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auk教吧 关注:5贴子:123

【水贴】CICPA究竟学个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众所周知,CPA考试难度较大且内容繁琐,这里开个新贴,不定期分享我对于CICPA的一些拙见。
本人为注会领域初学者,仅为个人理解,因此经不起过于严格的推敲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24 15:27回复
    现在国家的规定是在毕业那一年才可以考,但是这个证书它的含金量相对比较高,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现在很多高校其实都是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和去准备,然而我们学校并没有…(悲)
    这个证书其实越往后,它的难度不会降低的,因为国家它总要保证这个质量,人才的出现。每年含金量一直都很高,每年都是百万大学生去考,这个团队会越来越大,而且注会这个证书,它不像司法考试做了改革之后,只有法本的人可以去参加。现在注会这个考试在没有改革之前还是所有专业都可以考的。其实在以前大学生最喜欢考的两种证书就是司法考试和注会。然后现在司法这条路你断了之后基本就快这一条路可以走了,也就是我们国内比较顶级的一个证书 嘛,也可以看到每年通过率也是非常非常低。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24 15:30
    回复
      这个专业它一共是分两个阶段,一个叫专业阶段,其二是综合阶段。专业阶段一共要考这么六门课程,分别是会计,财管,审计税法,经济法和战略这六门课。
      ·
      比如说我们的会计,会计是做啥?会计主要是财经领域的一个记录,或者说核算的一个工作。比如说我今天拿钱,我拿钱去买一杯奶茶,那作为企业来说他要记账。那他可能就要会计上就要去做一些核算,比如说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会计是讲借和贷。但会计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做一个核算,就是记录我们日常的经济交易行为,这个叫会计。
      ·
      第二个叫财管,财务管理是顾名思义就是财务就是如何管你的钱,财管的两大核心理念,第一个叫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什么意思,钱它是指它是随着时间的不同,它是有价值的,比如说今天的100块和明年的100块和十年扣100块价值是不一样的。那财务管理主要是考察怎么去管理你的这些财务现金流怎么去教你做投资,做预算,做全面的这个计算,财管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一个学科。
      ·
      第三个学科叫审计,审计是站在会计的基础上,我们要去复核去如何确保会计的处理是正确的 m m,或者说如何去发现舞弊。去识别财务报表的做法和做和造假,这个是我们审计的一个主要的学习内容。
      ·
      第四个是税法,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有很多的税,比如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环保税等等,但税法会教我们怎么去计算这些税种。以及我怎么去合理的做纳税筹划。
      ·
      第五个学科叫经济法。涉及一些法理学的一些内容,它可能跟法学有点相关,比如说我要学合同法。比如说我要租房子,我跟房东怎么签,能保证我的权益,然后如果房东毁约了我该怎么办?我要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因为它会应用到我企业的这种经济领域的各个过程。那比如说经济法里面典型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公司法。合伙法票据法等等。比如说上市公司,我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高管,我能不能持有股票,我能不能去创新,我不能减持这些可能是你要去学的。还有比如说某个企业它要发行上市,它要 IPO 要有哪些条件有哪些要求?
