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太上老君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
-
1
-
7
-
6西川青羊宫碑铭 翰林学聚首中大夫守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上柱图赐紫金鱼袋乐朋龟撰 原夫八十一天,比太上之半寿,六百万岁,当元始之初年。道渺邈以难穷,体希夷而莫究,在无象无形之内,居太初太易之前。龙汉之劫再成,凤纪之文未立,藏萌芽於浩素,隐根干於厉洪。二神聂负以俱来,凿开造化,三气氤氲而互进,朴散胚浑。玄黄流而未凝,清浊分而乍结。日月星辰之内,化出灵宫,川原山岳之中,变成洞府。则知道为万气之祖,德
-
1水调歌头(自述) 六首 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 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阁。 又一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干。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 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金木间
-
1吾教后辈门人知悉:尔等悟士,既入玄门之正教,必通夙世之善根。一证今生之福果,二修来劫之不堕。若有向道之真心,当遵太上之法律。奈何门人不自知觉,只图道教以度平生?不知玄科而有禁戒,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可受?汝等愚迷,不自揣量,不肯修持,反言本教无功,便随外道有意。以致奸盗邪淫,损人利己。或荤酒赌博,坏教败宗;或烧炼假术,骗哄迷人;或信投旁门,毁谤正
-
3
-
0
-
3
-
14
-
6太上老君清净心经 老君曰:夫道,一清一浊,一静一动。清静为本,浊动为末。故阳清阴浊,阳动阴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清静,天下贵之。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而不能者,心未澄,欲未遣故也。能遣之者,内观于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三者莫得,唯见于空,
-
6
-
3
-
80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道德经。 天上黄老揪然叹,此子不是我传人。 昔有希夷聚游侠,长刀所向汴京城。 半途大笑归山去,缥缈神仙世难遇。 周有子牙汉张良,鬼谷仙师薪火传。 管墨庄周皆有长,孔子问道钓鱼翁。 不分彼此本名中,动若游龙贯长空。 百色竞艳故称华,同源太虚一道种。 返本归源路迢迢,忠孝未全心难了。 奋起一呼为家国,管他删贴或封号。 嗟呼! 钢易折,忍招祸,细思量。 匹夫怀壁罪,割肉饲虎狼。001入世悟道,并非追逐虚无,而是虚空本体,本来如此,就像水,不管是在都市的下水道还是澹然溪上,水依旧是水 。 现在我们都是入世的,但是: 人在世上走,二三十年后,五十年后,抑或八十年后?终会有一日忽然发觉,在这世上无一事可做,无一事可留。此时,我们是垂垂老矣!还是身心健康,道心不改,飘然而去,回归自然? 不管现在如何想,那一日终会到来,当有一日忽然发觉,在这世上无一事可做,无一事可留。 那时!是做一个孤寡老1神传文明,我的定义是以探寻生命与存在之最终意义的文明。虽然只是极少数人,渺小如丝丝缕缕,却坚韧的代代相传,未曾断绝的传承血脉。 我这里不是说只有中国是神传文明,虽然中华古称神州。 希望能收集一些零散在各神传文明国度中的智慧碎片,朝夕把玩,亦是一乐事也。 中国,有上古天真论,有尧舜十六字心传,有周易,有诸子百家,这都是道文化流传中沉淀的碎片。 印度,了解一般不多。其实在佛教诞生以前,0先有理悟 打个比方: 就像学生,课程很多,思路凌乱,学业艰难。 忽然。。。。。。。。融会贯通,一通百通。 对于以前半天摸不着头脑的难题,忽然能一下就找出重点所在。 人忽然就聪明百倍了 这是理悟。 那佛家的开悟和道家的悟道是啥呢? 先说一无所著这话,佛道都讲这个,要没分别心,要清静自然,为何呢?因为万物共通的本源世界,我们的虚空本体就是个一无所著,没分别心,清清静静的状态。 那么是不是做到了一无所著,没分别心,2张三丰论内丹功法 马济人 一、张三丰论炼己功夫 《玄机直讲》中说:“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 1.练已的涵义 炼己是内丹功法最基本的要求,贯彻于整个过程中,不可须臾或离,所以也称炼己筑基。所说筑基,一是指“炼己”阶段,或指内丹功法第一步炼精化气小周天,是强调炼己这步功法的重要性。 什么叫炼,明代伍冲虚《天仙正理》上说:“谓炼者,即古所谓:苦行其当行之时曰炼,熟行其当行之事曰炼,302读禅宗六祖故事的杂感 超脱之路,知行合一。 本来无一物。。。。。。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是知 而入无物无我之境以成真。。。。。。是行 我觉得 佛说的自性,道说的元神,过来人都说他们原本就是一个清静的状态。 如六祖的五个何期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就是本来无一物 但一路行来,损之又损的道路,又是曲折漫长的。12佛道虽然在某些观念上有区别,但终究殊途同归。别看道家好象重视阳神训练。似乎对大觉大悟所述的少。