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风情吧 关注:105贴子:781

【节选】贵州西部彝族礼俗研究 李兴秀 编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顾问: 禄文斌 王继超
编委主任:梁兴华
副主任: 彭斯慧 杨智明 李洪应 漆海南
主编: 李兴秀
编委成员:禄亚权 彭洪生 张全富 黄文荣 时景勋 张赟 王世忠 杨永光 张付华
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李兴秀(阿氏吉果),女,彝族,1963年12月10日生于贵州省威宁县。1982年毕业于威宁民族师范学校,任教四年。1986年就读中央族学院民族古籍专业。现任毕节地区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已发表《彝族三大传统礼俗歌初探》(中国民族博览)、《黔西北彝族原始宗教信仰崇拜》(民族艺林)、《从彝族妇女的禁忌习俗看其双重地位》(黔西北民族文化纵横谈)、 《威宁自治县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情况调查研究》(毕节地区民族研究第二集)等论文30余篇,其中地区二等奖四个;参加《彝文典籍目录·贵州卷》的撰写;多次参加省内外学术研讨会。


1楼2013-01-23 16:30回复





    3楼2013-01-23 16:32
    回复

      贵州彝族的来源,据彝文典籍《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记载,彝族始祖名希母遮,他原率领部众居住在“牦牛缴外”的“邛之卤”,即今四川汉源一带。31世传至渎母吾,迁至泸阴之山,即今滇东北的会泽、东川一带。渎母吾娶妻3人,共生6子,即彝族史称之六祖。其后子孙繁衍,各立疆场,分为武系、乍系、糯系、恒系、布系和默系6支,散布在滇东北、贵州西部及川西南地区。始祖希母遮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即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渎母吾的时代,约在东汉时期。东迁入贵州的彝族先民,主要是布、默两支,另外有恒系、乍系的一部分。
      据《大定府志》、《安顺府志》、《贵州通志》和《明史》等汉文文献记载,济济火曾助诸葛亮平定南中,中,因“纳粮通道”有功,被封为王,这是后来的事。彝族先民进入贵州的时间,应在东汉时期。


      4楼2013-01-23 16:32
      回复

        贵州西部彝族文化
        彝族文化有物质文化(民居建筑、饮食服饰、生产工具等)、制度文化(彝族的则溪制度)和精神文化(哲学、宗哲学、宗教、语言、文学、艺术,风俗、节日)等。
        一、 彝族文字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分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和中部6大方言,各方言内部还分许多次方言和土语,方言间差别较大,基本上很难相互通话和交际。
        彝文是彝族文化的瑰宝。汉文史志称之为“爨文”、“爨字”、“爨书”、“倮倮文”、“韪书”、“夷经”;彝族称之为“诺苏补玛”、“乃苏讼纳”、“聂苏索”、“尼斯”、“纳苏缩”等。关于彝文的产生年代,现还无定论。从山东邹平县丁公遗址出土的龙山时代晚期陶文,与彝文非常近似,并且全部可以识读,云南省昭通地区发现西汉堂郎府彝文印章,贵州大方有东晋彝文文“济火碑”,结合彝文经籍和汉文志书上的记载来推算,彝文最迟产生于汉代或更早一些。有关彝文的创始人,在民间传说中有吉禄老人、本夺本耿、毕阿伍、伯博耿、宓阿叠、冉冉—义等;彝文是一种古老的音节文字,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其文字总数达万余字。这些彝字从结构上看,有点、横、竖、横折,大致有象形、会意、指事、假借四类。彝文独体字多,合体字少。滇川黔桂彝文古书中的彝字形体,大部分相同或近似。只因彝族居住分散,山川阻隔,方言差别大,各地彝文又随着方言发展,导致读音不一样、用字不统一,再加上辗转传抄,某些字的写法出现差异。四川凉山一带彝文一般由右向左横行书写;云南、贵州、广西一带则由左向右竖行书写。日长月久,自成体系。
        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在国内各大图书馆和研究、翻译机构都有大量收藏,在国外的如英国、日本、法国和瑞士的一些机构也有不少彝文藏书。散存在民间的彝文经典更是数以万计。这些彝文文献涉及宗教、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地理和农技等各个方面。例如:《西南彝志》彝文有378 000余字,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广泛,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巨著”。该书记载彝族先民对宇宙起源、人类历史的认识;论述“八卦”、“河图”和“经络”原理以及彝族古代天文历算。
        彝文有的用毛笔或竹签写在纸上或布帛、羊皮、麂子皮上,也有少量用小刀刻在竹筒、竹签或牛羊骨的上面。彝文经书手抄本多,刻印本很少。各地彝族流传有记载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抄本,已发现的有上万种之多。其内容涉及天地开辟、人类起源、洪水泛滥、兄妹结婚、战争迁徙、哲学、艺术、宗教等。举世闻名的《西南彝志》在国际文坛上享有盛誉。在医药学方面,彝文古籍也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元明时期用彝文记载的彝族医药的成就有《寻药找药经》、《医算书》、《献药经》、《明代彝医书》、《指路经》等。这些文献是研究彝族古代文化的珍贵资料,也是祖国文化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