      ·
      最后一个学科叫战略是2013年注会改革衍生出的一个新科目战略,据说以前它是在财管里面的。以前的财管是非常难的,超级难就是顶峰难度,但是这个战略从财管部出来之后,财管的难度就相对下降了。战略这门科目教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家,你怎么去有一个宏远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事情,你怎么去谋划,你怎么去做一些这种战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24 15:30
      回复
        单从这六科六个学科来说,一般会分成上三科和下三科,我们叫上三和下三,上三就是会计,财管和审计,下三是税法,经济法和战略。一般来说,我们备考一般会上单里面选一门,然后下单里面选两门第一年可能会报三门,或者说我把下单全报了,然后上单我报会计,报四门这么先易后难的方式去考。
        ·
        然后这几门学科,它的这个内容上首先会计它的综合性是最强的。然后第二门的审计,它就是一个财经类的哲学,你可以这么理解,审计就是一个哲学书,教你怎么去挖掘人,怎么去找到这种错误错报,所以它还是比较悬的。它是一个纯文科的学科,相当晦涩难懂,也比较抽象。第三个财管是一个纯理科的学科,有很多的计算和公式,财管它的计算量是很大的,学完财管,大概要学3000个财经类的公式。第四个是税法,它是理解加记忆和计算都有税法,就是你要算税,所以它是一个比较相对综合的,因为国家的税率,税点政策都是客观的。比如说增值税企业,我们企业要交增值税13%个人所得税,大家知道起征点是多少吗?5000是吧,你一个月工资超过5000,你才有资格去交个人所得税,还有说比如说你会做一些纳税筹划。你会帮企业怎么合理的去避税,这个是我们学税法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内容。第五个经济法,它是纯文科的一个学科就学法条。比如说我们打官司有纠纷,然后什么房屋或者是什么我要上市,然后我出错了怎么办,它是融入了一些经济案例,不像司法考试纯考刑法民法,所以它相对来说比法学更有趣一点。跟经济相关的最后一个——战略,其实就是阅读量大,一些案例分析纯案例分析为准。它也是纯文科的学科。
        ·
        所以综合下来六门学科里面,纯文科的学科有审计、经济法和战略,纯理科的有财管,然后文理结合的就是会计和税法两门学科,这是构成 CICPA 的六门课程。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11-24 17:24
        回复
          【第一章 总论】
          首先是会计我们的三大报表,每一个企业它都会有自己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三大报表到底是什么?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
          第一个叫资产负债表,我们一般叫 ES。资产负债表指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日期的财务状况。首先,资产负债表它是一个时点数的概念,它是某个时点上所拥有的一个资产,比如说今天我手上我有一台苹果手机,这个就是我的资产,就在这个时点上,我有这台手机,这个叫资产负债表,那如果到明天,这个手机就不见了,它证明的是企业在某一天它拥有的资产的情况,这个叫资产负债表。
          ·
          我们财报披露的时候你会发现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就是财务数据,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审查完了才能去发布的。你看企业的报表上它会盖章,它会盖一个红章就代表企业是认定过的。资产负债表日就是一般企业,它发布财务报告的时候都会用12月31号作为资产负债表日,所以我们在披露财务数据的时候,就需要12月31号的数据。
          ·
          比如说第一个叫货币资金,什么叫货币?就是钱,比如说我的银行里的钱,我手上的钱,这些都叫货币资金。那比如说美的这个集团,它这里有多少,他这里单位是千元,他有816个亿的现金。这个现金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它在2023年12月31号这一天,美的一共有816个亿的现金,它指的是这个意思,它指的是时点,它并不代表2023年。它一共有这么多,而是说12月31号那一天还有这么多。就比如说你今天口袋里有100元,这个就是你的资产负债表的情况,明天有98。后天有95,那95就是每一天的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表的这个结果。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4-11-24 18:42
          回复
            什么叫利润表?顾名思义,就是企业所产生的利润就叫利润表。利润表是一个时段的概念,这个区间它指的是2023年的1月1号到2023年的12月31号,这12个月一共的累积的情况。利润表主要是想告诉投资人或者说股票使用者,我今年到底赚了多少钱,比如说我有多少收入,我有多少成本,扣掉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最后我的营业利润是多少,就是想告诉投资人我所赚的钱,这个叫利润表。
            ·
            第三个叫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它也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大家知道企业里面会有现金的收支很多,比如说我今天买东西要花钱,我卖东西我收钱,那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的是你的现金从1月1号到12月31号这一年这12个月它的变动的情况,这张表就是要告诉投资人的钱都花去哪了,比如说你看现金流量表,这里会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就是你收钱,比如说我卖产品收到现金,然后我放在银行存款,还有利息。然后你的流出,都流去哪了,比如说我买东西了,这个叫现流表。
            ·
            利润表,它主要的是反映企业的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就是你赚的钱。它是一个发生额的概念,或者说这样就是累计额的概念。现金流量表,它反映的是企业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它也是一个时段的概念也是个发生额的概念。所以从三大报表就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它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4-11-24 19:02
            回复
              什么叫资产负债表?
