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lz带来的奇迹。
谁能不心醉于这个花与文学的女孩呢
与其用过于广泛的“实验性”来描述这一文本,我会将其描述为一个长镜头,“以现实世界的文学电波为皮肉,一镜到底的故事的自我闭环”。(读的时候电影感真的很强,主人公说出口的台词甚至能在脑子里直接转换为有声小说而且是日配)在将文本转想为电影后其实人称代词的不明晰也能迎刃而解——电影的观众无需明确指出每一个镜头的人称也能够进入故事。
关于故事的骨——情节,相对就好懂得多了。一个神秘的东西根植在你心中,明明一言一行都受它影响你却不愿或认不清它的正体,最后你的潜意识把这个东西拍在你的脸上达成对你自我的说服与接受并最终实现自明——幻想真是美好啊(笑)
再啰嗦两句“文学电波”,或者说我为什么喜欢电波系()我认为电波的背后是一种执着,无论是聊到某一话题的两眼放光还是对一句密语的会心一笑,实际反映出来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热爱、自信与掌控(也许可以说其本质就是慕强,但人为什么会慕强在此处不再详述),具体在忧身上就是对古物学与文学的掌控(一是偏门,二是公认艰深,更显背后的执着;表面寡言怕生宅女等反差属性是电波系的通用加分项;在本文的上层叙事里是作者的炫技,但与这种一设重合了,所以好炫),这是人物内核上我喜欢忧的最大原因;外部比如声线、长直发、黑眼圈、味道(?)等属性也很有感觉🤤
最后说点和本文弱相关的对于最近圈子的感受。之前玩别的厂的游戏时悟出一个道理:厂商塑造出角色以此盈利,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要做的其实只有把喜欢的角色“拿过来”。这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比如为什么看二创的比玩游戏的开心。自己喜欢的角色被别人打上什么烙印就要从此幻灭,自己的主体性何在?创作者的笔永远在自己手里,观众的票同样;只要永远顺从自己的内心就好。再激进一点,不喜欢别看,你把别人端上桌批判就必须接受自己同样被批判;想要创作也大可放手去做,创作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对错也没有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