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吧 关注:14,121贴子:339,098
  • 7回复贴,共1

宁恩承书籍,宁老叙述有关于凤至夫人在东北敛财一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1楼2023-12-01 22:32回复


    IP属地:上海2楼2023-12-01 22:33
    回复


      IP属地:上海3楼2023-12-01 22:33
      回复
        1988年4月,东北大学校友会在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召开的纪念东北大学建校65周年大会,迎来了一位来自旧金山的88岁高龄的老先生,他就是美国共和党中央委员、柏克利加州大学校董、东北大学原秘书长、代理校长宁恩承。会上,宁老先生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张学良老校长捐资兴办东北大学的历史,倡导恢复东北大学校名。此后,他不遗余力,多次往返于大洋两岸之间,出席校友集会、致函国家有关部门,呼吁东北大学复校。1992年,他亲自到台湾,拜见张学良老校长,请老校长题写东北大学校名,一举促成东北大学复校。1993年4月,他作为张学良的代表,来沈阳参加东北大学复名大会。


        IP属地:上海4楼2023-12-01 22:34
        回复


          IP属地:上海5楼2023-12-01 22:34
          回复


            IP属地:上海6楼2023-12-01 23:38
            回复
              弘扬南开精神的楷模——记南开校友百岁老人宁恩承二三事
              我是1966年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并于1981年与爱人高雅宜(南开大学67届毕业)一起来美并同入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毕业后在旧金山湾区生物工程制药公司工作20余年。自90年代后期参加旧金山湾南开校友会活动并于1998至2001年担任校友会会长。许多著名的南开校友如陈省身、柳无忌、宁恩承等先生都曾是校友会的成员。在我当会长期间有幸结识了宁恩承先生——我们尊敬的老学长、张学良将军的挚友,并亲聆这位良师益友的教诲,受益匪浅。
              宁恩承学长1901年生于辽宁省辽中县。1921至1922年就读南开中学,1922年至1925年就读南开大学经济系。他是牛津大学毕业的第一位南开学生。他30年代受张学良将军重托出任东北大学校长。他在南开读书时亲受张伯苓校长的教导并在以后多年与张校长有许多密切的交往和联系。他对南开与张校长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我说:“什么是南开精神?南开精神就是南开校歌中的‘日新月异’,力求进步,永远向前进取的奋斗精神。”张校长的“要进要长要顶”实乃伯苓先生平生为人做事的南开精神。宁学长就是以伯苓先生的教导为座右铭,以伯苓先生的做人精神为榜样,不断进取,在教育界与经济界取得了卓越成就。
              宁恩承学长是一位不忘南开恩情的南开人,每次南开校友聚会他都准时参加并同大家一起高唱校歌,使我们年轻的南开学弟学妹们都很受感动。宁学长卖掉自己投资的房产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设立了“宁恩承奖学金”的事迹,在旧金山湾区南开校友中传为佳话。该奖学金提供给南开大学和东北大学考入伯克莱大学的学生,每位25000美元。每次聚会,宁学长都叮嘱大家把奖学金的事转告给有机会来美进修的南开学子。
              宁恩承学长曾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了我国第一部所得税法并于40年代在许多重要高级银行担任职位。但他并不因为自己渊博的知识而有任何傲气,而是平和谦虚、诚恳待人。他与我交往并不以长辈自居,而称我毅兄、梁会长,有时幽默地称我梁兄。我曾于1999年10月去宁学长家拜访。他赠给我一本由他自己撰写的、由老舍夫人胡洁青女士(宁学长和老舍20年代同在英国留学)题写封面的《百年人生》并题字“毅兄指正”。在这本自传式的《百年人生》中,有很大篇幅是记载他与南开和张校长的真实生活写照和历史轶闻,真是研究南开历史和张伯苓先生的不可或缺的借鉴。使我非常感动的是《百年人生》出版之后,宁学长亲自校对,并将他手写的勘误表附于书中,可见他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1999年3月4日,我和其他几位南开校友非常荣幸被邀请参加宁学长的百年诞辰庆祝宴会。生日宴会非常隆重,盛况空前。有来自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几百人前来祝寿。我们南开校友举杯祝寿,宁学长执意要起立与我们校友留下了一张难忘的南开校友合影。


