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 782,010 贴子: 11,986,491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30
    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庸才也
  • 29
    刘备入蜀刘璋给兵给钱给粮,刘备驻扎期间刘璋又是数次给刘备加钱加粮,到最后刘备表示张鲁我不打了,我要回去救孙权,你在给我一笔回去的路费,刘璋给了一半刘备就反手带人打刘璋去了。 从个人和军阀两个角度来看 军阀:军阀是不讲道德的,在洗白上岸统一天下恢复民生前,军阀只有成功的和失败的,烂和更烂的区别,不存在可以一个一边征兵一边征粮,还能把民生维持的比之前更好的神仙。 相互间征伐也不需要理由,上当了说明你蠢,失
    复古基金 19:21
  • 330
    我的观点是曹操不想称帝。但他死前也知道了儿子曹丕准备要篡汉,可他已经要寄了,也管不了这事了。吕思勉《替魏武帝辨诬》里也说,曹操无篡汉之心,一直想当晋文公,周文王这种人。称魏公,魏王这种和着手篡汉无关。曹操和诸葛亮是一类的。
    duoshicuode 19:08
  • 16
    为什么齐桓公能不计较射钩之恨,曹操也能原谅张绣的杀子之仇,刘备确放不下关羽之死呢?
    玄铁骑 18:12
  • 75
    诸葛亮不用多说,刘备绝对是诸葛亮最好的伯乐,教员大力夸赞刘备会用人,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任用了诸葛亮,三顾茅庐和白帝托孤都是千古佳话,刘备很信任诸葛亮的性格和能力,所以才能完全信任地放权 陈寿评价刘禅的“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其实就是刘备的功劳,因为刘禅刚登基,诸葛亮权势和威望就很大了,用不用都不是他能决定的 包括出师表里提到的一些荆州派贤臣,大部分都是刘备跟诸葛亮商议留下来的人 李严文武双全,兴修水
  • 43
    六朝好像就南陈和东吴一直没有打下淮南吧(不是很了解其他朝代,错了见谅)我知道的就这几点 1 孙权本人军事问题 2 部曲制 手下不肯用全力 3 合肥坚清壁野无法获得粮食加上后方还有寿春支援, 最有机会应该是1 孙权第一次北伐 2 诸葛恪新城之战 3 淮南三叛乱 只能说可惜, 四英杰里好像就吕蒙在合肥有表现,周瑜早逝,鲁肃陆逊好像没啥表现,不过四人在荆州都有表现就是了,不过陆逊后期是不是有点摆了 孙权一直亲征是因为淮泗集团相继去
  • 21
    赤壁,终结曹操的梦想 襄樊,终结关羽的梦想 夷陵,终结刘备的梦想 石亭,终结曹丕的梦想 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一个倒下了另一个继续扛起大旗继续为了梦想而奋斗 孙权他不服曹操不服刘备不服关羽不服曹丕,为了梦想而战,虽有挫折,仍屡败屡战,不放弃不抛弃,和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诸葛瑾周泰凌统等志同道合之辈一起为梦想奋斗
  • 13
    是四书五经里的春秋,还是春秋左氏传? 亦或者春秋x氏传?
  • 75
    话说我当年看了三国演义 前半段 曹操是唯一的主角 刘备屡战屡败 张飞憨憨的 关羽是个傲娇 刘备 袁绍 袁术 刘表 吕布这些人都是来衬托曹老板的 曹老板唯一主角 尤其是那个煮酒论英雄 更是展现了曹操的游刃有余和傲视天下 刘备在旁边完全像个失败者一样 哪怕是被徐荣打败 曹操也吟诗 完全展现了曹操的英武 吕伯奢那段是刻画人物性格 贴标签的需要 从三顾茅庐开始 这一段变成了诸葛 曹操 周瑜/鲁肃的三主角时期 展现了诸葛的聪明 周瑜鲁肃的眼
  • 117
    感觉他不是很在乎正统,其他两个嘉宾多多少少对汉室都有点特殊感情吧,不过也能理解,他出生的时候汉室都衰微成什么样了,没有感情很正常。
  • 92
    无意中看到贝蒙斯坦写了一篇回答,信誓旦旦的说:衣带诏是存在的。但实际上这个结论并不对,下面详细论证
    深层次 17:34
  • 51
    如图蜀笑吧造谣的诸葛亮治理下叛乱是蜀国最多的,纯属无稽之谈,表中的叛乱看似很多,实际上大部分是不同人不同视角下起因和结果时间不同的同一件事,我来整理一下刘备、诸葛亮、刘禅三个执政者治理下的蜀国叛乱次数 (214∽263)叛乱共计24件。其中少数民族反叛14件;寇盗为乱3件;将领叛乱6件;战败导致民怨1件 刘备时期(七次叛乱) 1."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刘备) 定蜀之际,山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
  • 40
    为啥刘备要借南郡,他不是有了四个郡了吗? 湘水之后为啥不还南郡,还了南郡的话,东吴还会不会白衣渡江? 之前看有人说夏口军略要地,跟南郡互换是正常的利益交换,那刘备为啥不换回来? 荆州这七个郡到底是什么情况?以经济、人口、军事这些来说
  • 30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自桓灵二帝之后汉朝早已是名存实亡,黄巾起义 十常侍乱政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 再到各路诸侯火拼 曹操统一北方占据中原 孙权盘踞江东。。。 荆益二州是汉朝仅存的刘姓地盘,刘表年事已高体弱多病,两个儿子不争气,他也明白他死了之后荆州必被他人夺走,更何况孙权已经打下荆州江夏,相比刘表,刘璋更是自保都难,年年龟缩,汉中让张鲁占了,南中蛮族也是不服,这个时候,他们是不是该想想,谁得了天下对他们最有
