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每7到8个癌症患者中 就有1人死亡:穷富都得癌
2013-04-07 中国新闻周刊
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 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 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未来10 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 攀升。从“癌症县”到“癌症村”,中国肿瘤 发病的历史与地理坐标背后,是社会发展 与生活方式数十年变迁带来的癌症高发态 势。
“穷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富癌”也增 长迅猛,中国正处于从发展中国家高发癌 谱向发达国家高发癌谱过渡的时期。导致 中国癌症患者年轻化的原因有环境污染、 不良生活方式与精神压力过大等。与此同 时,“癌情”汹涌的另一个因素是人口的快 速老龄化。
本刊记者/钱炜(发自广东中山、北 京)
魏矿荣的办公室里,有整整一面墙的 大柜子,里面装满一排排泛黄的肿瘤登记 卡: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址、癌 种、死亡日期 每张卡片上记载的患者信 息不同,但是它们的背后却有一样揪心的 故事。广东省中山市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 室保存了40年来当地肿瘤患者的资料, 作为这个科室的主任,魏矿荣如今不再要 用手工处理这些卡片了,随着肿瘤发病情 况越来越严重,现在他们每天需要整理的 患者信息就有200多条,这些信息都用专 门的电脑软件进行处理。
50岁的魏矿荣皮肤白净,看上去要 比实际年龄小很多。他在肿瘤登记岗位上 度过了27年。日复一日工作的成果,在 中国肿瘤统计数据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 进入2013年1月,在持续多日的大范围雾 霾笼罩下,《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以下简称《年报》)对外发布:“全国每6 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 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 有一人死于癌症。”“全国癌症发病形势严 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每 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 250万。”伴随着对空气中弥漫的PM2.5的 不安,这一连串灰色的数字令中国人对癌 症的认知绷得更紧了。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位于中国医学科学 院肿瘤医院一间狭促的房间里,中心副主 任陈万青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 不是他们第一次发布这样的数据了。由于 癌症患者日益增多,从2006年开始,这 个中心就将原来每五年发布一次肿瘤登记 数据,改为每年发布。按照国际惯例,肿 瘤登记年报所公布的一般都是3~5年前的 资料,因而,最新的数据实际上是从 2009年全国10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资料 中选取出来的。今年这一次所引起的轰 动,是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的。
中山:一个地方的癌情变迁
对于全国癌症统计的这些“大数据”, 魏矿荣并不感到吃惊。起码,对于中山市 的癌症发病情况他一直了如指掌。他为当 地的癌症发病情况算过一笔账:2009 年,中山市每天有8.34人被确诊为癌症患 者,5.27人死于癌症。而在1970年,当 地每天的癌症发病和死亡仅有0.78人。
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正门旁,肿瘤防治 中心拥有一座独立的大楼,魏矿荣所在的 研究所就是这座大楼的一部分。肿瘤在中 山这个地级市之所以如此受重视,是因为 这里曾是鼻咽癌的高发区。鼻咽癌俗 称“广东癌”,因为它主要在广东、广西、 福建及香港、东南亚等地的居民中发病率 较高。鼻咽癌的诱发原因是什么、为何特 定地区的人容易罹患此癌,对于这些问 题,科学界至今尚未弄清。但好在,这种 癌症相对容易治愈,存活率高。因此,中 山市早在1970年就建立了专门的肿瘤防 治所,对有鼻咽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进行 早筛早治。正因为如此,中山市的肿瘤预 防、治疗和统计工作才有了几十年积累下 来的基础。
1986年,当魏矿荣从医学院毕业被 分配到中山市肿瘤研究所搞统计时,他才 发现自己坐上了冷板凳。由于自己的工作 不受重视,魏矿荣曾经好几次想转行去当 临床医生,但是该所创始人、中山大学医 学院退休教授胡孟璇总是劝他说:“做一 名肿瘤科医生,一次只能救一个人,甚至 还救不了;做癌症流行病学工作,一次却 能救一批人。”
