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影随行吧 关注:198贴子:1,103
  • 2回复贴,共1

读禅宗六祖故事的杂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禅宗六祖故事的杂感
超脱之路,知行合一。
  本来无一物。。。。。。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是知
  而入无物无我之境以成真。。。。。。是行
我觉得
  佛说的自性,道说的元神,过来人都说他们原本就是一个清静的状态。
如六祖的五个何期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就是本来无一物
  但一路行来,损之又损的道路,又是曲折漫长的。
  这就是时时勤拂拭
  道家叫一颗凡心日夜磨
  修道,修的就是凡心,是那颗不定之心。
  我不认为空了,就是开悟。空,更像是开悟的必要条件。
  开悟更像道家说的先天元神的显发,真正的修炼才刚刚开始。
  从故事里看,六祖做偈子时已年近四十啦!
  六祖求道期间的坎坷对于现在的修道者更有意义,没有多年的清静身心,损之又损,又是如何悟道的呢?六祖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我把两个偈子结合在一起,因为觉得,高以下为基。
  如果我们是为了开悟,是以开悟为目的修道,那么还能开悟么?
  神秀所做这首偈子虽然没有明心见性,但是,后人如果依此偈修行,还是可以得天大利益的。开悟是有必要的条件的,那就是把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掉。。。。。。。
  五祖当时要求大众焚香读诵此偈,依偈而修。这也是因材施教啊。这些人中有数百人后来前往南方追杀慧能禅师,不正说明了,他们需要的不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么?
  慧能禅师在接受衣钵前后加起来至少修炼了三十余年,出山时可能已年近六十了。我关心学习的是这个,而不是后来辉煌的弘法过程,可惜相关文章少得可怜啊。


1楼2012-07-08 16:31回复
    一念灭,万念起。万念灭,一念起。火发于木,木蕴于火,知行本一体。


    2楼2012-07-08 17: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