        5楼2013-01-23 16:33
        回复

          2.赫章珠市彝族乡的铃铛舞
          彝族铃铛舞,俗称跳脚,彝语称“恳合呗”,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此舞在赫章珠市、威宁板底、俄嘎、马街(最为古朴的形态)一带保留留着完整形态,尤其以赫章珠市乡的传承和发展最为典型。铃铛舞具有载歌载舞的显著特色,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呐只作间隙的吹奏。通过祭祀活动,跳“恳合呗”,唱祭祀礼仪之歌,以尽子孙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铃铛舞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景,。由于彝族有婚嫁、丧葬皆歌舞的习俗,铃铛舞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而得以世代相传,并保持着完好的原生状态。
          原始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演跳,而现在由于观念更新,女子也加入其中,而且场景不限,节日、喜庆、农闲时都可以演跳。铃铛舞蕴含着厚重的彝族文化,既具有独特的舞蹈艺术价值,又具有历史、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铃铛舞作为彝族人民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它能起到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心灵境界的积极作用,值得传承和发展。
          3.威宁一带的铃铛舞
          威宁一带“肯合呗”的起源,根据布摩讲述,表演十分认真而生动。表演者为四个青年(一般是四个男子),均着白或蓝布长袍,腰系布带,左手拿白纸条(代表“丧”),右手持马铃。开始,四人排成一行,同步向前,两臂左右伸屈,身躯上下起伏,似有踏平道路、披荆斩棘、排除邪恶、保护亡魂之意。继而两两对立,腹部相挨而头向后仰,两臂平伸,似对天浩叹,表示与亡魂难舍难分而又无可奈何的悲痛心情。继则一人一手相接,一手同向前指,似向远方瞭望。送魂归去,或有安慰亡人、誓继遗志、继续战斗之意。在整个“肯合呗”过程中,纸条飞舞,马铃声急,神色庄肃,气氛悲壮。
          “肯合呗”动作的含义本来是难以断言的,对它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有“踏平道路”和“继承遗志”两个中心意义,这与“肯合呗”也是相符的。踏平道路包含着蹉死道上的一种虫,彝语称“毕速”,汉语称“毛辣子”,【北方称“洋辣子”,“辣”二声】此虫全身是毛,能刺人,且有毒,然并不是指彝人最为厌恶的蛆。“蛆”或为毛辣子虫之误传或外人附会。
          据说有一种毛虫,俗名毛辣角,喜食植物的叶子,其幼虫常簇聚树间,能把叶子吃光,致树木枯死。其毛有毒,人的皮肤一经接触,即发生奇痒、肿胀。从前有一个老翁,非常痛恨这种虫。因此鼓励旁人竭力扑灭,因为大人工作繁忙,于是叫儿童去扑。为了叫孩子感兴趣,便在棍上系一个铜铃,这样棍子一摇动,铃子便响起来。小孩子在树下跳来跳去,也就非常快乐,因此收效很大,久而成习。打毛虫的姿势渐渐成为有节奏的举动,成了很快乐的游戏。老翁临终时,吩咐他的子孙,要在丧堂上表现打毛虫的游戏,免得植物受害,灵魂不安。相习成风,后来来竟成为丧堂上应有的仪式,目的在告慰死者的灵魂。


