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直面现实的勇气。
              昏黄的灯光下,旧日好友,围坐一起,往事渐渐浮上心头来,百感交集,叹时光如过客,来去匆匆。伤旧事未能细细体味,便一晃而逝,无限怅然,心绪万千。人生是这样,音乐也是这样,摇滚更是这样。我们这三十年难忘的欢喜哀愁,别离聚首,都在BEYOND的音乐中得到了诠释。三十的寻找,这青春的声音一直贴近着我们,恍然发觉时,青春已散场,激情已褪去。失去了BEYOND,我们就失去了青


              IP属地:甘肃10楼2013-04-09 22:18
              回复
                现在看到这的你,可能是beyond的歌迷,也可能有人是第一次听到beyond的歌。听过之后,也许会忘了,那是机缘。也许记住了,那也是机缘。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不仅仅是beyond的音乐,也是他们的精神,同时也重温了一些熟悉的情绪:青春、理想、信念。其实,最终是否实现了超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说了,有人在做,还有人在坚持。



                IP属地:甘肃12楼2013-04-09 22:25
                回复


                  IP属地:甘肃14楼2013-04-09 22:43
                  回复


                    IP属地:甘肃15楼2013-04-09 22:44
                    回复


                      IP属地:甘肃16楼2013-04-09 22:46
                      回复


                        IP属地:甘肃22楼2013-04-10 19:55
                        回复



                          IP属地:甘肃27楼2013-04-10 22:18
                          回复



                            IP属地:甘肃28楼2013-04-10 22:23
                            回复



                              IP属地:甘肃29楼2013-04-10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