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个体相信什么、愿意相信什么取决于其意识进化的阶段。正所谓,when the student is ready, the teacher will appear。相信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也正如赛斯所不断强调的是要保持心灵的开放和流动,不要急于批判,而要勇于探究。有关赛斯的很多理论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有兴趣可以参考这个网站Seth Concepts Validated by Science (speakingofseth.com)
简·罗伯茨在 50 年代为《幻想与科幻杂志》和 《奇幻宇宙》撰写了低俗短篇小说。然后她在 60 年代采取了一种笨拙的通灵行为,以出售自己的书来赚取更多利润。她的丈夫出版了商业贺卡和平装书。这是 1960 年代的骗局。她只是重复了她 50 年代科幻小说的主题。 罗伯茨,简。《红色马车》《幻想与科幻杂志》,1956 年 罗伯茨,简。《画布金字塔》《幻想与科幻杂志》,1957 年 罗伯茨,简。《第一次圣餐》奇幻宇宙,1956 年 罗伯茨,简。《栗色珠子》《奇幻与科幻杂志》,1957 年 罗伯茨,简。《邦杜》(中篇小说)《奇幻与科幻杂志》,1958 年 (多部作品) Roberts, Jane. "The Red Wagon" in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 1956 Roberts, Jane. "The Canvas Pyramid"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 1957 Roberts, Jane. "First Communion" in Fantastic Universe, 1956 Roberts, Jane. "The Chestnut Beads"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 1957 Roberts, Jane. "The Bundu" (novella)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 1958 (many titles)
今天刚知道,赛斯那些都是迷幻体验,而且是低级的迷幻体验,赛斯是作者的幻觉 ,作者思维的投射。高度冥想时大脑会进入意识改变状态(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简称ASc)大脑会分泌多种内源性致幻物质比如dmt,产生各种幻觉或通灵感觉,有些幻觉比真实还真实。以前所谓练气功走火入魔就是冥想产生了负面或恐怖幻觉。这些幻觉都是低层次的体验,迷失在低层次体验状态很难进入高峰体验,最高峰体验就是感觉与宇宙融为一体,自己就是上帝,自己就是能量。没有幻觉,因为没什么可看,也没有看的人。很多各种新时代的书都是作者用致幻剂或冥想,然后根据迷幻体验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