          7楼2013-01-23 16:35
          回复

            不论哪种说法,“肯合呗”的根本意义不外乎对亡人的怀念、安慰和保卫而已。各种传说都不过是根据各地不同的社会环境而创作出来或辗转相传的。
            “恳合呗”时还要唱名日“恳合”的丧歌。其内容正可说明“恳合呗”的意义。
            怀念亲爹娘!忽听山中老鸦叫,房启头,‘阿莫鲁哩’老人发病日,.正在上午半天里,没有果树的地方,正在夜半三更里,又听黑狗不停叫。
            他梦见果树倒。阿莫鲁哩喊大儿,大儿装着没听见,阿莫鲁哩喊二儿,二儿听声不答应;阿莫鲁哩喊小儿,小儿听见急起身。小儿端‘明’(灯))朝前走,儿媳提水随后跟,寒冬腊月黑夜长,可能老爹受了凉,炎夏三月天气长,可能老爹饿肚肠,
            寒冬三月黑夜长,阿爹没有受着凉;炎夏三月白昼长,阿爹没有饿肚肠。正在上午半天里,忽听山中老鸦叫;正在夜半三更里,却听黑狗叫汪汪。‘卓阿几’家房后头,没有果树的地方,我梦见果树倒,这些预兆都不好,叫儿起来把话聊。
            家有大房和小屋,大房小屋留给你,古树老林种青竹,老林青竹留给你。白的鹅鸭黑的鸡,鹅鸭鸡犬留给你。满圈牛羊和骏马,牛羊骏马留给你。房前石级步步高,石坎石级留给你。
            孩儿喊爹把话提,儿媳低头暗哭泣;阿爹呀,阿爹呀,你为我们来操心,什么大房和小屋,能建我就自己建,不能我也不要的,要是我真不争气,它会变成亲族的,它会变成家门的。丛丛古树夹青竹,能栽我就自己用,不能我也不要的,要是我真不争气,它会变成近亲的,
            它会变成邻舍的。白的鹅鸭黑的鸡,能喂我就自己喂,不能我也不要的。要是我真不成器,鹅鸭会被野猫咬,黑鸡会被老鹰叼。满圈牛羊和骏马,能养我就自己养,不能我也不要的。要是我真不成器,它会流失走山林,会被虎狮擒了去。房前石级步步高,能垒我就自己垒,不能我也不要的。要是我真不成器,层层石级会崩垮,石块分散平地飞。
            阿爹呀,阿爹呀,要是阿爹关心儿,从前阿爹披的毡,爹爹披毡留给儿,从前阿妈穿的鞋,妈妈鞋子留给儿。寒冬腊月夜寒时,盖上阿爹的披毡,长夜温暖想阿爹,常感阿爹在身旁。炎夏三月昼长时,穿上阿妈的鞋子,路过砂石想起娘,常感阿妈在身旁。披毡破了剩毡领,想念阿爹在心上,鞋子破了剩鞋筒,留下鞋筒记亲娘。
            上面是“丧歌”的正题部分,从这首歌里可以看出:“肯合呗”也是对亡人的哀悼,更重要的是表示继续亡人的创业活动,决不坐享其成,而要成为有志气的子孙。这充分反映了彝族人民勤劳的美德。丧歌还反映了早期的幼子继承制。


