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相关论战吧 关注:4,210贴子:226,293
  • 4回复贴,共1

约翰VS夜神月(头脑战)期待已久的终于智斗来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约翰出自《怪物》
夜神月出自《死亡笔记》
看表现,不看设定和壮举。
———分割线———
先把之前发狗吧的搬过来一点,给不了解智斗的人做一些简单的科普,智斗评判规则大概有三种:表现、设定、壮举。
✴️表现:这个覆盖面积最广,也最有含金量。顾名思义,就是角色的行动带给观众最根本的智慧冲击,大白话就是智斗过程。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时说的台词、对司马懿使用的空城计的场景,夜神月和L之间的斗智斗勇,福尔摩斯对线索的梳理排查…不说多,能理解我的意思就行。
当然,纯纯抄袭的表现不算,比如《十日终焉》,已解决的数学、物理难题不行,除非作者真的把某个数学未解难题托笔下人物解决了(那还写集贸小说漫画,颁奖去)。但这并不是说以数学、物理为基础模型的问题全都不算,这要看情况,懂我意思就行。
✴️设定:这个就好理解多了,一个可以说是圈外“高智商”角色大乱斗最喜闻乐见的一集。
大概就像这样:“IQ高达114514”“人形计算机”“过目不忘”“能瞬间计算出量子计算机都算不出来的数据”“会几百亿种语言”“能听到别人内心的想法”“全知”…
例举角色(不代表这个角色只有设定,只是说这些角色身上的设定比较明显):神秘博士、砂金、绫小路…
设定和壮举一般是绑定在一起的,放一起讲↓
✴️壮举:如果将表现理解为智斗过程,设定理解为智斗外挂,那么壮举就是智斗结果。
比如“他是第二个希特勒,短短几个月就控制了整个德国”“他只学了几天的物理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一个月成为美国总统”“他小时候在一百个人的生死生存游戏中活到了最后”…
其实能看到,壮举和设定的界线是很模糊的,一般都是结伴而行,可以简单认为壮举就是没有过程只有结果的智斗。
举例人物(叠甲,同上甲):约翰李贝特、绫小路、盾子、天才俱乐部里的天才…
———
说完简单的评判规则,再来说一些智斗标准(或者说智斗方向),一般分为(说实话这里很杂我就列举部分常见的):头脑战、全面战;逻辑缩放、一般缩放、停止缩放、复杂缩放、叙事缩放…
至于这些名词的大概意思,我会在后续帖子中附带。
❗️这东西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大相同,如果有错误欢迎指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16 21:57回复
    这组不用多说,月胜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16 21:58
    回复
      标题那点修改时不小心整反了,不过不影响阅读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16 22:15
      回复
        不认识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16 23: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