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酷热的夏天所能留的,就是这些了吧......
一
莎士比亚与曹雪芹这两位大师的叙事角度其实是很不一样的,莎翁着重于从人性的角度考察人堕入罪的可能,在他的笔下,任何一种我们所称为人性光辉的东西都会为恶念的产生埋下深远的伏笔;而曹公则苦心赞颂着人最真挚最纯粹的感情,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着罪恶的世界里所能呈现的唯一亮色。如此不同的角度与视野使我们看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别,但是我觉得在这种差别下其实是隐藏着相同的初衷与归路。
二
在《哈姆雷特》里,王子一开始就面对着一个已经堕落的世界,父亲的死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个人最基本的自然情感的一种损伤,更是心中那曾经对人生所作的种种美好寄托的破灭,换另一种说法就是父亲的死让他看清了世界的罪恶本质,看清了道德,正义与善存在的无意义 。从这个时候起,哈姆雷特就面临一个抉择——在这样一个肮脏的世界怎样的活下去,内在信仰的轰塌一方面给他展现了现实的价值虚无,另一方面也使他找不到活着的理由,找不到能将自己从价值的虚无里摆脱出来的道路。生存还是毁灭,包括哈姆雷特在内的无数人思索着这样的问题——是逃避这个罪恶本性的世界走向死亡,还是在这样的世界里苟且偷生,忍受一切苦难与凌辱。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哈姆雷特都无法使灵魂得到完全的心安,因为任何一种选择都意味着人对现实的一种无能为力,人在现实恶的本性面前只能被玩弄而无法得到拯救的悲惨命运。并且哈姆雷特倘若逃避复仇这一种命运,更代表着对伦理与情感的背叛,这就从另一方面承认了自己极力想摆脱的虚无人生。
对于哈姆雷特来说,复仇作为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是不能确定的,他似乎一直在追问复仇是否能成为对抗恶念的可能,复仇能否将他与世界从苦难中拯救。倘若能,怎样拯救,因为复仇本身必然籍着罪的发生,倘若不能,他又从何处去寻找信念来寄托自己的生命。所以对于哈姆雷特来说,发疯是一个必然的命运,他的疯狂毋庸说是对真相的一种掩饰,不如说是内心痛苦挣扎的一种展现,因为对人间真挚的爱,因为不忍放弃人生的终极信念,使他无法在现实的仇恨鞭策下作命运的奴隶,纵使现实是怎样的邪恶与虚无,他总不愿在一种快意恩仇中去践踏失去了信念支撑的生命。
一
莎士比亚与曹雪芹这两位大师的叙事角度其实是很不一样的,莎翁着重于从人性的角度考察人堕入罪的可能,在他的笔下,任何一种我们所称为人性光辉的东西都会为恶念的产生埋下深远的伏笔;而曹公则苦心赞颂着人最真挚最纯粹的感情,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着罪恶的世界里所能呈现的唯一亮色。如此不同的角度与视野使我们看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别,但是我觉得在这种差别下其实是隐藏着相同的初衷与归路。
二
在《哈姆雷特》里,王子一开始就面对着一个已经堕落的世界,父亲的死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个人最基本的自然情感的一种损伤,更是心中那曾经对人生所作的种种美好寄托的破灭,换另一种说法就是父亲的死让他看清了世界的罪恶本质,看清了道德,正义与善存在的无意义 。从这个时候起,哈姆雷特就面临一个抉择——在这样一个肮脏的世界怎样的活下去,内在信仰的轰塌一方面给他展现了现实的价值虚无,另一方面也使他找不到活着的理由,找不到能将自己从价值的虚无里摆脱出来的道路。生存还是毁灭,包括哈姆雷特在内的无数人思索着这样的问题——是逃避这个罪恶本性的世界走向死亡,还是在这样的世界里苟且偷生,忍受一切苦难与凌辱。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哈姆雷特都无法使灵魂得到完全的心安,因为任何一种选择都意味着人对现实的一种无能为力,人在现实恶的本性面前只能被玩弄而无法得到拯救的悲惨命运。并且哈姆雷特倘若逃避复仇这一种命运,更代表着对伦理与情感的背叛,这就从另一方面承认了自己极力想摆脱的虚无人生。
对于哈姆雷特来说,复仇作为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是不能确定的,他似乎一直在追问复仇是否能成为对抗恶念的可能,复仇能否将他与世界从苦难中拯救。倘若能,怎样拯救,因为复仇本身必然籍着罪的发生,倘若不能,他又从何处去寻找信念来寄托自己的生命。所以对于哈姆雷特来说,发疯是一个必然的命运,他的疯狂毋庸说是对真相的一种掩饰,不如说是内心痛苦挣扎的一种展现,因为对人间真挚的爱,因为不忍放弃人生的终极信念,使他无法在现实的仇恨鞭策下作命运的奴隶,纵使现实是怎样的邪恶与虚无,他总不愿在一种快意恩仇中去践踏失去了信念支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