对于身心解放,其实是一样的。 呵呵。很多人把佛学看成是修心的法门。修心性,大家都解得心,是道德是觉悟。解成看破红尘生死,修到无烦恼,就叫解脱,修到心中空空如也,就叫成就,大家也往往把性解成心。本性就是指人的思想根性。能进一步发现的,就会认为佛学,教的是大彻大悟,通晓三界真实本意。让众生明悟根本,丢弃物欲追1与道者同守庚申 年代: 唐 作者: 权德舆 正文: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 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 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四支动有息,一室虚白生。 收视忘趋舍,叩齿集神灵。 伊予嗜欲寡,居常疴恙轻。 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 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 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并。 释宗称定慧,儒师著诚明。 派分示三教,理诣无二名。 吉祥能止止,委顺则生生。 视履苟无咎,天佑期永贞。 应物智不劳10庄子心斋听息法(入静妙法) 原文:“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浅释:颜回是孔夫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夫子的外号。 颜回问“心斋”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孔夫子说“你应该把心里的念头集中在一处,不要胡思乱想;等到念头归一之后,就用‘听’字诀,但不是用耳听,是用心听;这还是粗浅的说6古老师:你好,请问我在打坐时,每次过几分钟后,鼻翼处会象有小虫子在爬似的,痒得让人受不了,我每次总会用手挠一下,有时,要挠三次左右,不知对自身影响大不大。还有,有几次坐得快睡着了,但总会一下警醒,感觉有点不舒服,不知如何克服,希望古老师能帮我释疑,谢谢! 古道清:这个时候是不能去扰它的,一定要忍住。过去了就好了。 因为这个痒,是元气活跃以后,游于体表经络,刺激末梢神经造成的。扰它的的4问霞本非问, 问霞亦非霞。 本是无心游, 何事惹芳华?0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7214cb0102dxbr.html 脑中无念之正觉,是谓元神。古代丹家常把元神叫做性,以它为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0碗与修道、无为 生活在浮躁的都市中,似乎入静对于人们无缘。看看放在桌上的一只碗,静静的呆在那儿,为什么能够静得住?第一它是正的,碗底平放在桌2文始经 关尹子 关今尹喜周大夫也,老子西游,喜望见有紫气浮关,知真人当过,侯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喜既得老子书,亦著书九0吕祖诗歌拾遗 五言律诗 夜静寒江上,纶收水聚波。可嗟香饵少,徒看锦鳞多。 欲作回船计,其为逐境何。徘徊明月底,空负老渔蓑。 欲造修真趣,须凭造化权。青龙吞紫雾,白虎喷青烟。 皓气腾三界,阳光射九泉。一丸丹药就,还与未生前。 七言绝句 莫贵荣华恋宰臣,林泉到处可潜身。君知昔日逃秦者,今作桃源洞裹人。 红门窃利苦张罗,来作浮呕去作波。直至玉堂为宰辅,到今谁是汉萧何。 伐尽灵根损尽真,髑髅裹面望精神。相逢都道求仙去1806咏唐陶将军率舟师 昔人奉命驾兵船 为国精忠突晓烟 令出三军凭战皷 呼来万马仗龙泉 相加若肯存生意 比并何湏用着鞭 必定清尘要服外 收功应达九重天5静坐入定方法 1.入禅定的条件 ­ 要离五盖 x00AD;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当这些烦恼没有现前的时候,如果修法正确,都有机会入定。如果有这些烦恼在的话,就很难入定。除了烦恼的因缘之外,我们身体上有某些障13去病歌 欲修真,先去病,浑身无病方延命;若还有病不肯除,犹如瞎子跳坑井。 有恩爱,有俗缘,身不由主被绊牵;一刀两断无挂碍,方能脱洒登法船。 高傲心,最害事,有己无人自夸自;纵有明人在眼前,怎肯与尔露一字。 性儿燥,气不平,磕着撞着起无明;大火烧身难禁止,七窍冒烟耗元精。 嫉妒心,伤天理,见人好事即不喜;面是心非藏阴毒,终亦必亡而已矣。 既吝啬,又贪图,枉与钱财作仆奴;堆金积玉如山岳,买的阎君不唤乎? 嗔恨1这首歌原本是一首英文诗,此诗词作者及写作时间已不祥,但最有根据的是于1932年,在美国马利兰州巴尔的摩市,一位名为Mary Elizabeth Frye(1905- 2004)的女士,为了她的好友Margaret Schwarzkopf的母亲过世而写的作品。 由于此诗词本身并无名字,因此,一般人就以其第一句'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来命名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请不要站在我的墓前哭泣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我不在那里,我没有睡去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我是扬起千千遍遍的风 I am th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