              比如说第一个服务叫货币资金,就是我手里的现金,我余额宝里的钱;第二个叫交易性金融资产,这是我的股票;第三个叫应收账款,应收别人的钱。比如说我的室友欠我100元。那这个时候对于我来说,这个100元还是我的财产吗?当然是,但是它是我的现金吗?不是,因为它不在我手上,那这个时候是我的什么应收账款,我应该收别人的钱,这个叫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它指的就是有人在欠我钱。所以你看一些上市公司的报表的时候。这个应收账款的数字是越小越好,为什么?我不希望别人欠我钱,我别人欠我钱越少,那当然是越好,所以这个叫应收账款。
              ·
              下一个叫预付款项。顾名思义预付预是什么,提前付给别人的钱,你想一下提前付给别人的钱,提前付给别人的钱,对你来说还是你的财产吗?肯定是。比如说我租房子。这个月的房租是1000元,我这个月只用交1000的房租,但是我提前给房东2000元,我还预付了下个月的房租。这个1000它对于我来说还是我的财产,因为这个时间还没有到,或者说这个履约义务还没有到,这1000理论上是不用给他的,但是我提前给他了,所以他还是我的财产,所以在我的资产负债表上,它叫预付款项。这个东西一般来说,有的企业比如说像我们的中国最牛的这个电池公司叫宁德时代,你要想去他公司买电池,他从来不让你欠他钱的,而且你要提前给他钱。因为在中国只有他做这个新能源电池很强,比如说你要买他一块电池,这块电池可能值1000元,可以,但是你要提前六个月给我钱。比如说我假设我是12月1号,我想买,那你要6月1号你要提前给我钱,这个就会产生预付款项。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公司它的企业的这个议价和谈判能力很强是吧,很强势。宁德时代也是比较在中国也是比较厉害的公司,这叫预付款。
              ·
              下一个叫存货,存货就是指企业即将要出售的产品。假如我是一个汽车制造公司,什么是我的存货?就是汽车整车;如果我是卖奶茶的,假如说我开的是茶颜悦色,我的存货就是一杯一杯成品的奶茶;我是金六福,什么是我的存货?黄金。存货这个指的就是企业即将要出售的这个产品卖的产品。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11-24 19:45
              回复
                资产负债表里面不仅有资产,还有负债,什么叫负债,比如说我欠别人钱。或者说我找银行借钱。第一个叫短期借款,我找银行或花呗借六个月的钱,六个月这个就叫短期。计算会计上的这个短期跟长期它是以一年为时间线,如果是一年以内的,我们叫短期一年以上的叫长期,所以负债会分成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什么叫流动,是短期的意思,比如说你找银行借了六个月的贷款,还有你要给员工的工资,我要给税局交的税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流动负债。所以资产它也有流动资产,也有非流动资产,流动指的就是一年以内的资产,非流动指的是一年以上的资产。资产负债表一共有三大类的内容,第一个叫资产,第二类叫负债,第三类叫权益。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4-11-24 20:29
                回复
                  刚刚讲的是资产负债表,现在来看一下利润表和限流表,它一般长什么样子。利润表它主要是一个区间,是一个发生额的概念,一般利润表会有这么几种内容,比如说第一个营业收入。第二个营业成本,这是你的收入成本,还有你要交的税。还有四个期间费用,分别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
                  ·
                  什么叫销售费用?比如说我打广告;什么叫管理费用?比如说我这个行政部门,我要去买笔,我要买电脑,这些可能就是我的管理费用;什么叫研发费用?我研究一个产品,我要投入一些科技投入一些材料和人员,这个叫研发费用;什么叫财务费用?我找银行借钱,我会产生利息,就会记入财务费用,或者说我在银行存钱,它产生的活期的收入也会在财务费用,他会冲减这个科目,所以利润表一般来说它是分成了这种几大类别:收入,成本,税金,费用等等。但最后把这些扣完之后,就会得到一个营业利润,然后再加上一些营业外收入和支出。最后得到我的利润总额,再把税扣掉得到净利润,这是一个逻辑。首先是明确利润表它是怎么来的,它就是你的收入减成本,减费用得到你的利润。
                  ·
                  就以大学生为例,比如说我这个月收入是多少,就是父母给的伙食费2000元。然后买书和吃饭就是我的成本。同时我还请了室友吃饭,这个不是我正常的成本范围,可能就是我的管理费用。同时我是大学生,我还为了去营销自己去打一些广告,那这个叫销售费用。这种各样的都会有的开支加加减减,扣完之后就得到你这个月的利润,大概是这个意思。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4-11-24 20:55
                  回复
                    现流表前面讲主要就是根据把我的现金收支的明细给它完完整的列出来,你收了哪些钱出了哪些钱,你用在什么项目上,这是大概的一个意思。
                    ·
