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野能打下黄维兵团,关键在陈赓和中野第四纵队。
四纵在战前没有大的伤亡,不像华野主力纵队在济南、豫东战役伤亡惨重,基层营连排班骨干伤亡可能达三分之二,无法在短期内补齐。四纵淮海战役前是3万人,在纵队后方教导团等单位,还保留了一套全纵的营连排班干部,所以最后的大决战有底气,豁得出去。
此外就是火力,有人说华野特纵炮兵起了关键作用?去看看华野特纵司令员陈锐霆说的,济南战役缴获的榴弹炮弹用来打黄百韬兵团,徐州缴获的榴弹炮弹用来打杜聿明。打黄维基本没炮弹了,只给中野派去了5个连,炮兵连番号都是清清楚楚的,华野炮1团1、4连的8门美式榴弹炮,华野炮3团的1、2、9连的6门日式榴弹炮和3门野炮,这是27日到的,17门榴野炮,还没有特纵配给华野4纵的20门榴野炮多,只相当于华野打黄百韬55门榴野炮的三分之一,华野还上了10多辆坦克配合华野6纵,炮弹就更少了,可能十分之一都没有。1团的8门炮配给陈锡联集团,3团的9门炮配属给陈赓集团。陈士榘10日到的,又带来山东兵团炮团的1连,4门美式榴弹炮。共21门榴野炮。
火力严重不足,陈赓集团用的就是飞雷抛射炸药,这个飞雷武器,阎军也有同样名称的武器,不知是不是同样东西。
最后即俘即补,有中野4纵在徐州西作战俘虏的国军士兵,也有大量黄维兵团的士兵,有9000余人,几乎相当于4纵在战役中伤亡、减员的数字。4纵看似是一个纵队,实际上顶三个强纵。所以,在12月6日开始的攻坚作战中共歼敌18个团,其中陈赓4纵、9纵为主的东集团歼敌13个团。打黄维、胡琏不好打,华野更是胡琏的手下败将,只有陈赓是明白人,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力,歼敌1个兵团部、1个军部、4个师部和13个团,大小阻击战对阵的是黄维兵团的精锐118师、11师和18师。中央在12月6日第二封给中原、华东前线将领祝捷电中添上陈赓名字,歼灭黄维兵团全靠陈赓,战前、战中,刘邓陈把阻击战和歼敌希望都寄托在陈赓和第四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