I
2013-04-07 中国新闻周刊
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 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 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未来10 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 攀升。从“癌症县”到“癌症村”,中国肿瘤 发病的历史与地理坐标背后,是社会发展 与生活方式数十年变迁带来的癌症高发态 势。
“穷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富癌”也增 长迅猛,中国正处于从发展中国家高发癌 谱向发达国家高发癌谱过渡的时期。导致 中国癌症患者年轻化的原因有环境污染、 不良生活方式与精神压力过大等。与此同 时,“癌情”汹涌的另一个因素是人口的快 速老龄化。
本刊记者/钱炜(发自广东中山、北 京)
魏矿荣的办公室里,有整整一面墙的 大柜子,里面装满一排排泛黄的肿瘤登记 卡: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址、癌 种、死亡日期 每张卡片上记载的患者信 息不同,但是它们的背后却有一样揪心的 故事。广东省中山市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 室保存了40年来当地肿瘤患者的资料, 作为这个科室的主任,魏矿荣如今不再要 用手工处理这些卡片了,随着肿瘤发病情 况越来越严重,现在他们每天需要整理的 患者信息就有200多条,这些信息都用专 门的电脑软件进行处理。
50岁的魏矿荣皮肤白净,看上去要 比实际年龄小很多。他在肿瘤登记岗位上 度过了27年。日复一日工作的成果,在 中国肿瘤统计数据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 进入2013年1月,在持续多日的大范围雾 霾笼罩下,《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以下简称《年报》)对外发布:“全国每6 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 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 有一人死于癌症。”“全国癌症发病形势严 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每 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 250万。”伴随着对空气中弥漫的PM2.5的 不安,这一连串灰色的数字令中国人对癌 症的认知绷得更紧了。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位于中国医学科学 院肿瘤医院一间狭促的房间里,中心副主 任陈万青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 不是他们第一次发布这样的数据了。由于 癌症患者日益增多,从2006年开始,这 个中心就将原来每五年发布一次肿瘤登记 数据,改为每年发布。按照国际惯例,肿 瘤登记年报所公布的一般都是3~5年前的 资料,因而,最新的数据实际上是从 2009年全国10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资料 中选取出来的。今年这一次所引起的轰 动,是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的。
中山:一个地方的癌情变迁
对于全国癌症统计的这些“大数据”, 魏矿荣并不感到吃惊。起码,对于中山市 的癌症发病情况他一直了如指掌。他为当 地的癌症发病情况算过一笔账:2009 年,中山市每天有8.34人被确诊为癌症患 者,5.27人死于癌症。而在1970年,当 地每天的癌症发病和死亡仅有0.78人。
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正门旁,肿瘤防治 中心拥有一座独立的大楼,魏矿荣所在的 研究所就是这座大楼的一部分。肿瘤在中 山这个地级市之所以如此受重视,是因为 这里曾是鼻咽癌的高发区。鼻咽癌俗 称“广东癌”,因为它主要在广东、广西、 福建及香港、东南亚等地的居民中发病率 较高。鼻咽癌的诱发原因是什么、为何特 定地区的人容易罹患此癌,对于这些问 题,科学界至今尚未弄清。但好在,这种 癌症相对容易治愈,存活率高。因此,中 山市早在1970年就建立了专门的肿瘤防 治所,对有鼻咽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进行 早筛早治。正因为如此,中山市的肿瘤预 防、治疗和统计工作才有了几十年积累下 来的基础。
1986年,当魏矿荣从医学院毕业被 分配到中山市肿瘤研究所搞统计时,他才 发现自己坐上了冷板凳。由于自己的工作 不受重视,魏矿荣曾经好几次想转行去当 临床医生,但是该所创始人、中山大学医 学院退休教授胡孟璇总是劝他说:“做一 名肿瘤科医生,一次只能救一个人,甚至 还救不了;做癌症流行病学工作,一次却 能救一批人。”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