            8楼2013-01-23 16:36
            回复

              一、 彝族服饰
              芒。彝族服饰继承了先民服饰的风格特征,种类繁多、色彩纷呈。彝族服饰的款式达300种之多,为中国民族服饰之服饰之冠。彝族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师服、盛服等各种专用服饰。
              美,彝族丰富的服饰文化化不仅体现了地域的划分,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等级观念的体现,同时又体现着婚姻状态,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内涵构成了彝族服饰文化的脉络。彝族服饰在领口、襟边、袖口、项背、头巾、荷包、腰带、围腰等等都运用了大量图案装饰,其图案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既有神秘古老的纹样,又有自然界的再现。根据彝族现有服饰的地域传统、色彩、质地、式样、着装习惯、服饰工艺等,可将彝族服饰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楚雄型等六种类型,在此仅对乌蒙山型作一简介。
              1.乌蒙式彝装
              乌蒙山型衣料多为青、蓝色,清《大定府志》记载,水西地区彝族妇女服饰“有方袍,以诸色帛为细方块,绣花卉鸟兽其上,连缀至方,二尺为一幅,方袍用数十幅为之。其为衣前短后长,四周连缀,一孔,自头笼下……”这种款式的彝族古代女装重于刺绣,工艺精美,色彩艳丽。另有古代女骑马装,上为宽袖大领短衣,下穿骑马裙,彝语称“姆仔着伟”,用数十幅布做成。这是比较古老的彝族服饰,只有极少数能够拥有。老百姓女子大多分发为二,头用青帕缠之,结髻如盘状,银作梅花以饰额,耳戴大环垂于项,长衣大领,裙细褶无数,下垂至脚。男子以青布束发,结髻向前如角状,短衣大襟右衽,袖长及膝,腰系蓝裙,行则披毡戴笠。到了民国初年,乌蒙彝族妇女仍保留着穿长袍着裙的服饰。
              (1) 贵族服饰
              彝族妇女勤于刺绣,她们用直针花、三针颗、钩云等技巧将花纹和虎头图案融为一体,寓传统的图腾文化于花纹图案之中。
              据大屯土司庄园旁支阿市土目《杨氏宗谱》(民国杨仿岩著)载:“男子从各朝之官服。妇女辫发盘头,饰金银为勒条,发后垂飘帛谓之凤尾,系诸宝珠璎珞,不裹足。鞋如凤头,衣长拖地,类古官妆裙,以布帛为之,多至十余幅,细摺柳丝。其最重之礼服,曰披袍。以诸色白为方块。绣花卉翎毛其上,前短后长。每服用,必侍女数人捧袍尾随其进退跪起。上复加方块杂佩,状如圆领,谓之扇仪。又用青色布为云肩而宽大,则绣谓之披职,即古濯衣、展衣之类。其最重之礼冠曰武怎,范金银为凤,或九或七排立额间,各衔银吊拖垂领际。作胡椒眼镶人宝,璎珞蔽面。重或至数十两,即古六珈之义。非大礼,不服不戴。”其间,所谓“男子从各朝之官服”,一个“从”字,服装就不统一,奢崇明及前禄肇、奢效忠等为永宁宣抚司,最多着五品武职服;又从“奢辰卒,妻龙氏以功保举土巡检,未授卒,其地分司八夷目”看,奢辰及家人未着官服。又从《大屯土司庄园历史调查》“三世杨翰桢,叙永府学生员。六世杨廷栋,敕授武略校尉。八世余家驹,贡生,诰授武翼都尉,九世余珍,承管大屯、小河,诰授武翼都尉。戴蓝翎,袭大屯土千总”及“十一世余若琮,号达父,前清举人……以后受聘曾任过贵州省大理分院刑庭庭长,省政府名誉顾问”,很明显是着官服的,但品服不一。另外,除土司庄园即除贵族外,还有百姓任职授皇清敕封之人也着过官服。如苗岩生基坟墓主,其碑文撰日:“特赐皇清敕九品典吏陈公讳金凤享年八旬之八老大人神墓位。”序言有:“陈公乃先君第四子也。祖籍滇南始祖,随王入川,暂邑乾水田,复徒踩山坪,定居苗岩……于道光六年(1826年)曾充院吏,一十二载辞归故里……”之记载。又如《范(陈)氏家谱》云:“十四世陈在仰,1835年牛……20余岁任大屯土司头目,收租管库,迎送宾朋,供职四十余载,皇清敕授六蓝顶子。”
              所谓“濯衣”、“展衣”之类,是指古代后妃的一种礼服。所谓六珈,是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据《辞海》注释。《诗,鄘风,君子偕老》载:“副笄六珈”。郑玄笺:珈之言加也。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按古代王后和诸侯夫人编发作假髻,叫做副;用笄把副别在头上,叫做珈。珈数多寡不一,六珈为侯伯夫人所用。贵族服饰有:宗母(官服)、沽母(披袍)、母蒙(披职)、武怎(礼冠)


