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花衬衫喇叭裤大金链子,大哥大,BP机)
2G:(国内98年前后,开始支持短信,手机开始轻薄,以直板和翻盖手机为主,可以玩贪食蛇,俄罗斯方块)
2.5G:(国内02年左右,开始GPRS时代,刚开始没有定流量套餐的话流量死贵,100多KB几十元人民币,铃声mid格式,可以和电脑传输数据,手机开始有摄像头,手机之间红外传输文件,支持蓝牙传输文件,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开始流行 50MB流量可以用很久。塞班或者JAVA 装个UC看小说,挂QQ都是那时候的主流)
3G时代(国外08年开始商用,国内09年左右开始,WCDMA联通,电信CDMA2000,移动TD-SCDMA,至今为止iPhone 没有一部能支持移动的3G,最新的iPhone只能支持移动的GPRS EDGE 4G 5G,2010年的iPhone4 大卖 )
4G时代(13年年底移动翻身,获得4G牌照,中国最早的4G iPhone是iPhone 5S,海外2012年就有4G了,iPhone 5已经有开始,但大多数支持FDD LTE也就是联通和电信的4G标准,4G时代开始才是真正改变生活,移动支付,volte,视频聊天,线上直播,手游等等,)
5G时代(受限于很多因素,目前我们用的5G并不是完全体,算是一个4G到5G的过度阶段,我觉得5G在国内最大的获益UP主就是何同学了。)
回顾一下历史会发现,现在正在一个信息技术和硬件技术瓶颈状态。类似于2.5G时代,很多手机厂商都在外在噱头上面做足文章,2.5G时代有翻盖 滑盖 直板 全键盘。4G时代开始,可升降前置摄像头,大屏幕加小屏幕,折叠屏,3折屏幕,但实际交互方式还是没有变,5G最大的问题还是受限于硬件,太需要一个新的交互方式。我想之后的交互就是类似钢铁侠的AI眼镜了。而我们现在使用的主流移动设备交互方式还是从07年初代iPhone发布后开始至今的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