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4
-
38大悲剧、大毁灭的大红楼,大同情、大悲悯的大基调,确实。但我想,红楼人物无一雷同,各有特点,无一僵硬死板脸谱化,个个生动、丰满、真实。 涉及到具体的每个人,各种不同的人性,在那大毁灭的结局未至之前,一大家子、扰扰攘攘各色人物,过着富贵繁荣而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平常日子,在这些琐琐碎碎的生活中,在这个具体而细微的过程中,作者难道不就是在一笔一画、细细致致地刻画不一样的人物,展现各种不一样的人性? 作者既
-
79一部水浒,梁山好汉个个是“反骨”,反朝廷、反贪官,反暗无天日民不聊生鱼烂河决的绝地江山一片。 半部红楼,锦缎温柔,满眼是莺歌燕舞钗裙、如花似月美眉,然而娇哝软语中、默默无声间,却可隐隐感受到,颇有几块锋芒凛冽、韵律铿锵的“反骨”。 这么几位,天性骨子里带来一模一样的“反逆不顺”、抗拒不从,但是因身份地位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具体所反的内容、对象,却各有其类。 晴雯是宝二爷的丫鬟,是个“奴才”,但她骨子
-
8有一次,年老的耶输陀罗要来见世尊 在世尊年纪很大的时候 阿难尊者非常紧张 因为阿难尊者知道 在这个生死轮回当中 佛陀跟耶输陀罗一直都是相依为命的
-
15
-
13嘎,来分析一下黛玉和宝钗的花签
-
35周年庆快乐 送上几幅小画 赶不及周年庆前把人全画上,加上画得不好,没信心了啊,只画了几人,如不喜欢就不继续画了 这不算爆照吧,要是不合适吧主就
-
13
-
22
-
31袭人最懂宝玉“身、性”,挟制得宝玉难舍难丢,相当的依赖顺从甚至害怕。宝玉就怕袭人搬出“要这样,这地方我可就难呆了”这话,简直有点丈夫“惧内”
-
37在宝玉的婚姻大事上,王夫人、贾母所考虑和权衡的因素很复杂,不仅仅单纯斟酌女孩子个人的问题。 王夫人意在金玉,自然是取中薛宝钗“德容言工”样样
-
460
-
14544回,凤姐酒后发威,平儿委屈挨打,宝钗婉言相劝: “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她多吃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
-
377
-
219
-
6黛玉,不仅有精神上的亮烈、高洁,清澈、清冽,还有女子的阴柔典雅,婉约妩媚——杜丽娘式的,崔莺莺式的。 这个人物的美,是全面的,通透晶莹而又温
-
387发表日期:2006-9-3 1:11:00 这几日追看北京台的《红楼梦》,倒把沉淀于心数十年的另一版经典红楼勾了起来,它便是1962年由岑范执导拍摄的越剧电影《红楼梦》。这个老版本的成功在于线路清晰(只取爱情主线),人物丰满(个性毫不模棱,鲜明得几能呼之欲出),解构合理(能在短短一部电影里浓缩了精华并把前因后果人物主次关系交待清楚已经很不容易,就不必诟言程高本的底本了)及词藻优美不亚于昆曲的台词(特别表现在“读西厢”、“葬花
-
5在鲁吧看到的一篇帖子,觉得甚好,奉献给大家一读—— 大凡读过《红楼梦》的人,总会潸然泪下,痛彻心腑;同样,读过《伤逝》的,也要黯然神伤,心如死寂:两部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写了至真至纯的爱,爱的毁灭;而最终都不约而同的归于虚无。 或许,这真是一种必然,无论是贾宝玉的忤逆,涓生的新生,其结局早已预定:曹雪芹苦心塑造了痴心的宝玉,以补无情的天地,但在大观园诸芳散尽时,却让他说出这样的话:好了,好了,不胡闹
-
64原本想将中西方绘画放到一起,无奈精品太多,如此下去真不知几时能开“国画时代”,而俱乐部内传统艺术的爱好者很多,大家的迫切的心情让我决定中国绘
-
9老贴炒剩饭···
-
12这是我当初写的一篇文章,放到这里保存。 此文章仅代表我从前的观点,所以,大家爱怎么评价我都欢迎。
-
15逝者如斯,时光总是不舍昼夜。弹指一挥间千古奇书《红楼梦》已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飘摇。这其间多少人为之痴迷;多少人为之倾注心血。有多少解梦人就有
-
4发一个链接,有很多红学作品------http://www.verycd.com/topics/215891/, 大家可以下载一些阅读
-
405漂亮的文章到处都有,可是像鲁迅那样坚硬的骨头,解剖刀一样锐利的思想,一颗“真”的良心,或许几百年才出一个! 成长中的孩子,接触到的语文课本中,如果仅仅是那一些春风浩荡的和顺文章,如果从小就没有鲁迅的骨质的影响、思想的启蒙、精神的熏染,那将是严重缺钙的、空洞苍白和虚弱的一群未来。这样的民族未来,是堪忧的! 鲁迅的思想和精神,于黑暗的旧社会,是一个民族直面不公平、抵抗压迫和侵略的武器。于和平的年代,它同
-
17
-
84沧海兄迟迟不行动,看来准是忘了,还是得我来抛砖引玉。 每个人都是读着诗长大的!最早仅仅因为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喜欢,慢慢长大后开始关注诗的
-
14随便写的一篇读后纪念,结果一写就控制不住了,写得不好,用词生僻,请多包涵。 今下午把《美的历程》算是结尾了。 读这本书时,我早就想说,不愧是中
-
5这个酷热的夏天所能留的,就是这些了吧...... 一 莎士比亚与曹雪芹这两位大师的叙事角度其实是很不一样的,莎翁着重于从人性的角度考察人堕入罪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