              9楼2013-01-23 16:37
              回复

                1. 服饰种类
                (1)头饰:有武约堵、武可、武氐策任、武哞、武谷、能比、能几等称谓。武约堵亦有武审堵之称。其中武意头、约意缠、审意拴、堵意具或品,译意为缠头帕或拴头帕,简称头帕。帕料有白布、青布、麻布和丝织品。包帕时,有的额间包现“人”字形,有的结髻向前如角状,有的将末端悬于右耳际。武可译曰帽、帽有毡帽、皮帽、布帽种类,其较为讲究的是童帽。布料缝制,其形如虎头的叫虎头帽,其形如风尾的叫凤尾帽。有的帽顶面镶有太极图,有的前缘用色线绣成花帽,有的顶面与后缘交接部吊有凤尾形,有的帽缘至后背,有两条花飘带搭于帽缘上。武氐策任即礼冠,与武怎相似。内中包帕曰包头,包头外缘环银质链条,链条下挂菱形银片或串珠,包头上搭武哞,武哞上搭武谷。武哞、武谷译曰盖头帕和勒条。礼冠中除银饰外,最讲究的是盖头帕和勒条的绣制,青布作底,花卉、鸟兽、云彩、葫芦皆有绣之。盖头帕约尺许见方,勒条尺余,末端为三角形,未婚女性吊两条飘带缨须。能比即耳镯,能姿即耳环。
                (2)首饰:首饰有腊觉(手镯)、腊哟(戒指)两釉.浦靴、或铜、或玉石。
                (3)衣:衣分婿(毡)、补(衣、袍)两大类。“婧”译言“内”意,一般不绣花。长的叫长衫,短的叫对襟衣。“补”有“外衣”意,引申为袍。皆为大襟右衽,男女妆都要绣花,但一般是女装长,男装短或前短后长。男装衣领、襟边、坎肩、袖口绣三道花纹图案。女装衣领、坎肩、绣花,其花纹图案有水草纹、回廊纹、八卦图、欧云、龙纹、大镶滚吊四柱。襟边、袖口绣花外,下摆四角皆是虎头纹、鹰鹤纹、漩涡纹、字纹、天父地母纹等。较为复;复杂壮观的叫大镶滚吊四柱。
                (4)裙:彝曰啥侯,布帛为料,细褶无数,分青红白或青蓝白三节,接头绣花纹。较为有名的日“姆仔着伟”,译音天君裙带,疑与富贵豪华有关。
                (5)裤:彝语日噜。青布、麻布为料,腰阔、裆深,大裤脚。裤脚绣三道花纹。劳作时,可将裤脚捞系于裤带。
                (6)(鞋):兮撒喜(一般布鞋)、期迪(装饰鞋)、氐久(布耳鞋)、期娄(草鞋)、启体(老鞋)四种,常见的是前三种,做工复杂的是期迪和氐久。“期迪”译意有装饰脚之意。布料纳底,鞋面绣花纹图案。据鞋形或花纹谓鹰头鞋、虎头鞋、鹞子鞋、圆门鞋、船帮鞋、勾尖鞋等,有的鞋袜相连亦称靴子。氐久即布条作耳子琢鞋,亦曰布耳草鞋。布料纳底,布料作帮,后跟绣水草花纹,大指和小指处耳稍大,面亦绣花。耳鼻缀缨。


                12楼2013-01-23 16:39
                回复

                  《彝经,礼仪篇》云:“德、比支系以白色为美,毕、默支系以黑色为美,武、乍支系以红色为美,糯、赫支系以绿色为美。”《彝族源流》古文本中也记载有不同支系的布摩穿不同颜色的法衣,以表明其出身、地位,如“吐布吐脱费、那呗那脱费、能呗能脱费。”反映了各种颜色,各被一个部落支系所偏爱,定所偏爱之色为主作底色,再陪衬。实质上体现了各支系的审美观。


                  15楼2013-01-23 17:01
                  收起回复
                    感谢梅姐贡献!!!