  • 401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看一下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和朱然的战斗结果。 帝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休战士,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吴军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斩获万余人,收其舟船军资而还】 关键词“轻骑挑之”“遁走”“追击”“斩获万计” 过程:六月,司马懿统率各路人马南下,拉开了与东吴四路大军作战的序幕我们知道,司马懿一向在关中、陇西和蜀军作战,还远征过辽东的夏侯渊,却没有去南方作
  • 53
    新三国就是星彩爹历史顾问,一堆宫斗阴谋论,这次又要整活了,能不能建议星彩爹不要太主观什么都扯制衡、阴谋。一部剧有时候对历史人物刻板印象影响真的很大
  • 58
    孙权与士族、名士的矛盾冲突,其实也是曹操、刘备、诸葛亮他们遇到的共同问题。曹操杀边让、杀孔融、杀崔琰、杀杨修,刘备杀张裕,诸葛亮杀彭羕、废来敏、废廖立,都是这一矛盾冲突的表现。 那么,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为什么都与士族或者名士有矛盾、有冲突呢? 要说清这个问题,就得先说清楚什么是士族。所谓“士族”,就是由于世代读书做官,而从平民阶级中分化、产生出来的特殊阶层。他们的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垄断
  • 97
    明明是孙权7月撤军,诸葛亮8月病倒10月病死,颠倒顺序一说,搞得好像是诸葛亮先死孙权才撤一样,“权走亮胆破”变成了“亮死权胆破”。
    流弊dododo 16:53
  • 24
    刘备要回荆州必须过成都,刘璋是想逐客还是想围剿,涪关两小弟是没收到消息还是反应慢…这个其实挺关键的,古人不讲究出师有名,刘备如果是出于自保那名声好听多了,虽然说早想取川,但想和具体怎么做还是不同的。主要是我跟人讲三国,这时候我应该怎么说呢
  • 992
    曹魏对东吴可是怎么侮辱怎么来,屡次挑衅,站在东吴头上拉屎,杀董袭陈武,杀光凌统部曲,抢居巢蕲春,逼孙权跳桥。放在今天,那就是不说了好像涉及当代历史会被删帖。但东吴就是不能动手,就必须和曹操结好,帮曹操解围杀人,最好是量东吴人民之物力,结与曹操之欢心。
  • 28
    三国赤壁之战之所以这么出名,比淝水之战还出名,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三国赤壁之战是真正以弱胜强,孙刘联军以五万弱势兵力战胜了曹操的二十万大军。淝水之战,东晋已经积累下足够的实力,而且至少有八万大军,上游还有兵力。前秦也只有二十万人马到达前线,不要提什么90万大军,那只是苻坚吓唬谢安的。然后,赤壁之战更曲折,孙刘达成联盟,周瑜程普消除隔阂精诚合作,黄盖献诈降,并火攻曹操,最后击败曹操占领南郡。淝水之战
    保山之人 16:02
  • 66
    不借的话,孙权集团要兵分四处! 1,合肥方向要抵御曹操 2,江陵南郡方向要抵御曹操 3,要腾出兵力入川夺取益州 4,还要预留一部分兵力防范刘备集团。。。。。。。。。。 几遍兵分四处,还要能打下益州,并且在汉中打赢曹操,不然益州危险了。。。几遍在汉中打赢了曹操。。。依旧面临北有曹操集团,南有刘备集团的夹心饼干,这种战略困境。。。。 借的话,孙权集团只需要兵分两处,,,,省了两处。。。 1,省了江陵南郡方向曹魏集团的
  • 393
    本蜀蜀之前看完演义去看知乎觉得刘备关羽正史里真的很好,然后去b站看了一下渤海小吏和粥觉得蜀汉真的是唯一的光。后面又看了一堆人刷里孙十万,江东鼠辈,我寻思以前读书的时候孙权吕蒙不都是正面人物吗,怎么风评差这样了。后来稍微看了一下贴吧各位大佬贴的史料,感觉我的演义滤镜都碎了一地。
  • 2
    上战场基本都是穿甲的,即使是二爷是也是甲穿在里面,公瑾的战甲肯定是制作精良的,但是也同样被一箭穿透右胸,不久一命呜呼,所以战甲头盔有时候根本无法阻止弓箭的伤害,特别是训练有素精良的弓箭手
  • 4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这是一封可能有 可能没有的信 但是不管有没有 这个时候的曹操肯定是人生巅峰时期 最辉煌的时候 他统一了河北,手下文臣武将一大堆,刚刚准备进攻荆州 蔡帽就带着刘棕举州投降了 当时的荆州是三国时期二大最大的州之一 另外1个是益州 而且因为没有怎么经历战火,所以荆州和益州的资源都非常的丰富 当时的北方粮食奇缺 大家都没饭吃 但是听说刘表的仓库里粮食都
  • 665
    是觉得关羽带着一支人数2~3万、没有补给、士气低迷(吃败仗+被偷家)的残兵败将,能在疑似被两面夹击(曹魏可以不追,关羽不能不防吧)、要打水战的情况下,能够赶在断粮前速胜东吴至少一倍的、陆逊、吕蒙亲领的军队? 好奇一下三国之间这种几万人参与的战争有速胜的例子吗?
