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五十里置一驿
秦朝5里一邮,10里一铺,30里一驿,因为古代百姓出行大多步行,只有商贾高官才有车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3-4㎞/小时,所以这30里需要徒步4到5个小时。
汉代具体划分为五里设一邮、十里设一亭、三十里设一驿(传)。“驿”和“传”级别相同,所不同者“传”用车,“驿”用马。
唐朝的驿站每隔三十里设置一个。
北宋时期一驿为15里。北宋采取步递,是一种以步行接力传递的邮驿形式。《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6章记载,“十五里辄立一铺,招兵五十人,起屋六十间,官破钱一百五十六贯,益以民力,仅乃得成。”
元朝《马可波罗游记》第2卷第26章则记述了同时期“设在所有大道上的驿站,徒步的信差和支付经费的办法”,其中写道:“从汗八里城(元大都),有通往各省四通八达的道路。每条路上,也就是说在每一条大路上,按照市镇座落的位置,每隔四十或五十公里之间,都设有驿站,筑有旅馆,接待过往商旅住宿,这些就叫做驿站或邮传所。”
明代规定在要冲的地方每六十里至八十里设置驿站一所。而根据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设置驿站数量也不同,且驿站内马匹船只数量与服役人员数量也会不同。《明会典》卷载“如冲要去处或设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其余虽非冲要,亦系经行道路或设马二十匹。”
秦朝5里一邮,10里一铺,30里一驿,因为古代百姓出行大多步行,只有商贾高官才有车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3-4㎞/小时,所以这30里需要徒步4到5个小时。
汉代具体划分为五里设一邮、十里设一亭、三十里设一驿(传)。“驿”和“传”级别相同,所不同者“传”用车,“驿”用马。
唐朝的驿站每隔三十里设置一个。
北宋时期一驿为15里。北宋采取步递,是一种以步行接力传递的邮驿形式。《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6章记载,“十五里辄立一铺,招兵五十人,起屋六十间,官破钱一百五十六贯,益以民力,仅乃得成。”
元朝《马可波罗游记》第2卷第26章则记述了同时期“设在所有大道上的驿站,徒步的信差和支付经费的办法”,其中写道:“从汗八里城(元大都),有通往各省四通八达的道路。每条路上,也就是说在每一条大路上,按照市镇座落的位置,每隔四十或五十公里之间,都设有驿站,筑有旅馆,接待过往商旅住宿,这些就叫做驿站或邮传所。”
明代规定在要冲的地方每六十里至八十里设置驿站一所。而根据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设置驿站数量也不同,且驿站内马匹船只数量与服役人员数量也会不同。《明会典》卷载“如冲要去处或设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其余虽非冲要,亦系经行道路或设马二十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