                    16楼2013-01-23 17:02
                    收起回复


                      17楼2013-01-23 17:18
                      回复

                        生育婚姻丧葬习俗
                        第一节 生育习佾
                        彝族的诞生礼较为简单,不同地方的礼仪习俗不尽相同。就一般情况而言,产妇临产时,孩子的父亲须离家回避,由亲戚或邻居家妇女照顾产妇。婴儿出生后,在其尚未便泄之前,接生者将一枚煮熟的鸡蛋让产妇吞食,以示吉祥。随即将新生婴儿置一木槽中用冷水洗浴,是为洗礼。婴儿出生后3天,宴请亲朋,剪去婴儿后脑胎发,为之命名。或由孩子父亲及其他长辈给婴儿剪发、命名。在彝族社会中,婴儿诞生在家庭中属一、二胎的话,即使是女孩,她的家庭欢迎她,举行的欢迎仪式也周全、隆重。但是,她若诞生在一连几胎均是女儿的家庭中,也许她会成为不受家人欢迎的客人。这是整个彝族社会重男轻女现象的表现。
                        拜天地习俗。婴儿出世,家人杀鸡煮饭,亲朋好友共享祝福餐。请占卜者以婴儿的岁位、命宫和属相为依据为之占卜,并择牲畜、择方向、择吉日(一般孩子出世后的三至七天或一个月以内,以单数日为吉),抱出初生婴儿拜天地,即见阳光之意。这天同时在院内做剪发仪式(忌鸡日剪发)。婴儿未出门之前,忌外人接近。
                        彝族认为,“魔怪”的走向起始为,一月之中,月明十五(即上弦)与月黑十五日(即下弦)有所区别,即月明十五日其走向从东起始,按顺时针推算,月明一日在东方、二日在东南方……九日上天、十日入地,十一日又回至东方;月黑十五日其走向从西北方起始,也按顺时针推算,月黑一日在西北方、二日在北方、三日在东北方、四日上天、五日人地、六日在东方……十一日又回到西北方。
                        那么,婴儿拜天地时除卜算“魔怪”的方向外,还须算婴儿的“年岁碰头”。具体地讲,就是择算婴儿出门时的方向与其命宫所在方位是否处于同一方位,若是同一方位,则头碰命宫,婴儿会大病,甚至夭折。因此,婴儿拜天地时是否“年岁碰头”也须谨慎卜算。
                        彝族传统观念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大地神是一切神灵中最高神,尤其是地神,她主宰着一切生灵的兴盛衰亡。就连布摩做大型法事时最终也请地神助战,占卜师用鸡蛋为病患卜卦灵魂是否离体,也必须首先察看地神是否出现,他们认为只要地神出现,即使病患的灵魂已离体也无大害,患者只是生病而已,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招魂驱鬼则可痊愈,这是E因为地神尚保佑着患者的灵魂。
                        初生儿的洗礼仪式。是彝族生育习俗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仪式,一般在孩子出门之日举行,也有另择吉日举行的。举行仪式前,家人即准备好一切需用之物。孩子的洗礼仪式,需请曾给别的孩子做过洗礼,且孩子们病痛少、成活率高的好命人。
                        洗礼为关键程序。念诵初生婴儿刚取的名字,告诉列祖列宗及家人、亲朋,婴儿自此即成大家庭中的一正式成员等等。
                        拜见外公外婆。婴儿满月后,父母将择日带婴儿前去拜见外公外婆。到外公外婆家后,对于与孩子同辈又同岁、彼此初次见面的本家亲戚,须用竹筛隔着见面方能就座,否则会相克。外孙的到来令外公外婆喜出望外,立即招来本家亲戚和本村亲朋好友畅饮外孙家带来的见面酒。所有被请的人家都很乐意接受,一般不应推让或谢绝,当然饮酒之后同样是要赠见面礼给孩子的。进行厂以上的拜天地日、洗礼仪式和拜见外公外婆后,婴儿一生中的最初礼仪就告一段落,他(她)自此已成为整个家庭中的一正式成员而被所有亲朋好友所承认。


