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表面上是在对日本推理之父江户川乱步进行全方面的致敬,实则两者关系并不大;本案就是十分标准的是奎因流。故事前篇各种线索以及设定都指向了同一位嫌疑人(其实,使用“声优排除法”也是挺明显的

),我相信观众很容易就能猜出凶手是谁 —— 可大仓这次写的剧本特别就特别在这里了:凶手的身份无关紧要,因为选择题非常容易解;关键在于推理的过程,也就是将一个选项扩张到足以解一道10分的问答题。因此,大仓这次变相的在挑战读者,即观众融入故事中的情景并与侦探一同奉献推理过程。
整体看下来,除了剧情的节奏问题(但也有可能是分镜和其余制作的锅),案件的布局都还不错,动机部分甚至有些影射《X的悲剧》,其中柯南的“谜语人”行为也非常的雷恩

。个人认为本案其实不应该被算作“纪念乱步诞辰130周年”的特别篇,因为那些跟乱步有直接联系的元素基本都出现在前篇的前15分钟了,而且跟后续的谋杀案也没有任何联系;科普的相关知识也像是直接从维基百科上复制粘贴的,对于乱步的设定反倒显的有些孤立。
整个案子唯一高光就是最后现代侦探团和犯人对峙的推理环节了,这次编剧将逻辑流推理用在蜡烛非常巧妙,这种写法反正在柯南里是比较少见的。另外本案的证据完全不潦草,就光凭这一点就已经可以证明为什么大仓被任命为剧场版编剧了;解答部分中对真凶的指控提及了许多实质性的证据,而不是像其他柯南原创编剧那样“空降证据”,典型就是扇泽延男不久前写的《赖在警署的男人》。
说到扇泽,我认为扇泽延男要是创作同题材的剧本的话,或许并不会比大仓的作品差多少。毕竟扇泽延男在设定上的创新、及手法上的构思完完全全可以和大仓掰掰腕子,毕竟大仓这次的作品论创意其实不敌扇泽一部分超常发挥的作品。
之前我也说过,大仓有时候写的推理很牵强,虽然这集比之前他写的那几集好多了,但依旧有一些设定(尤其是前篇的伏笔)比较生硬,例如保湿剂、手上的笔记、围巾的安全隐患等…… 或许是篇幅的问题,再增添一个“中篇”应该可以更加完善整个案子的逻辑链,可惜就以柯南制作组现在的处境,上下篇都足以把他们正常的工期给打乱了,以至于这两集特别篇剧集甚至都是全外包制作(前篇MOUSE组的大部分远景都是灾难级别的;高桥恒星修的不算多)…… 也就无法再奢求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