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别墅惨案》问题篇
好,正文部分结束,下面进入旁白叙述时间。
在这篇小说里,我们看到只有这12个有名有姓的角色,杀死王栎迷和俞芋头的凶手就在剩下的10个角色中。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凶手是单独作案,不存在有同伙合作的可能,这个凶手,姑且叫做X吧。
根据张星星后来的叙述,(当然,这里没有**和法医,自然也没有证词这一说,但作为作者的上帝视角,这里是可以仔细描述出各自所见所闻的,除X外,其他人均无故意的谎言——)
张星星的见闻:跟王亮点一起进门,进来时房门是锁着的,用钥匙开的门。厨房到屋外小园的门当时也是锁着好好的,也是用钥匙开的门。打开后看到小园里被弄得乱七八糟,原本摆在墙角的胡萝卜和橙子那些水果蔬菜被扔得到处都是,王栎迷和俞芋头的尸体就躺在草地中间,后来他跟王亮点一起检查了这两具尸体。至于死因,都是被扼死的。至于101房间的钥匙,只有张星星一人持有。
王亮点的见闻:跟张星星一起进门,开两道门的时候他都在旁边看着,门锁确认完好无损。小园里所见情形同张星星描述。
魏乐橙的见闻:一直在睡觉,曾经去敲过张星星的房门,想找他要点药,但没人应。只好回到自己房间里继续睡,昏昏沉沉的,什么都没听到。至于王亮点所说来收房租,他那时大概是病得太重睡过去了,没听到敲门。
楼上的几位:
张元宝见闻:出去打工,从出门到走出故事叙述范围,没见过什么人。哦,对了,曾和滑板的姚油饼打过一次照面,远远见到坐在公园里的陈花生,就这些。
阿木童见闻:睡觉,起来后发现元宝已经走了,听见王亮点来敲门,但是自己没钱,于是装成不在家,继续回屋睡。奇怪的响声?没听到,直到张星星的惨叫才把他惊醒。对了,好象曾听到窗外有什么响动,但没去留意。
陆露珠见闻:本来跟鼠标在打牌,王亮点来了后,两人不敢出声,打了会儿哑谜和手语,后来觉得无趣,就各自回自己房间,把门关上后一直躲在屋子里用MP3听音乐。值得一提的是,露珠的房间与201阿木的房间只隔着一道墙。
郭鼠标见闻:同露珠,回房间后不敢弄大声响怕被王亮点听见,就躺在床上看书。他的房间在露珠房间的另一侧。
(补充说明,2楼房间大致是:
-201----202-
元 阿 露 鼠
宝 木 珠 标
其中,从一楼延伸到二楼的户外供水管,进入二楼的位置大致在张元宝和阿木两面窗户之间。)
苏醒目见闻:曾看到王栎迷和俞芋头在下面小园打闹,那时大概是4点刚过的事。后来自己又忙着照镜子,别的事情都没留意,忘了时间,直到听到星星在下面的惨叫。对了,他栖身的顶楼在整个别墅的正中间,即阿木和露珠隔着的那道墙壁上方。
陈花生见闻:一直坐在那里弹吉他,姚油饼隔一会儿就会滑过去一次。芒果别墅一直在他的视线之内,见到了张星星的离开、张元宝的离开、王亮点的进来、王亮点怒气冲冲的离开,以及最后,张星星和王亮点一起再次进入。期间,再无其他人靠近过芒果别墅和小园。至于那条户外水管,也是在他的视线范围内,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没见到楼上有什么人利用那条水管爬到下面去。至于小园里面的情形,因为砖头和铁栏杆的缘故,他离得又很远,并没有看清里面的情形,也没听见任何打斗或求救的声音。
姚油饼见闻:证实陈花生的话,每次见到他都没有动过地方。另外,虽然油饼滑板的整段路程有10分钟,但他喜欢由着自己心情来,常常没等滑到头就往回返,所以说陈花生想趁着他刚刚滑走马上离开座位偷入芒果别墅是不可能的,因为他随时可能掉头滑回来。同理,他也不可能偷偷进芒果别墅,因为会被坐在那里的陈花生看到。他曾经看见过张元宝的离开,王亮点的到来,和张星星王亮点的再次进来,只错过了张星星离开别墅,但由于他是在运动中的缘故,错过了一次也在情理之中。同陈花生一样,他也没听见打斗和求救声。
叙述时间结束,下面是致读者的挑战书:
请指出凶手X的名字,作案方法,作案动机。
再次强调X是独自作案,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共犯。也决非作品中未出现姓名者所为。慎重起见:风筝、滑翔机、隐身法、秘密通道这些作品中没有表现的或是超出常识的事物,凶手绝没有使用过。文中作者的旁白和叙述部分,都是真实可信的!
--------------------------------------------------------
我抬起了头,这篇小说只写到这里,显然还有个结尾部分没有打出来,剩下的,明摆着是让我猜凶手了。
这个时候,作为被人家请教的我似乎应该说点什么表扬的话给作者,可吉火把的这篇推理小说——如果可以称为小说的话——夸起来确实比较困难。
“嗯,这篇小说,写得还……估计拍成影视作品会挺生动的。”只能夸成这样,我已经尽力了。
但吉火把却神情严肃地反驳了一句:“不,抱歉!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等着他说原因,可他之后却闭着嘴什么话都不说了。
于是我只好再次发言:“是猜杀死王栎迷和俞芋头的X是吧?你打算给我多少时间?”
他点燃一根香烟:“30分钟怎么样?我刚才看了下表,这是你看这篇文章用的时间,我再给30分钟时间猜凶手X,你看够不够用?”
我点头,陷入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