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江职中吧 关注:1,760贴子:77,541

兰江毕业生成才典型简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湖南卫视才女余淑君 余淑君同学家住澧县澧阳镇。从我校27班毕业后考入湖南师大,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湖南电视台工作。任《乡村发现》栏目主编。《乡村发现》贴近生活,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先后获得了省政府,国家广电总局的“广播电视一等奖”、“湖南省政府新闻名牌栏目奖”、“全国农村专栏一等奖”等奖项。 余淑均先后三次被省政府记二等功,多次获“省广播电视厅十佳青年”、“全省十佳编辑”、“省优秀团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享有“湖南卫视第一才女”之美誉。


1楼2012-03-27 00:18回复
    文坛新秀向梅芳 1973年9月,向梅芳出生于澧县闸口乡羊耳村4组。父母都是勤劳纯朴的农民,家境清贫。 1991年7月,向梅芳同学毕业于我校美术34班。为了帮助父母挑起家庭重担,随即赴广东信宜打工。 在辛苦的打工之余,向梅芳同学开始艰苦的文学创作。历尽艰辛,终于在1997年6月处女作中篇小说《梦逝天涯》公开发表,获得成功。从此,她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短短五年间,她用笔名“童谣”、“异乡梅子”等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及诗歌近百篇(首)。有戏剧作品获省级奖项。2001年5月,出版了第一本个人文学作品专集《为你点灯》,收录散文、小说、话剧44篇。现为《信宜文艺》杂志社责任编辑,广东省茂名市作家协会会员。向梅芳的作品内涵丰富,语言清新,形式多样。受到读者的好评,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
    


    2楼2012-03-27 00:18
    回复
      画坛新秀夏菲 41班毕业,考入南京艺术学院,1997年又考上该校研究生,读研期间,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美术作品多次在各级大赛中获奖,成为南京市知名的画坛新秀,毕业后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任教,2001年调入南京电视台任美术编辑。


      3楼2012-03-27 00:19
      回复
        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的苏小华 苏小华同学家住当市镇联富村6组。 在进入兰江职中时,苏小华选择了旅游专业,她要在外国游客面前展示中国人的风彩。 1999年5月6日,苏小华和其他几位同学一道,顺利地走出了国门,来到塞浦路斯工作。来到了成群成群的外国人中间! 刚到塞国,语言交流困难。苏小华有时就靠手势加猜测去领会他人的意思。每天晚上,她都强制自己记20个英语单词后才准入睡。每到周末或休假,她都到外国游客中间,同他们聊天,学习他们国家的奇妙语言。一年过后,苏小华语言困难克服了,中国女孩的语言过关了。 刚到塞国,正逢夏季。塞国夏季室外温度可达摄氏60多度,而且工作时间又长。几天下来,她实在吃不消了。想换个工作,可她刚想开口,就从外国人眼中读到了“轻视”。她咬牙把话咽下去。两个月后,她实在感觉太累了,想回国,刚向老板提出,老板满脸写满了蔑视。苏小华的心被深深地刺疼了。但她没有选择退却。几个月下来,她终于适应了。 2000年5月,有家餐馆的老板要高薪雇请她。这是个多么好的机会啊,只要她一同意,年收入4万元人民币就可跃升到6万元人民币。她父亲常年多病,她多么需要增加收入啊。但是,她与原公司的合约还没到期,公司也还需她啊。她不能违背中国人诚信的美德。她谢绝了餐馆老板的美意。餐馆老板了解被拒绝的原因后,竖起大拇指,连连地说:“苏小华,OK,OK。” 一年后,这位餐馆老板成了苏小华的丈夫。


        4楼2012-03-27 00:19
        回复
          军中精英龚津龙 龚津龙同学是涔南乡紫南村人。1991年7月毕业于澧县兰江职专电器35班。龚津龙胸怀报国壮志,谢绝一些公司的招聘,毅然报名参军成了中国南海舰队的一名战士。两年后,他又谢绝了部队推荐他上军校的安排,毅然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海军学院。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中国精锐之师——南海舰队的一名指挥员,毅然担起了叱咤南海风云,保卫蓝色国土的重任。目前,他已是一名海军上尉,担任了南海舰队司令员秘书,而且又在攻读研究生。