                        20楼2013-01-24 17:51
                        回复

                          下面依次为:
                          1.“谷邳赖曲谷”,清根,叙“曲谷”的起源。
                          叙谱始于天上,由恒阿德兴起。理谱从天上理起,从恒阿德理起。叙谱从天上叙起,从恒阿德叙起。
                          大小君长,归入仇诃类;大小臣子,归入毕余类;大小毕摩,归入始楚类。
                          情郎和情妹,进入了歌场。君长居左,臣子居右,毕摩居上位,男女情人居四周,反复排列位置,把爱根建立,把情根建立。
                          男女情人居一处,有位置可寻,有秩序可依。策举祖排位,恒度府排名,恒阿德立谱,实在是这样。
                          2.“兜曲谷”,向对方提出对歌的要求。
                          争伴啊争伴,鹤同鹃争伴。鹤才是强者,鹤把伴争去;杜鹃是弱者,另去把伴觅。觅伴不得伴,觅蝙蝠做伴,蝙蝠再真心,怎及它的伴。
                          争伴啊争伴,鹿同獐争伴。鹿子是强者,它把伴争去;獐子是弱者,另去把伴觅。觅伴不得伴,觅狐狸做伴,狐狸再真心,怎及它的伴。
                          争妹啊争妹,婆家同阿哥争妹。婆家是强者,把阿妹争去;阿哥是弱者,另去寻情妹。觅不得情妹,得别人情妹,别人的情妹,怎及他情妹!
                          3.“斗把勺曲谷”,寻找对歌的伴侣。
                          后来有一天,寻啊寻阿妹。到彝家地方,见三寨彝人,栽三片竹林,三道白石墙,挂着三幅锦,有三张金榜,揭下一张看,有无妹的名,有无哥身世。
                          写着妹的名,录着哥身世。你是我阿妹,我是你阿哥。咱来建感情,咱来树恩爱。
                          4.“乍曲谷”,试探对方的心思。
                          蜜蜂飞啊飞,飞往悬崖上,绕着悬崖转,绕着悬崖飞,它不敢降落,这是为什么?蜜蜂开了口,用它的话说,悬崖的表面,有办法了解,悬崖的深浅,它无法了解。
                          鸭子游啊游,游到水塘边,围着水塘转,不敢进水塘。为啥不敢进?鸭儿回答说:水塘的表面,有办法了解。水塘的深浅,它无法了解。
                          哥啊走啊走,来到歌场边。绕着歌场游,绕着歌场转,不敢进歌场。为的是哪般?阿哥回答说:歌场的大小,有办法了解;阿妹的本领,他无法了解。
                          5.“哲曲谷”,商量、达成协议,相约。
                          沓优汝岩他,有天起个早,到君长大堂,同君长商议,把施政商议,
                          戒指手镯弟,次日起个早,到大臣宅地,同权臣商议,把传令商议。
                          如洒水扫地,到最后一天,到伙伴中间,同伙伴商议。商议设歌场。
                          同伴商议了,商议歌场事,这样来议定:约在天北要赴约,约在地南也赴会!已和阿妹订好约,有这般能耐。
                          6.“诸曲谷”,请求、催促对方。
                          求:
                          马桑树边鸟,鸟爱马桑吗?真心爱马桑,就求鸟儿歇上树!
                          河周围的鸭,鸭爱河水吗?真心爱河水,就求鸭儿下河游!
                          周围的阿哥,真心爱妹吗?要真心爱妹,就求你来妹身边!
                          催:
                          不想去就催,猪在坝子就不催,不见嘛就催,
                          不想去就催,见猪吃草就不催,不见嘛就催!
                          不想去就催,妹在歌场就不催不见嘛就催!


