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侠山河吧 关注:335贴子:25,157
  • 5回复贴,共1

【磨蹭人的天字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重庆1楼2024-06-19 14:47回复
    第一幕
    参演:理藩院参议(杭津庭渲)、云南知府(嘉瞻慧命) 33
    剧情:
    依旨大理应设局,开炉鼓铸,以消积铜。杭津庭渲受命钦差,往赴大理督办专项。杭津庭渲为要求“将厂铜悉听商民开采贩卖,公道抽收课款”,即官府不再给发工本,将“官治铜政”改回到“听民开采”。嘉瞻慧命以杭津庭渲为京差不知地方实情为由,建议先摸清大理铜厂现状,再行决策。
    第二幕
    参演:指挥同知(嘉瞻坎离)、宣抚使司宣抚使(崇伏瀑)55
    剧情:
    嘉瞻坎离、崇伏瀑二人实地走访当地现有铜厂,统计其经营状况及人员情况。经查,“若将有效之厂悉招人开采,止抽二十斤之课,计一年抽课仅能二十余万余斤,除完课息、脚价各费,已恐不敷,何能济公?且鼓铸每年需铜百万斤,供铸亦难”。二人据实上报:滇铜年产不足百万斤,如没有官府所发工本的支持,全赖商民自备资金进行开采,一时难以奏效。
    第三幕
    参演:指挥同知(嘉瞻坎离)、理藩院参议(杭津庭渲)33
    剧情:
    嘉瞻坎离奏请“除见开之厂仍官发工本外,其余如另有初开者,听民自备工本开采,以二十斤抽课归公,余照条奏,以五两一百斤收买供铸,似属两便”。即“官治铜政”与“听民开采”两项政策同时施行,对已开旧厂实施“官治铜政”,对新开铜厂实施“听民开采”。杭津庭渲觉言之有理,遂以此推行。


    IP属地:重庆2楼2024-06-19 14:48
    回复
      【第二幕】
      1.
      【朝廷派了督导之人前来,为的是铜矿开采,又信不过咱们“本地人”非得要亲自摸排一番。至于一同来的这位崇大人,来云南之前也是北京王府里待过的。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睇着人家笑问】
      崇大人这边待得可算习惯呢,我瞧着你今日跟我忙进忙出的,受累了。
      【天热难耐几句寒暄也能解着乏,不至于两人沉默到街尾】
      2.
      【当地的营生不多,拢共就那几样。现在是让着开铜了,听上去是一件好事吧?可这琢磨下来我又觉得未必了,听民开采?官府好像是让利出去,可实际上民间正乱着,兴许还有出更多的祸事】
      【压低了声又询】这边的铜厂咱们也看了个七七八八,崇大人如何看待?表面上似乎一个个的都不错,实际吧我觉得都是假的。
      3.
      【贸贸然说人家不妥确实不当,可内里实情如何,咱们再摸排盘算不就清楚了?但似乎今日这一通下来,我也琢磨出许多问题,譬如若厂计一年抽课仅能二十余万余斤,何能济公?麻烦可大的很咧!】
      【摇摇头再看向崇大人问】那崇大人有何高见?说与我听听。只是盘算着年产如此,恐怕最后受累的还是官府,还不如……
      4.
      对了,我估计等真投入进去,他们也就觉得不妙。
      【百姓又是何等精明,如果不等官府参与进去,全让他们付出到时候的错是谁的?又说不定引起内乱,本来是好事结果没人落得好。我只能微微叹息,掌心盖在膝头道】
      滇铜年产不足百万斤,那待会咱们还是照直了说吗?早说比晚说好,对吧。咱们也不至于如此受累。
      5.
      【云南开铜以前也是常有的,只是官府也在办、民间也在办,总也有人失落,如今圣旨下来了,好似官府是得了便宜,实则不然啊!我可看着知府犯难许多】
      【崇伏瀑所提也在我的想法之内,只是不知旁人会有何意见,我等两人四目相对,最后方道】
      还是把所有事都交给督导、知府来定夺,意见嘛也根据情况来提便是。


