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吧 关注:6,976,328贴子:97,003,673
  • 11回复贴,共1

【戒色心得】戒邪淫有大志的朋友们看一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上有一种极其惨烈、极为深重的祸患,往往使人丧失性命,可是人们却大都沉溺于其中,甚至不惜以身相殉,至死都不肯改悔,这便是对色欲的贪爱!那些道德败坏之流,放纵情欲,寻花问柳,偷香窃玉,做下种种毁坏社会伦理的恶行,致使家庭衰败,父母受辱,自己恶名远扬,连累后代子孙。他们活着时寿命被削减,不能尽其天年,死后还要永久堕入恶道。这些人所受的报应姑且不论。即使是夫妇之间的正当性关系,一旦沉湎其中不加节制,由此而丧生的人,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也是数不胜数。本来是想贪图快乐,结果却招致死亡。鳏夫、寡妇的茕苦不幸,实际上多由自己造成,并非命该如此。那些平日沉迷于床第之欢不能自拔的人,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但也有平时房事并不过度,只因为不知道应当注意的各种忌讳,贸然为之,因而招致死亡,这样的事例也为数甚多。在《礼记·月令篇》中有这样的规定:当惊蛰节气即将到来,春雷震响前三日,要由官吏振响木铎,宣告政令,警示人们在此期间禁止房事,以免胎儿发育不全。古代圣王的爱民情怀,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24 19:23回复
    常说世人辞世的真正原因,由色欲而直接致死的占十分之四,间接致死的也占十分之四,这是由于贪着色欲使身体亏损,当受到其它风寒、病毒等感染而死去。一般人总把这些人的死,归之为他们的命不好。不知贪色的人突然死去,其实并非他们生来注定寿命短促。因为只有那些心地清静、品行端正、不贪欲事的人,才能活到自己命定的寿数。而贪色的人全都是自我戕害宝贵的生命,以致过早去世,这怎么能说是命中注定呢?其中真正能依命而生、命尽而死的人,只占到十分之一二而已。由此可知,世上多半都是贪着色欲而枉死的人,这一祸患之严重,再没有别的能与之相比。这是多么令人深感哀痛,又是多么的令人深怀畏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24 19:24
    回复
      然而也有一种方法,既不用费钱,又不用费力,却能成就至高的德行,享受至大的安乐,给子孙留下无尽的福荫,使自己来生有贞良的眷属,这便是戒淫的善行!夫妻间的性生活,前面已略说其中利害,暂且不论。至于各种不正当的邪淫行为,却是无廉无耻,极秽极恶,完全是以人身在做畜生的事。所以当有艳女前来私会,或是妖姬投怀献媚,君子则视为莫大的祸殃而予以拒绝,因此而福星高照,天神眷佑。小人则视为莫大的幸福而欣然接纳,因此而灾星降临,鬼神诛戮。君子则因祸而得福,小人则因祸而加祸。这便是古人所说的“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世人若于女色关头不能彻底看破,便是以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至高德行、至大安乐,以及子孙无穷的福荫、自己来生的贞良眷属,全部断送在片刻的欢娱之中,这是多么的令人悲哀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9-24 19:24
      回复
        清代周安士先生所著的《欲海回狂》一书,对内容作了细致的分类,加以详尽的剖析,用雅俗共赏之笔,写下了既有诚挚劝勉,又有严厉训诫的感人文字。对古往今来不淫而获福、犯淫而致祸的诸多事例,原原本本作了详细地记述。作者在书中大声疾呼,不遗余力,宛若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就是想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快乐,健康长寿,各尽天年。须知此书虽是为戒淫而作,其所阐释的义理与准则,无论是国家治理、自我修养、家庭完善,还是探寻宇宙人生的奥妙、悟明自性、了脱生死,全都圆满地包括无遗。读者若能细心领会,身体力行,融会贯通,一定会达到圆融自在、触目是道的全新境界。安士先生的忧世救民之心,真可谓至深至切!为此我曾在民国七年,于扬州藏经院,将《安士全书》刻板印行。民国八年,又刻印《欲海回狂》、《万善先资》二种单行本。民国十年,又募资印刷缩小本《安士全书》。原计划印赠数十万部,使这部书遍及全国,但以人微德薄,只印送了四万部。另外,中华书局私下印刷出售的,也有将近二万部。杭州、汉口等地也都仿照排版,其印刷数量也应不少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9-24 19:25
        回复
          推荐免费看圣贤书戒色经验的软件“戒学书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9-24 19:26
          回复
            分享下小故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9-24 19:27
            回复
              元代秦昭,扬州人,二十多岁时准备前往京城,已经登船就要出发。这时有一位朋友邓 某,持酒前来送行。两人正在饮酒时,忽见有轿子抬来一位美丽的女子。邓 某让这位女子拜见秦昭,并说:“这是我为京城某部的一位官员买的妾。正好你进京城,就请顺路帮我送去吧!”秦昭觉得二人孤身在外,一路上多有不妥,于是再三推辞。邓 某生气地说:“你为什么如此固执?我信任你,才把此事托付给你。若是你把持不住,那就把她送给你,也不过两千五百缗钱而已!”秦昭迫不得已,只好答应下来。当时天气已热,蚊虫很多。这位女子随身没带蚊帐,在船上倍受蚊虫叮咬之苦。秦昭只好让她也一起睡在自己的蚊帐里。船途经内河,过了几十天才到达京城。秦昭让旅店的老板娘帮助照顾女子,自己拿着邓 某的书信去找那位官员。见面后,官员问秦昭:“你来京城,一路上带家眷了吗?”秦昭回答道:“就我一个人来。”官员听后,脸上顿时有怒色,但因为有邓 某的信,只好勉强把女子接到家中。到了晚上,才知道她并未失身 。这名官员惭愧感慨不已,次日就立刻派人给邓 某送信,盛赞秦昭品德高尚。随后又前去拜访秦昭,说道:“阁下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千古少有。昨天我还非常怀疑,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感到十分惭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9-24 19:27
              回复
                明代江 苏如皋的冒嵩少先生,名起宗,己未年(1619)在科举考试中落第而归。在注解《太上感应篇》时,他对“见他色美”一句,下了很多功夫。当时帮助他抄写的,是他家请来的私塾老师罗宪岳。后来罗宪岳回到南昌,在崇祯戊辰(1628)正月时,梦见一个道士装束的老者,左右有两位少年陪从。老者手中拿着一本书,叫站在左边的少年朗读。罗宪岳悄悄听着,正是冒嵩少先生对“见他色美”这一句的注解。读完,老者说:“应该得中。”然后又叫站在右边的少年作诗,这位少年咏道:“贪将折桂广寒宫,须信三千色是空。看破世间迷眼相,榜花一到满城红。”罗宪岳醒后,确信冒嵩少先生一定会中进士,就写信把这一吉兆告诉了他儿子。等到发榜时,冒嵩少果然登第,后来官职一直做到宪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9-24 19:28
                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9-24 19:30
                  回复
                    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9-24 19:39
                    回复
                      加油!顶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9-24 20:56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9-24 2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