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第四代主战坦克的设计和要求,笔者个人认为,在现阶段,坦克作为一种平台兵器,它的各个子系统设备器材的单项技术,如观瞄距离、传感、敌情运算处理和弹药弹种等——性能水平都发展较快;而各个子系统整合在一起的系统总成,作为较先进的武器被定型后,仅经过一年半载抑或几个月,就会因为某一子系统设备的性能被其它新锐产品赶超、从而影响到整件系统平台兵器的领先性;因此,新一代坦克的性能,除了传统重点的机动、防护和火力这三大性能,以及现阶段热炒的反应速度、自动化和信息化、网络化程度外,总线系统的未来升级、兼容、扩充等空间——也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性能指标,以便及时地“学习”、兼容和容纳未来各阶段可能出现的新子系统技术和装备器材。——在更为长久的未来,第五代、第六代坦克上,这一“学习”范围将扩展到战场上缴获的、敌方坦克上的完好设备器材及信息内容上,甚至能分析采集敌方损坏设备上的残留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屏蔽和查杀在缴获设备中、敌人可能刻意留下的恶意程序病毒,从而使“借鉴对手技术”从后方科技人员的“战略行为”——部分转变成一种实地的“战术行为”,加速“新技术转化为战斗力”的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