                    那三个代表看完之后,来看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来看一下这张大的图,首先资产会分成流动和非流动。它的区分是用一年一年以内的叫流动资产,一年以上的叫非流动资产,这个叫资产。有资产同时我们还会有负债。也分成流动和非流动两种,它的区分也是一年,第三个叫权益所有者权益,这张表,想告诉我们一个财报恒等式。第一个恒等式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什么意思,资产就是我们企业的财产,它等于负债,你所欠的钱加上所有者权益就是你吸收的投资或者说你赚的钱。
                    ·
                    举个例子,你的钱无外乎有两种可能来的:第一种你找别人借,第二种你自己赚,第三种你捡来的或者别人送你的。大家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找别人借是什么东西?是负债,你自己赚和捡到的。别人送给你的是什么?这个是权益。企业每年它的这个利润表反映企业的一个赚钱的所得,这个利润表的结果会去哪,就会去到所有者权益这个科目里面,赚的钱就会在这里体现。所以会计的第一个恒等式是叫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大致的意思就是说,你手上的钱不外乎两种可能。比如说你口袋里的1000元,它怎么来的,你找同学借了200,同时你这个月你得到了500的奖学金,然后还有父母给你的300,所以你1000元的钱从恒等式上就是等于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的权益。
                    ·
                    第二个恒等式叫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看一下资产负债表分别有什么科目,分别有资产,负债和权益。在会计上,他们的借方和贷方所反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第一个,资产,它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什么意思?好比如说我今天花钱了,买一杯四元的奶茶,那我现在要用会计的方法把它记录下来,怎么记?首先肯定会有借贷,我花钱导致我资产变少了,那我在做会计分录的时候,货币资金会在我的借方还是在我的贷方?贷方。为什么?因为资产科目贷方表示减少,我现在花钱了所以在贷方。同时这个四元它产生了一个费用,就类似于一个开支,借管理费用四元,贷货币资金,有借方一定会有贷方,借贷都必须是一样的,这是第二个恒等式。
                    ·
                    我资产产生了四元的开支。然后形成了我的费用,最后混在所有者权益里面,这两个恒等式都能验证这个分录,说明它是正确的。
                    ·
                    第二个叫负债,就是我欠别人的钱。那负债它就不一样了,它的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然后第二个利润表,里面有什么?利润表里面有收入有利得,同时也有成本,费用和损失,有税金及附加。成本费用损失和前面的资产是一类,它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除了这两种剩下全是贷方增加。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4-11-25 00:09
                    回复
                      这里列出了一些会计分录,到底哪个科目表示增加或减少:
                      ①第一个销售商品。就是我卖一个产品卖产品,卖东西我会得到什么。这个钱是什么?钱是资产,钱会增加,用会计核算记录的时候,资产借方表示增加,说明这个钱肯定来到借方,同时我会得到一笔利润。在利润表上,我会形成一个科目,叫主营业务收入,就是你的营业额,收入这个东西,它是贷方表示增加,所以这里会计分录就会写成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②第二个采购商品,我买东西我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比如说我买一台手机,那我的资产是不是会减少,同时我会得到一台手机。
                      资产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我少的银行存款在贷方,多了这个存货在借方。
                      ③第三个发生费用,比如说我要交水电费,你想交水电费,因为资产是借方增加贷方减少,所以它在贷方。同时产生了一个费用,费用是在借方表增加。
                      ④第四个获得投资,假设你父母投资给你十万去炒股,你会得到这个十万元资产。它是你的货币资金,在借方表示增加,所以你看借银行存款。那贷方是什么?有借必有贷,你父母给了你一笔投资,他会形成你的一个权益,父母的初始投资权益,未来你要还给他们,也可以理解成一个负债。假设是个权益,是贷方表示增加,你看父母给你一个投资贷方表示增加。或者把这里理解成一个负债,那你欠父母的十万负债是贷方表示增加,所以这个负债在贷方。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4-11-25 15:14
                      回复
                        假设一个企业两笔会计分录他都做好了,现在让你判断一下某一个科目它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
                        ①比如说第一个,A 公司他销售产品获得100元,这个时候他会产生一个银行存款,得到一笔资产。也会产生一笔利润,也会产生一个营业收入100,资产是增加,利润表的收入是增加。