  • 113
    在荆州七年我感觉刘备完全躺平 了,曹操当时在扫平袁绍的残余势力,无暇南下。 这七年刘备真是荒废了,虚度年华。他就没有做掉刘表,夺取荆州,再北上与曹操决一胜负的想法吗?
    湖人主帅 12:14
  • 155
    关羽在忙着攻城,曹操在调兵遣将计划着亲征关羽,孙权在和吕蒙密谋奇袭荆州,刘备呢,忙着称帝呢? 襄樊之战,7月开打,12月结束,历时小半年。8月关羽就靠洪水吃下了于禁率领的七军,形式一片大好,照满宠的说法“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 但就是这种级别的战争你全程看不到刘备的影子,汉中之战消耗的再大也可以多派几个将领协助关羽吧,派人去褒奖一下关羽取得的成绩,提振一下士气,或者是发挥一下外交能力拉拢一下
  • 403
    哦,霍峻八百人守葭萌关抵抗刘璋数万人,罗宪两千人抵抗陆抗三万人,朱然守江陵抵抗曹仁张郃五万名震敌国,张特三千人守合肥抵抗诸葛恪二十万人 而且以上举例大部分都守了几百天,陈仓诸葛亮才打了二十多天 这种例子多了去了,为什么只有诸葛亮被骂?还有蜀粉笑话吧吧友给他做的表情包,“郝千余”“葛数万”我说,你们这不是在打自己脸吗
    咳啦啦友 15:12
  • 105
    为啥都在吹张辽呀?逍遥津之战不过让孙权损失一员大将陈武和几千人而已,陈登两次匡奇之战追击孙权斩首俘虏好几万人(数据有夸大的嫌疑)但这损失直观上来看绝对比逍遥津大
    咳啦啦友 15:06
  • 220
    最近又翻了翻三国啊,感觉从个人行为而言,司马懿确实没做过啥对不起曹魏的事。 首先是曹芳继位之前,没啥好说的,除了不想上班以外,算的是为曹魏立下显著功劳。 然后就是曹芳继位后了,搞出了被黑最多的“高平陵之变”。但仔细想想啊,这最多算自保,甚至可以算保君,这时候曹爽已经是有自立之心了,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司马懿杀个曹爽作为托孤大臣算应该的事吧?之后王凌想要废曹芳立曹彪,
  • 369
    “学得了一些诈谋诡略,如诈病回建业,白衣渡长江,但是没有学会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中国解放军出版社。作者:中国军事史编写组。
  • 3
    是先后任征西将军和车骑将军,还是兼职征西将军和车骑将军,还是他的官职就叫“征西车骑将军”?
