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吧 关注:1,604贴子:23,512
  • 3回复贴,共1

李隆基与潞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隆基走马上任潞州别驾后,首先结交了许多地方豪杰,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储备了一批“干部”。他结交的第一个人是当时号称“豪富”的张暐。张暐出身于官僚家庭,曾在景龙初(707)出任铜鞮(今山西沁县西南)县令,为人热情好客,喜欢游猎。“会临溜王为潞州别驾,暐潜识英姿,倾身事之,日奉游处”)。在张暐带动下,当地豪强竞相结识这位从京城来的年轻王子,在他们的心目中,李隆基俨然是一位“英姿”人物,博得了大家的拥护。
在潞州除了结交地方豪杰和网罗亲信外,李隆基还在爱情生活上有所收获。这就是他结识并迎娶了赵丽妃。赵丽妃出身“乐人"之家,跟随其父赵元礼从山东来潞州。赵丽妃不但人长得俊秀美丽,而且能歌善舞,这一点正好迎合了李隆基的爱好。这样二人就因共同的爱好而一见钟情,在张暐的家里热烈地相爱起来。赵丽妃还为他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嗣谦(后来改名叫李瑛),李瑛后来还曾一度被立为太子,可见赵丽妃是颇得唐明皇的宠爱的。此前,李隆基虽然已经成婚并且分别纳王氏和刘氏二妃,但在生李瑛之前一直子嗣不旺。王氏后来虽被立为皇后,却一直没生过儿子。刘氏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嗣直,为玄宗长子。赵丽妃所生子为玄宗次子。此后,唐明皇越发而不可收拾,人丁日益兴旺,一生竟有子嗣30人和29女。李隆基不因赵丽妃出身低微而嫌弃她,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后来,唐明皇登基以后,赵丽妃的父亲和哥哥也都“擢为京职,开元初皆至大官””#李隆基##唐玄宗##唐朝##唐明皇#
祥瑞四起 大造舆论
在潞州,唐明皇还为他日后登上皇帝的宝座大造舆论。史称:“州境有黄龙白日升天。尝出畋,有紫云在其上,后从者望而得之。前后符瑞凡一十九事。"i所谓“符瑞”十九事,据说,是指目抱戴、月重轮、赤龙、逐鹿、嘉禾、黄龙、羊头山北童谣、仙洞、大王山三垒、疑山凿断、赤鲤、黄龙再现、紫云、李树连理、神著、金桥,紫气、大人迹、神人传庆等”。这些所谓的"符瑞”,有的是历史传说,有的则属于自然现象,还有的则是造出来的。李隆基指使手下人有意附会这些东西,很显然是别有用心的活动。由此也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李隆基早在潞州时已产生政治野心。所以后来李隆基当了皇帝以后,大肆宣扬这些所谓的“样瑞”,还特地叫著名文士领袖张说写了十九首“颂”。这为我们考察李隆基在潞州短暂的一年半时间,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6-03 19:29回复
    景龙三年(709)九月,李隆基突然接到回长安的通知,由于不知此行凶吉,情急之下,请了一个名叫韩拟礼的人搞“著筮"活动,“卦未成,而一著翘立”。拟礼曰:“此天人之瑞””。这种占卜活动虽然是十分荒诞的迷信之举,但也反映出年轻的李隆基面对风云诡谲多变的政坛,对自己的前途忧心忡仲。不过,古卜人的话,显然对李隆基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他鼓起了勇气,坚定地面对即将来临的新的挑战。李隆基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残酷斗争,终于如愿以偿地坐上皇帝的宝座后,他没有忘记当年曾给予他巨大精神鼓励的占卜人韩拟礼,专门下令授子他游击将军、长上折冲之职予以奖励。张说还特意写了《神著》颂,以纪其事。十月十五日,李隆基经由潞南二里的金桥,返回京师。据说,这里常有童谣说:圣人执节度金桥。"童谣有无,不得而知,抑或这童谣本身就是李隆基指使手下人编的,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不过,由此可以看出,这时的李隆基已经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正象有人所说:“隆基此行,在他的一生中,乃”心又正如旧至在唐朝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史所说:玄宗“定天位,因此行也"”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6-05 15:51
    回复
      李隆基十分注意网罗心腹。他在长安时已有一个贴身侍从,名叫王毛仲,系高丽人,“本起微贱”,但性识明悟,办事干练,更兼学得一身好武艺,从而得以经常侍奉左右。这时,李隆基又添了个李宣德。“李宣得(德)本贱人,背主逃匿”,“为人苍头”。此人虽然出身低贱,但却很有本领,史书说他"矫捷善骑射”。所以李隆基不惜重金,用了五万钱把他赎了出来。玄宗还长安,以二人挟弓矢为翼"。后来,王毛仲和李宣德都成为李隆基发动政变时的得力助手。注意从出身低微者中培植和选拔亲信,用人不拘一格,这是李隆基后来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6-20 23:51
      回复
        他在长安时已有一个贴身侍从,名叫王毛仲,系高丽人,“本起微贱”,但性识明悟,办事干练,更兼学得一身好武艺,从而得以经常侍奉左右。这时,李隆基又添了个李宣德。“李宣得(德)本贱人,背主逃匿”,“为人苍头”。此人虽然出身低贱,但却很有本领,史书说他"矫捷善骑射”。所以李隆基不惜重金,用了五万钱把他赎了出来。玄宗还长安,以二人挟弓矢为翼"。后来,王毛仲和李宣德都成为李隆基发动政变时的得力助手。注意从出身低微者中培植和选拔亲信,用人不拘一格,这是李隆基后来之所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6-26 09: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