                        ②第二个公司花40块钱买一台设备,那假设他买设备的时候他不给钱,他可以收购,(现在企业都比较流行收购,这是财管的一个方法。大部分人有钱买东西肯定是希望后给钱,为什么,因为财管有一个核心理念叫时间是值钱的,假设我这个月我买一台手机,然后支付宝告诉我这4000你可以先不给,三个月后给我也可以。那你是先付还是后付?当然是后付了。我可以拿4000去存余额宝存三个月,你看我得到收益的。所以在企业里面付款的时候,你是越晚付越好,因为钱它是有价值的,你可以利用这个价值去做再投资)比如说花40块买台设备,假设不给钱,那这个时候我的负债是不是会增加?我欠别人一笔钱,那同时我欠钱买了一个产品,我会得到一个资产,所以这个分录里面借方这个资产科目叫固定资产,它表示增加,贷方应付账款是负债,它也表示增加。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欠钱我收购买东西就会导致我资产增加,负债也增加。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4-11-25 23:41
                        回复
                          把难度升华一点,会计人员做完会计分录以后,他还需要把这些分录生成财务报表。
                          先填这张利润表,这两个会计分录涉及到利润的科目只有营业收入100,那我直接在报表上就会产生100的营业收入。假设我没有成本利费用和税,那我的净利润还是100。
                          ·
                          为什么你赚的钱会形成你的权益?
                          权益这个项目下面有一个叫未分配利润,这个钱它会自动结转到资产负债表这个权益科目下的未分配利润里,直接形成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什么叫未分配利润?就是没有分配的钱,它的来源就是利润表上的净利润,这个数字直接转进来的。
                          ·
                          银行存款就是100,因为借方表示增加,所以这里是正数100,但是去列报的时候那个正号会被约掉,如果是负的才会写出来,固定资产就是40。所以你看总资产是多少140,负债是多少40,负债为什么是正的,因为它在贷方表示增加它是正的,权益,这个100它是从利润表里面过来的。所以资产140负债40所有者的权益100,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的权益,会计恒等式完全配平。第二个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收入这个科目他会先进利润表,他不进资产负债表,他先进利润表,但是利润表的结果会再次结转资产负债表权益这个科目下面的未分配利润。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4-11-26 00:06
                          回复
                            首先理解什么是会计的定义,它主要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经济活动的经济的管理工作。它是一种管理工作,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会计都是以实打实的钱去计量的,比如说我今天花了四元,明天我要花六元,都是有具体的人民币或者说这种货币的方式来计量的,我们会计是按照准则来核算的。中国在国家这个会计准则上会颁布相关的条例,比如说存货这个章节,就有存货的准则。什么叫准则?就是告诉你存货该怎么核算,该怎么分类,该怎么去计量,它是有一个标准的流程的。
                            ·
                            财务报告的目的就是企业编报要向使用者去提供会计信息,为什么要提供这些会计信息?大家想一个企业他经营完了,他需要出具一定的财务成果来告诉别人他到底赚了多少钱,今年有多少资产,他的钱都花去哪了。那需要看报表的使用人一般会有哪些?比如说股东我要投资,那我肯定会看它的财务数据,特别是最近两个月这个大a,我们国家的 a 股涨得特别火,其实我们国家 a 股炒股说实话是不看财务数据的。业绩越好的不一定涨,业绩不好的反而涨,像这种名字很奇葩的就反而会涨,比如说上周二川普当选获胜了,a 股有一只股票叫川大胜,川大胜就连续涨停两天。还有一只股票叫星期六。就是每到星期五的时候这只股票就绝对涨,因为明天就星期六,就毫无逻辑。但是,如果你是真正的要做一个价值投资,那股东一般就会需要看你的财务数据来选择是否要做投资,就比如说我们看的这个美的报告,他每年赚那么多钱,现金流特别多,那我会认为它是一个成长很好的公司,我未来就是多买它的股票,这个是一种价值投资的角度。还有一个政府,比如说你是央企或者国企,你会受到国资委的监管,所以你的财务数据是必须要披露或者报告出来的。这个时候政府就会作为一个使用者,当然这个政府包括了一些税务部门,税局也会去看你的东西,财政局。
                            ·
                            当然还有其他使用的人,比如说你的关联方。一个企业,它的发展,它可能还有很多的实体的往来,它还有很多关联关系。那你的关联方可能也需要你的数据,比如说我假设你成立了一个 a 公司,这个公司上头还有一个母公司b。这个母公司可能会需要你的数据。第一,他来做企业合并;第二,他可能要看你的这个财务状况。因为你是他的这个子公司,万一你发展不好了,给这个集团丢脸了,他可能要帮你去做一些筹划等等。
                            ·