          5楼2012-03-27 00:20
          回复
            熊云海同学家住如东乡牌北村16组,是我校96届机电专业58班的毕业生,1996年9月,由学校保送进入湖南师大机械系学习。 在师大学习期间,熊云海同学不但学习上成绩优异,而且在体育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他几次参加长沙环城赛跑,每次都进入了前10名。在连续几届校运会上,多次夺得长跑1500、3000、5000米第一名。而且还破了湖南师范大学保持41年的3000米校记录! 2000年7月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熊云海就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即又被部队送到昆明陆军学院学习,一年后分配到云南某部任副连级干部。刚到部队4个月即受嘉奖一次,又创了一个记录。


            7楼2012-03-27 00:21
            回复
              农业结构调整的领头人周平 周平,1987年毕业于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农业大学。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我校担任畜牧兽医农业大学。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我校担任畜牧兽医教师。十二年来,他多次担任专业组长和班主任工作,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挥职教为当地经济服务的功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编写过《牛蛙养殖技术》、《肉兔养殖技术》、《地方猪养殖技术》、《土鸡养殖技术》、《瘦肉型猪养殖技术》等多套农村实用技术读本;为了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他同学生一起办过养兔场、饲料厂、养猪场,同学生一起养过牛蛙、鹌鹑、肉兔、肉鸡、肉鸭等;为了让学生致富,十多年来他帮助三十多名毕业生走上了致富之路……。 1997年,他积极响应职教要为当地经济服务的号召,在县委、县政府和我校的大力支持下,他创办了集教学、科研、推广为一体的瘦肉型猪养殖基地,通过五年多的艰苦奋斗,他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县和周边县市成立了两个养猪协会,筹建了两个万头猪场,5年来共发展瘦肉型良种母猪3000多头,专业户118户,会员达150多人,他提出的“五统一保”即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回收、保价收购的推广模式已被县委县政府作为一条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在全县推广。仅此瘦肉型养猪一项就为我县创农业产值3500多万元,使1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他的带领下,瘦肉型养猪业已成为我县一大支柱产业。2002年5月他又被旺达万头猪场和众旺万头猪场聘为技术顾问,他已是名副其实的“猪大王”,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由于其出色的工作和卓著的成绩,他赢得了我县人民的高度信任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他曾被评为我县百名优秀教师、全市十佳教师、澧州十大杰出青年、常德市养殖明星。他的优秀事迹曾多次被省、市、县电视台和《湖南职教》杂志、《中国企业家》杂志相继报道。


              9楼2012-03-27 00:21
              回复
                高科技企业总管”孙继斌 华南自动化设备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生产的自动控制设备不仅行销全国,而且出口国外。 1993年7月,孙继斌同学从我校家电43班毕业,学校推荐他到了华南自动化设备公司。 打包,这就是他的工种。双手起气泡、流血,手越来越红,却越来越麻利。终于引起了经理的注意:“小伙子,哪个学校毕业的?”“澧县兰江职专。”孙继斌很认真地回答经理的提问。两个月后,手上已打起了茧。经理却叫他放下打包带,乘飞机去福州出差——签订一笔出口合同。 合同全是英文。他似懂非懂,可不签不行。他买回一本英汉词典,整夜钻研翻译。第二天,他顺利地签定了合同。“澧县兰江职专毕业的,:他又一次很自豪地回答对方的提问。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六年后,孙继斌升迁到了技术总管的地位。这家公司员工素质极高,85%以上具有本科学历,还有4个研究生,面对大片的知识分子,孙继斌多次坦然地自我介绍:“我是澧县兰江职专毕业的!”


