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方(沟)发掘
1.为了便于开展发掘工作,可以首先对遗址进行分区,一般400米✖️400米为宜。
2.探方(沟)法是田野发掘的基本工作单位,在田野发掘中可以根据文化堆积的实际情况选择大小不同的探方(沟)。一般来说,探方的规格有1米✖️1米,5米✖️5米,10米✖️10米几种。
其中1米✖️1米是常用于旧石器遗址和新石器遗址中的石器加工厂等特殊遗迹的发掘,一般采用小水平层的方法发掘。5米✖️5米是比较常用的规格。10米✖️10米常用于堆积简单或者规模较大的遗址的发掘,比如大型墓葬和宫殿。
3. 探方(沟) 一般取正方向,并与遗址的三维测绘坐标系统保持一致。特殊情况下,如地形狭窄的沿江、沿河地区等可根据地势选择探方(沟) 的方向。
4.探方的编号系统应与遗址的分区和三维测绘坐标系统建立关联,编号方式应简捷,方便查阅。编号应按照“T+南北向编号+东西向编号”或“遗址分区号+T+探方号(南北向+东西向)”的样式编写。
5.探方发掘过程中要保留东边和北边各1米宽的隔梁,探方东北部1米✖️1米为关键柱。隔梁与关键柱可有效观察探方内地层堆积的变化,变化情况应及时在隔柔的剖面上标示清楚。发掘过程中,如果隔梁和关键柱妨碍了对地层和遗迹现象的整体观察把握,可在绘制剖面图后打掉。
6.探沟是探方的一种特殊形式。探沟发掘的主要目的是解剖探查遗存的堆积层位关系,作业方法可以参考探方。探沟深度超过2米则需要考虑留出台阶,台阶宽度应不窄于1米。#文博考研##考研#
1.为了便于开展发掘工作,可以首先对遗址进行分区,一般400米✖️400米为宜。
2.探方(沟)法是田野发掘的基本工作单位,在田野发掘中可以根据文化堆积的实际情况选择大小不同的探方(沟)。一般来说,探方的规格有1米✖️1米,5米✖️5米,10米✖️10米几种。
其中1米✖️1米是常用于旧石器遗址和新石器遗址中的石器加工厂等特殊遗迹的发掘,一般采用小水平层的方法发掘。5米✖️5米是比较常用的规格。10米✖️10米常用于堆积简单或者规模较大的遗址的发掘,比如大型墓葬和宫殿。
3. 探方(沟) 一般取正方向,并与遗址的三维测绘坐标系统保持一致。特殊情况下,如地形狭窄的沿江、沿河地区等可根据地势选择探方(沟) 的方向。
4.探方的编号系统应与遗址的分区和三维测绘坐标系统建立关联,编号方式应简捷,方便查阅。编号应按照“T+南北向编号+东西向编号”或“遗址分区号+T+探方号(南北向+东西向)”的样式编写。
5.探方发掘过程中要保留东边和北边各1米宽的隔梁,探方东北部1米✖️1米为关键柱。隔梁与关键柱可有效观察探方内地层堆积的变化,变化情况应及时在隔柔的剖面上标示清楚。发掘过程中,如果隔梁和关键柱妨碍了对地层和遗迹现象的整体观察把握,可在绘制剖面图后打掉。
6.探沟是探方的一种特殊形式。探沟发掘的主要目的是解剖探查遗存的堆积层位关系,作业方法可以参考探方。探沟深度超过2米则需要考虑留出台阶,台阶宽度应不窄于1米。#文博考研##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