                          22楼2013-01-24 17:53
                          回复

                            7.“陡朵曲谷”,出门。
                            莫呀莫出门,君长莫出门。君长若出门,出门到他乡,见到他乡君长发号令,缅怀自己的往事。
                            莫呀莫出门,臣子莫出门,臣子出了门,出门到他乡,见到他乡臣子在断事,缅怀自己的往事。
                            莫呀莫出门,阿哥莫出门,阿哥出了门,出门到他乡,见到他人的情妹,思念自己的情妹。
                            8.“诃曲谷”,欢迎对方。
                            益比巴喽妮,像猎狗撵山,倏然打开锁,如猪出圈栏,迅疾打开箱,抓七把碎银,抓七把碎金,到阿着吉吉,能解困乏的咂酒,买回一坛来。一坛原装酒,金竹做成的咂杆,插了一对进坛子。要是由阿妹先咂,只怕怠慢了阿哥;要是由阿哥先咂,唯恐怠慢了阿妹;没一刻工夫,阿哥阿妹同操杆。
                            羞涩的妹,咂酒颔颔首;粗鲁的阿哥,咂酒眨眨眼。洪姆勺威郎,益比巴喽妮,他俩的恩爱,如天日久长;他俩的情意,如大海不不枯。
                            9.“啥曲谷”,歇下,安定下来之意。
                            松旁边的鸟,真爱松树吗?若真爱松树,请上松树歇!
                            马桑树劝良真爱马桑吗?若真爱马桑,请上马桑树。
                            歌场边的鸟,真爱歌场吗?若真爱歌场,请投歌场歇!
                            10.“足曲谷”,聚会相会
                            木叶唇边放,顺手来放正。在歌场里面,阿妹聚齐了,把鸠妹未聚。快快备金鞍,把把鸠接来。阿妹快来聚,阿哥快来聚!
                            11.“才尼”,邀对方入座。
                            三位年青的阿史,戴三顶斗笠,佩三把宝剑,带三条铜绳,持三把利斧,三人去三方,伐三棵松树。一棵锯三截,一截锯三块,三块放三边。制三把椅子。放到歌场上,请阿妹入座,请入座唱歌;请阿哥入座,入座听唱歌。
                            12,“开曲谷”,排列位置。
                            木叶唇边放,顺手就磨正。在歌场里面,反复排列着,哥妹排列着,反复穿插着,把鸠穿插着。排列的排列,穿插的穿插,位置莫错乱,排列莫混乱,秩序乱一夜,理顺用十夜。


                            23楼2013-01-24 17:53
                            回复

                              (二)“走谷”
                              《曲谷》的长歌,即长篇叙事情歌,称“走谷”;“走谷”有“一整套”的含义,有的干脆称之“曲谷大道理”。目前,在彝族聚居区,仅有个别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略有掌握。“走谷”的内容十分丰富,或称“十二走谷”、“七十二走谷”、“一百二十走谷”,数量很多。每首长歌为一个恋爱故事。这些恋爱故事的主人公有人:如《米谷姐娄啥》、《益卧布珠和洛蒂舍芝》、《娄克布汝和丕娄能妮》、《德勒益嫩妮和阿博祖汝尼》、《普陀尼之子和卓罗纪之女》、《独谷蒿孺郎和益比吐嫩尼》、《娄赤旨睢和祖摩阿纪》、《妥目布汝和毕拜勒嫩尼》、《慕勾阿尼汝和不卢姐嫩尼》、《素色布汝和慕勾祖嫩尼》、《海阿博汝郎和娄德比吐朵》、《益卧布汝和益居鲁之女》、《投牟布汝和法克阿三》、《阿氏巴汝和安娜娥嫩妮》、《慕勾祖汝和勾笃默妮》、《布娄布举和阿依德洛》、《布娄布举和祖蒙卧娄吉》、《希洪伟舍珠》等还有天、地、日、月、星、云、草、木、山、水、鸟、虫、兽等;如《天郎和地女》》、《恒扎祝和投扎啻》、《笃勒和撮艾》、《太阳姑娘和月亮小伙》、《北斗星之女和南斗星之子》、《青星之子和红星之女》、《白云郎和黄云妹》、《鲁洪山之女和色图山之子》、《布益河阿妹和那益河阿哥》、》、《云雀女和山雀郎》、《白翅鹤和青杜鹃》、《小红鸟和小青鸟》、《布谷女和喜鹊郎》、《青草女和红草郎》、《蚯蚓女和蚂蚁郎》、《花鹿女和黄麂郎》、《香獐郎和狐狸女》等,不胜枚举。


                              25楼2013-01-24 17: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