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晚清第一买办盛宣怀说“洋人只要钱,不要命”。他这里说的洋人是指西洋(泰西)人。也就是欧洲+美国。并不包括日本、俄国人。
他还说欧洲和美国并不会凯觎大清领土。顶多是依照契约条件租赁港+刷特权+赚商钱。
(盛宣怀也是晚清邮传部尚书,他这个官职还是花了30万两白银从庆亲王奕劻军机处首席大臣手上买来的。奕劻在各国银行存款够养大明宗室200年)
我的答案是因为当时以盛宣怀这部分人为代表的清朝大臣对世界局势完全不了解、不知道。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都是列强争霸的时代。欧洲列强争霸的焦点在巴尔干,不在远东。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僧多粥少,互相掣肘,我有可以,你有不行,要不大家一块“没有”。远东沙俄与日本天然具有侵略优势。英国、法国、德二为代表的欧洲列强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殖民利益,在晚清都有大块的势力范围,垄断了地区铁路、矿藏等等殖民利益。另外大家都享有关税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经济殖民的利益已经非常丰厚。所以如果跑马圈地,放开来肢解大清,俄日必然最占便宜,占领最大领土,搞不好英法的势力范围都要被“侵占”。所以就其他列强来说,更多的是保住现有的殖民利益,限制俄日任何一方在远东独大。美国则是因为来晚了,连势力范围都没有轮到,所以美国也是最坚决的反对肢解大清的国家,这样的话最符合美国的利益,即倾销美国商品。对于美国来说,如果清朝被肢解,自己没有多大份不说,中国大市场反而被破坏,到时候都是俄占、日占、英占、法占……,人家还会允许你染指关税,倾销商品吗?
所以你就会看到在肢解大清这个事情上,列强互相“拖后腿”的神奇景象。比如说甲午战胜后,日本本想继续占领垂涎已久的东北,结果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其实相同剧本二十多年前已经在巴尔干半岛上演过,只不过主角不同。第十次俄土战争,就在沙俄要最后拿下君士坦丁堡的时候,英国人把军舰开来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沙俄怂了,居然破天荒把吃进嘴里的肉吐了出来。是英国人真心救奥斯曼吗?不是,是带英玩大陆平衡,奥斯曼要是被沙俄独吞,沙俄舰队就可以直通地中海,实力不知道涨多少。
但这样的剧本还在上演。
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打进京师,沙俄乘机“偷”了东北,结果其他七国一致反对,德国甚至放出狠话,清廷如果敢签订割让东北的条约,德国就会相约其他列强继续进攻,肢解大清。德国本来与俄毛是盟友,不在乎俄毛占东北,但是当清俄条约内容“泄密”,德国看到俄毛还想染指新疆和蒙古,这野心就连德国也忍不下了。所以清廷难得“硬”了一把,没有签约,沙俄也口头答应退兵,当然实际没退。后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英美支持日本打赢了日俄战争,沙俄吐出东北大部(但还占了北满),日本呢,虽然占有了南满的铁路以及沿线山林矿藏等殖民权益,但再次被英国干涉退兵,不过呢日本以“护路”为由还是在东北留下了1.5万关东军,还设立了关东都督府,殖民机构是全了,也成为了日后彻底侵占东北并全面侵华的隐患。
所以,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唤起的全民族觉醒,以及制度上的改天换地,清朝挺到一战,大概率拿奥斯曼的剧本,就算不拿奥斯曼被肢解的剧本,也得是阿拉伯的剧本,即虽然实现民族独立,但是分裂为一堆小国。一战就是列强彻底撕破脸大打出手的世界大战,殖民地要重新划分的。民国虽然也垃,但好歹比大清还是要强上很多的,这点从八年抗战,小日本付出的代价就可以知道。相比之下,伪满那操作完全不能看。


他还说欧洲和美国并不会凯觎大清领土。顶多是依照契约条件租赁港+刷特权+赚商钱。
(盛宣怀也是晚清邮传部尚书,他这个官职还是花了30万两白银从庆亲王奕劻军机处首席大臣手上买来的。奕劻在各国银行存款够养大明宗室200年)
我的答案是因为当时以盛宣怀这部分人为代表的清朝大臣对世界局势完全不了解、不知道。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都是列强争霸的时代。欧洲列强争霸的焦点在巴尔干,不在远东。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僧多粥少,互相掣肘,我有可以,你有不行,要不大家一块“没有”。远东沙俄与日本天然具有侵略优势。英国、法国、德二为代表的欧洲列强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殖民利益,在晚清都有大块的势力范围,垄断了地区铁路、矿藏等等殖民利益。另外大家都享有关税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经济殖民的利益已经非常丰厚。所以如果跑马圈地,放开来肢解大清,俄日必然最占便宜,占领最大领土,搞不好英法的势力范围都要被“侵占”。所以就其他列强来说,更多的是保住现有的殖民利益,限制俄日任何一方在远东独大。美国则是因为来晚了,连势力范围都没有轮到,所以美国也是最坚决的反对肢解大清的国家,这样的话最符合美国的利益,即倾销美国商品。对于美国来说,如果清朝被肢解,自己没有多大份不说,中国大市场反而被破坏,到时候都是俄占、日占、英占、法占……,人家还会允许你染指关税,倾销商品吗?
所以你就会看到在肢解大清这个事情上,列强互相“拖后腿”的神奇景象。比如说甲午战胜后,日本本想继续占领垂涎已久的东北,结果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其实相同剧本二十多年前已经在巴尔干半岛上演过,只不过主角不同。第十次俄土战争,就在沙俄要最后拿下君士坦丁堡的时候,英国人把军舰开来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沙俄怂了,居然破天荒把吃进嘴里的肉吐了出来。是英国人真心救奥斯曼吗?不是,是带英玩大陆平衡,奥斯曼要是被沙俄独吞,沙俄舰队就可以直通地中海,实力不知道涨多少。
但这样的剧本还在上演。
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打进京师,沙俄乘机“偷”了东北,结果其他七国一致反对,德国甚至放出狠话,清廷如果敢签订割让东北的条约,德国就会相约其他列强继续进攻,肢解大清。德国本来与俄毛是盟友,不在乎俄毛占东北,但是当清俄条约内容“泄密”,德国看到俄毛还想染指新疆和蒙古,这野心就连德国也忍不下了。所以清廷难得“硬”了一把,没有签约,沙俄也口头答应退兵,当然实际没退。后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英美支持日本打赢了日俄战争,沙俄吐出东北大部(但还占了北满),日本呢,虽然占有了南满的铁路以及沿线山林矿藏等殖民权益,但再次被英国干涉退兵,不过呢日本以“护路”为由还是在东北留下了1.5万关东军,还设立了关东都督府,殖民机构是全了,也成为了日后彻底侵占东北并全面侵华的隐患。
所以,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唤起的全民族觉醒,以及制度上的改天换地,清朝挺到一战,大概率拿奥斯曼的剧本,就算不拿奥斯曼被肢解的剧本,也得是阿拉伯的剧本,即虽然实现民族独立,但是分裂为一堆小国。一战就是列强彻底撕破脸大打出手的世界大战,殖民地要重新划分的。民国虽然也垃,但好歹比大清还是要强上很多的,这点从八年抗战,小日本付出的代价就可以知道。相比之下,伪满那操作完全不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