      IP属地:重庆3楼2024-06-19 17:51
      回复
        【第三幕】
        1.
        【此前将消息上报,二位都有所反应,只是暂时搁置不提。翌日里,再见这位杭津大人他似成竹在胸的模样,看来有所应对。冲着他颔首一笑,打算将自己所见、所筹合盘托出,又道是】
        不知大人是何对策,是“官治铜政”还是“听民开采?【顿了顿】我倒是有一愚见,请大人顺便帮我最参谋如何。不太成熟,所以还未同知府提。
        2.
        其实,我的意思是这两项一起实施。
        【目光逡巡到他身上,云南处的问题不止是云南有,各地都有着类似的情况。我又从旁人处得到了一二学习法,思来想去还在他这儿先求个心安,方才能同知府提议。沉声又叙】
        对已开旧厂实施“官治铜政”,对新开铜厂实施“听民开采”。两相比较之下,总有好处也能互见弊端。
        3.
        【杭津此前的反应我以为难相处的很,在说这话前也犹豫过,生怕他这里都说不通、更别论知府处了,这政策推行下去是要执行的,我可不想出任何纰漏啊,肯定要先说好。当下冲着他一拜】
        如此,就谢过大人了。
        【听杭津娓娓道来,同我的思路竟是一致,颇有种投契之感。再与他拜谢】
        我之后再同知府大人商议便是。


        IP属地:重庆4楼2024-06-19 23:25
        回复
          感谢小离,强悍如斯
          1崇
          【在这云南我也算是来过一回,虽然待过的时间不长,不过好歹也算有所了解。只是这一回派下来的差事却是叫我颇为陌生的范畴,除了走一步看一步之外,一时之间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听到嘉瞻大人的问候,边走边笑道。】我之前曾经来过,如今适应得也算习惯。累是挺累,可一切都是为了将差事办妥嘛,受累也是应该的。
          2崇
          【云南多山脉,乍一看是很难运用起来的资源,但我们读过书都知道,山脉底下往往总是富含很多矿石的。如今既然朝廷愿意在这个地方开采铜矿,也算得上是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的一种手段了。开矿就得招募矿工,招募了人手就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的就业问题,实在是一举多得的。】
          这件事情不能太过着急,如今表面上来的厂子看似都很好,就是怕递到跟前的都是走过关系的,空有花拳绣腿却没有实际能力啊。
          3崇
          【我说这话,也是因为觉得如果这次开铜的厂子选择得不好话,下矿的矿工难保不会在开采的过程中有危及生命的风险,而且这不管是事后的补偿还是过程中应当收的工钱恐怕也会一拖再拖,甚至赖掉。于是乎,这选择铜厂的资质审核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如果只是靠民间资本来开采,恐怕这开铜的好意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4崇
          【我说出这句话来的时候,想必我们二人都已经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了。如若不能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此番回去也是徒劳。】
          还是得直言的,虽然我觉得眼下说出来,可能会影响一些民间的积极性就是了。
          【至于地方官府的态度,眼下我还摸得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才能完全知晓了。】
          5崇
          【看事情只看表面的情况,那是自作聪明的蠢人才会做的事。如果不能把目光放到长远之处,那么眼下的收入都只不过是一时的,并不能长长久久坚持下去。人的一辈子数十年呢,除非能倚靠着两三年光景赚下的财富担保后半辈子衣食丰足,不然谁又能不为未来多加考虑呢。】
          嘉瞻大人这说法也不是不行,那就先这样处置吧。
          【后话不提。】


          IP属地:重庆5楼2024-06-19 23:49
          回复
            【第一幕】
            【得知圣上欲开炉鼓铸、以消积捅。杭津大人受命至大理督办专项,可杭津大人毕竟是京官,大理当地的实际情况他未必知情,若是贸然行动恐会引起诸多不妥、不便之处,故而将自己的建议和盘托出】
            杭津大人,依我之见,不妨先摸清地方情况,再进行决策,可好?
            -
            【想来他一路舟车劳顿,业是不易,往他的杯盏里添了新茶】这是云南本地的普洱茶,杭津大人且先尝尝看,味带甘香、四溢芬芳,自是与京城的茶叶不同的,还望杭津大人莫要嫌弃。
            【顿了顿,又再往下一叙】将官治铜政改回听民开采,其中尚有诸多细节有待商榷,杭津大人可慢慢进行决策,不急、不急。
            -
            【改措如此之大,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兹事体大,能给予的建议还是希冀他慢慢考量、再做定论,不急于一时的回京复命】再者,杭津大人初来乍到大理,对于这边的情况还未摸排清楚,此事可再缓缓。
            【散发着浓郁芳香的普洱,很是提神的】在杭津大人摸清铜厂情况之前,若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我定当义不容辞。


            IP属地:河南6楼2024-06-20 15: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