                            这里主要讲的是使用者查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企业的财务状况指的是什么?指的就是资产负债表;经营成果指的是什么,指的就是利润表;现金流量指的就是现金流量表。所以其实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向报告使用者提供三大报表。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4-11-26 13:15
                            回复
                              会计的基本假设。第一个叫会计主体,一般来说,它就是企业去做会计确认、计量的一个空间范围。主体就是人,它回答的问题就是这个会计主体是谁,关注事项里面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翻译一下,比如说什么叫会计主体,那么每一个会计主体它都需要出具财务报表,比如说你自己个人,你就可以当一个会计主体。你可以出你自己个人的资产负债表限流表和利润表,你自己虽然有三大报表,但是你自己个人不是法律主体。什么叫法律主体?在我们国家,你有你只有在工商局注册登记,你才成为法律主体,比如说公司法人合伙公司才是法律主体。所以这里想说的就是会计主体,它是很多样的,比如说你自己个人就可以是个会计主体,比如615寝室,我们自己也可以当一个会计主体,也可以有自己的财务报表,但我们这个会计主体它不一定是法律主体。而如果你是一个公司,你一定是一个会计主体,因为你作为一个公司,你必须要出具你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报表。常见的一些机构,比如说慈善机构、福利院还有这种孤儿院,他们也要出财务数据,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是一个会计主体,但它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孤儿院它不是一个公司,它没有法人的地位。
                              ·
                              第二个假设叫持续经营。什么意思?我做会计的这个角度会认为你这个企业它是要持续下去的,如果你这个企业都不能持续经营,那我用会计来核算是没有意义的。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这个企业,我下个月就倒闭了,我不能持续经营,那我还用会计核算有什么意义?持续经营也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
                              第三,什么叫会计分期?它指的是企业需要将这个生产经营的期间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同的时间。什么意思?会计上在做计量的时候,它是需要区分年度的。比如说2024年就是单独的一个会计期间,它不能跟25年放在一起,不能搞混。那如果你这个公司下个月就倒闭了,我今年十元的收入我记到哪个月可能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我这个公司还能继续活下去,那这个时候你的收入就只能记在24年,不能记在23年和25年。最常见的这种手法就是上市公司的舞弊,就是喜欢放错年份,在审计上专业词叫截止。举个例子,如果你这个公司今年赚了很多钱,今年你的 KPI 是100万,但是你实际赚了110万。如果你是个公司的总经理,你会怎么想?站在造假人的角度,我今年 KPI 是100万,但是实际经营下来有110万已经达标了,那我会想方设法把这个十万挪到下面去,因为我不知道下一年我会不会达标,这是很正常的一个反应。这个时候审计上就会有个截止,专门去查这些东西,很多人就是喜欢把收入放到不对的期间,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他这个 KPI 的要求。特别是一些什么上市公司财务经理,他每年都有自己的指标考核指标,如果你不到工资可能就打个九折,年终奖就不发了,所以很多人就会有担心,那在这样的压力情况下,他可能就会作弊或者说做这种截止的分类。
                              ·
                              第四个就叫货币计量,,它指的就是我们跨境上都要以货币,要以具体的数字给他确认出来,不能有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说我今天收到一笔钱但不知道收了多少,这个时候会计就不能确认。它要求货币计量,要按照我们具体的数据来去反映我这个会计的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来说,在我们国家记账本位币都是人民币,因为我们编制的是中国会计准则,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去实行这个会计的计量,所以我用一般都用人民币。
                              ·
                              这个就是会计的四大假设,大概的意思就是有会计主体,你要先区分谁是核算的人。第二个要持续经营,你要确保这个公司它能不断的生存下去。第三个叫会计分期,你要确保企业期间都分的很明确。然后货币计量你要确保它用的是以人民币为主的这个计量单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24-11-27 23: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