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和女**的爱情故事(一)
或偷心贼和女**的爱情故事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现在又有一些心理学家将人生的意义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层次是生存,第二层次是生活,第三层次是生命。
最近Willile在追这部《我也是花》,很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段“小偷”和女**的爱情故事。
徐在熙13岁时失去了父母,之后做过送报、送过炸酱面等,最后被皮包厂的社长收留,从此开始做各种零工,来学会如何生活。
他是一个充满经历的人,又是一个懂得如何生存的人,但生活似乎并不优待他,在给予他希望的同时,又从他身上掠走了更多。
当他想通过自己的爱好和手艺,制造出一些好的东西时,却被人诬陷为小偷,从此留下案底,成了一个有前科的人。
朴华英这个女人的出现,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他从此可以将自己的设计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可以将自己天生所掌握的“丛林法则”有效地运用在商界。然而,生活再一次从他身边掠夺掉,他最为重要的人之一,朴华英的丈夫,一个他视为父亲、哥哥一样的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失去,更是一种负罪,因为他的失误,从此那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将不再存在,因为他,朴华英失去了丈夫,她腹中的孩子失去了父亲……
他虽然活着,却如同行尸走肉,他想要用一生来求得救赎,却总是无能为力。
他只想真实的活着,可以触摸美,欣赏美,拥有美,不是忘却过去,而是可以堂堂正正面过自己的过去,他想这样活着。
耶稣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我就是生命。”徐在熙并没有想把自己的生命提到人的终极价值的高度上来了。但是,他想创造性地活着,将人生活出精彩来。于是,他想到了在自己公司卧底的方法,通过停车员的视野来重新了解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价值所在。在这个时候,他邂逅了一名脾气火爆的女**,一个叫车奉善的女人。
她身边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搞婚外恋,父亲对她默不关心,除了冷嘲热讽,就是冷若冰霜。
她母亲改嫁之后,她一个人守住那个所谓的家,似乎在守候着什么。
她是一个外冷内热的女**,尽管工作负责认真,但因为个性火爆,同事们视她为眼中钉,一次又一次与晋升擦肩而过。在一次她去局长办公室厅门前抗议之时,被上司打了一个耳光之后送去看心理专家。在与心理学专家接触过程中,她也认为自己患上了忧郁症。她讨厌形式主义,和一切虚伪的事物。
她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因为自己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是另类,是外星人。本以为就这样,在厌恶自己的状态下继续生活,没想到那个叫徐在熙的家伙,总是出现在她的眼前,总是捉弄她,拨动她那一直紧绷的神经。
当那个人说:“我们私奔吧,把这个卖了,我们可以在农村买个房子,还可以开个店,应该还有剩……不,我们去外国吧,去一个没有韩国人的地方,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种田、养花……我也累了,天天帮别人卸车,车**,把这个卖了,你和我一起生活吧,我会对你好的。”她迷离了。
当那个人抱着她,用力吻她时,并深情地说:“不是我,真的不是我,相信我!”她沦陷了。爱情有着奇妙的魔力,它使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倾倒。不管她是女**,也不管他是小偷,只要爱上了,就没有规则,也没有条件。罗•赫里克曾说过,爱情的欢乐中掺杂着泪水。因为有欢乐才有希望,因为有泪水却更值得期待。
我们期待着下一周,偷心贼和女**的爱情故事将会怎样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