  • 57
    首先,三国时期民 族 观念与现在有所不同 其次,借助外族力量搞内战这种事在汉末三国真的超级常见,董卓那种人品恶劣的就不说了 袁绍被打得联合乌桓送钱贿赂+和亲,袁尚纵使外族劫掠汉人,袁术勾结於夫罗打曹操,诸如此类………… “子蹋顿有武略,代立,总摄三王部,众皆从其教令。袁绍与公孙瓒连战不决,【蹋顿遣使诣绍求和亲,助绍击瓒,破之】” “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
    6-23
  • 8
    把东汉衰败的锅甩向刘宏和刘志有点太片面。 然而,先从皇帝说起还是能有点初步理解。 东汉皇帝短寿,只有刘秀、刘莊、刘协是相对正常寿命(也不算真正高寿,吕岱、来敏、张臶、胡昭等 都超过了现代人均寿命,而且是健康寿命与整体寿命基本一致。) 谁说古人都是短寿的?现代能做到的,只是把长寿相对普及化;现代猝死和慢性病的也很多。 张臶、胡昭都是隐士;吕岱算是懂得养生的。 刘炟和刘肇这两位相对贤能的皇帝早死,对东汉也是一
  • 8
    曹丕称帝后肯定是四征更高不用说,曹操时期呢?网上两种说法都有,不知道该听哪边。
    盖亚心 10:42
  • 605
    关二爷就不说了,他的道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某时某刻的脑门一热的两肋插刀,作为虎将那么有始有终,坚定不移无私心的追随某人,我印象中整个东汉末年没有第二个,就单一这点哪怕诸葛亮周瑜也不及他。 吕蒙,很多人说他手段卑劣,偷塔不光彩,害了关圣帝君。我想说 1.阵营不同“你不能怪我”,只要是战场计谋就没有善恶之分这个维度。如果这也能评论吕蒙白衣渡江可耻,那司马懿千里奔袭杀孟达就没人说他的不是?还有历史上可疑
    战神瘳化 10:33
  • 13
    隆中对时毕竟诸葛还未出茅庐也太年轻看问题还是理想化了。这犯了所有年轻人都会犯的错,看待未来过于自信期望值较高,没有太多的考虑诸多变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隆中对的几大要素:占立足荆州向西发展夺取益州;东联孙权为外援共同对抗曹操;待北方有变两路出击夺取北方,基本上是三点要素。我认为这其中最难的一点还是东联孙权,诸葛亮严重低估了孙权的志向以为他是软柿子好拿捏,别人就是不吃你这一套,其他两点倒是基本达成了
    cswlsw 10:45
  • 6
    其实鲁肃版的隆中对也是先灭刘表刘璋张鲁这些臭鱼烂虾,跟曹操划江而治,找机会北伐 之后周瑜当大都督也没放弃这一战略,他本人就是死在征讨西川的路上 之后刘备崛起,东吴再没机会实践鲁肃构想,只能接受三分天下,之后孙权袭取荆州,刘备夷陵之战是孙刘两家打破三分格局,统一长江以南的尝试,但谁也没捞到好处,孙刘两家意识到谁也吃不掉谁,只能联合抗曹
    战神瘳化 10:42
  • 145
    看了三国演义,又看三国志,发现马超在两者中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马超三国演义里父亲马腾被曹操杀害后愤然起兵,打的曹操割须弃袍。还大战许褚。然后和张飞还大战了一百个回合。结果我看三国志,发现马超完全被曹操压制,许褚一瞪眼睛,马超就不敢动了,大战张飞也是没有的事。不仅马超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差别大,马腾在两者中的差别也大,三国志中马腾根本就没有参加讨董联军。三国志里曹操打败马超后才杀死了马腾,这和演义
    雪恰白 6-21
  • 4
    湖南四郡: 长沙郡 武陵郡 零陵郡 桂阳郡 江西就一个郡 豫章郡 难道东汉末年,江西没有发展起来吗?
    glh119 10:19
  • 3
    1,选择兵样,严格训练 2,珍惜人才 3,了解一下武经总要 然后就可以训练出一支强大的野战军,轻易狂虐东汉末年时代的军队水准了
  • 139
    偶尔翻到一篇奇文,蜀笑吧都写不出这样的文吧 如果按照王育民估计的蜀国人口总量为四百万多,诸葛亮让蜀国人口锐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那原本益州是不是有四千万人口?看来东汉末年益州记载的七百万人口还不够
  • 221
    蜀黑胡说八道的点很多,但有一点我觉得他们说的是对的。 蜀粉喜欢诸葛亮。关羽。刘备。从某种意义上是因为自己对于英雄的共鸣。这也是我喜欢诸葛亮和刘备的主要原因,非常喜欢刘备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以弱抗强的精神。 就像人们天然会喜欢 《无间道》里的陈永仁,默默无闻了一辈子,喜欢的女友也吹了,最后被坏警察杀了。 就像《英雄本色》的小马哥,为了大哥腿被打阙了,只能在地库给之前的小弟擦车。
    妳的名字 07:56
  • 421
    不知何时起刮起一股歪风邪气,比打仗不比过程结果,反而死板地比人数,人少就是我资源少,人多就是我擅长指挥大兵团,大个毛啊?又不是现代生产力强组织力强才需要指挥大兵团,古代那组织力一战崩溃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用刺客把首领刺杀了都能崩溃,陈登表示为什么要指挥大兵团,把孙策刺杀不就好了?而且管你指挥多少人,你打不赢有个毛用?关键是战绩,你在战争中扮演什么地位,你打败的敌人在战争中扮演什么地位,双方实力对比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笑谈三分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