                10楼2012-03-27 00:21
                回复
                  电脑高工雷文勋 雷文勋,35班毕业。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到广东东莞清溪博茂电脑公司工作。开始,他只是从事简单的装配工作。但他勤奋肯学,技术长进很快。不久,主管安排他从事检测工作。在实际的检测中,他又不断钻研理论知识。1995年6月,台资企业汉阳集团聘他担任电脑“检测高级工程师”。董事长陈世昌先生称赞他是“一员虎将。”


                  11楼2012-03-27 00:22
                  回复
                    电脑销售行家王丽 王丽,35班毕业。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到广东东莞清溪博茂电脑公司工作。刚到公司时,他每天都做着接插零件的简单、枯燥的工作。平凡的工作,给公司老总留下了王丽老实肯干,忠于职守的印象。公司安排他到售后服务部门工作,他总是认真地接待每一位顾客,化解每一个矛盾,终于赢得顾客和公司的好评。不久,公司派他到最重要销售市场——北京,负责汉阳电脑的销售服务工作。


                    12楼2012-03-27 00:22
                    收起回复
                      不端铁板碗的电脑工程师胡卫 胡卫同学家住盐井镇一心村。1990年7月,他从电器35班毕业,同年10月由学校推荐到广东清溪从事电脑制造工作。 他的父亲胡学年同志是湘澧盐矿的一名工人。湘澧盐矿是一个待遇优厚的国营企业。老胡一心想让儿子顶班,端上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于是,他在1992年就提前办理了工伤退休手续,1993年6月,老胡花3000元为胡卫买了城镇户**了300元的上岗培训费,100元的参考费,准考证都办好了。儿子进盐矿端上铁饭碗,只差回来考一考了。可是,儿子偏不回来。老胡急了,又催又劝,儿子也没回来参考,至今还在汉阳电脑厂工作,而且,非常出色地工作到今天。职务一路上升到机板部副理,工资也一路上升到月薪三、四千元。赢得汉阳集团几千名员工尊重。看到自己参与生产的电脑销往世界各地,对没有端铁饭碗,胡卫至今不悔。


                      13楼2012-03-27 00:22
                      收起回复
                        改变全家命运的谭本华 谭本华家住盐井乡双岭村。1996年9月就读于我校电脑专业。1997年6月,他家遭受了灭顶之灾:家中唯一支柱——父亲被人杀害。留下了年迈的爷爷、奶奶、体弱多病的母亲、弟弟。失去了唯一的儿子的爷爷很快就撒手人寰。田地荒芜了,家庭陷入了困境。谭本华强忍悲痛,劝说奶奶、母亲:“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让我继续读完职专吧。”1999年职专毕业时,学校推荐她到广东汉阳电脑厂当了一名检测员。2年后,她又成了富士康公司的工程师。年收入3.4万元,母亲、奶奶重新到镇上建了新房。久违的笑容又重现在奶奶那饱经沧桑的脸上。


                        15楼2012-03-27 00:23
                        回复
                          从打工仔到公司老板的郑先海 46班毕业,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到广东一家饮水机生产企业工作,主要从事“安吉尔”牌饮水机系列产品开发销售,2000年底,郑先海自己在广东江门创办公司,凭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向国家商标局注册了“海光”商标。生产的“海光”牌饮水机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打工仔成了公司老板。


                          16楼2012-03-27 00:23
                          回复
                            郭卫——驻港部队中的兰江人 郭卫家住澧阳镇城关轧花厂宿舍。郭卫是我校机电73班学生。1997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从澧县职专毕业。同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9年11月被选拔进入驻港部队。在部队表现优秀,被提为某部班长。


                            17楼2012-03-27 00:24
                            回复
                              焊工高手李丽 李丽同学2001年7月毕业于我校机电113班。湖南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来校招聘技术工人,他便成了湖桥厂的一名焊工。李丽勤奋好学,不断钻研技术。经过2年的努力,他便成了一名车工技术能手。


                              18楼2012-03-27 00: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