              IP属地:上海7楼2023-12-02 11:07
              回复
                张学良与宁恩承
                张学良与宁恩承都是1901年生于兵荒马乱的东北,他们两人都是经历了中国百年历史沧桑的传奇人物。宁恩承2000年2月15日逝世于美国旧金山,活了100岁;张学良2001年10月15日逝世于美国夏威夷,活了101岁。他们两人堪称百岁双寿星,一世老交情。
                一、1925年,农家子弟出身的宁恩承获得奉天会考赴英国留学第一名,不料却被奉天省长王永江偷梁换柱、用人顶替。张学良告诉宁恩承:“我决定自己出钱,送你赴英国留学。”张学良一句话改变了宁恩承的一生。
                众所周知,张学良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公子,而宁恩承则是辽中县一个穷苦农家的子弟。两个出身迥然不同的人,日后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其中的机缘巧合,纯粹由于张学良偶然发现的宁恩承参加东北大学留学生考试被偷梁换柱的一个舞弊事件。张学良的一句话,从此改变了宁恩承的一生。
                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头说起。宁恩承从小由于家境贫寒,7岁时还在家放猪,10岁才进学堂念书。通过发愤努力,终于考上了不交学费的奉天第一师范,并且当上了学生会的领袖。1920年因为抗议日军强占珲春,他带头闹起了学潮,不仅被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点名开除学籍,而且还要把他抓去坐牢。宁恩承走投无路,只好离开沈阳,在阎宝航的帮助下,逃到天津。经南开校长张伯苓特许,作为插班生进入南开中学。因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第二年便考入南开大学商科,并成为南开大学社团的活跃分子。1924年庆祝南开建校20周年时,宁恩承发表《轮回教育》一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近代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严重缺陷,一举震惊学界。
                张学良父子为振兴东北教育,于1923年4月,成立了东北大学。1924年,张氏父子决定举行奉天省会考,准备选拔10名公费留学生到英、美等国深造。宁恩承听到这个消息,托人通融报名,经过国文、英文、经济学诸科考试,获得赴英国留学考生的第一名。但是,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的宁恩承做梦也没有想到,去英国留学的唯一名额,却被奉天省长王永江暗中做了手脚,用他的一个同族子弟王毓桂顶替了宁恩承。教育厅长谢荫昌为了奉迎王永江,借口宁恩承作文“擅用标点句读不合体制”而将其作文由96分改为56分,因此不予录取,“留英学生一名应由王毓桂递补”。面对官场腐败和徇私枉法,宁恩承只好忍气吞声返回南开。
                九个月后,这次留学生会考的舞弊事件就传到了张学良耳中。1925年春,张学良从他的好友——沈阳青年会干事阎宝航口中得知,被王永江排挤的青年学子名叫宁恩承。张学良对王永江偷梁换柱的做法极为不满,认为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老帅选拔人才的初衷。于是,张学良让阎宝航了解宁恩承的有关情况,并对阎宝航说:“你和我的副官一齐去帮我把他找来,我想和他谈谈。”于是阎宝航和副官奉张学良之命来到南开大学找到了宁恩承,要他速回沈阳。阎宝航告诉宁恩承,张学良找他,有要事商谈。
                宁恩承一头雾水,不知是祸是福,揣着一肚子狐疑回到沈阳,在东塔航空处见到了张学良。张学良一见宁恩承,劈头便说:“你的事我全知道。”宁恩承不知究里,不敢答话。张学良忿忿地说:“王永江真是岂有此理!他硬是把你的试卷改判了,这还算什么考试选拔人才?!”直到这时,宁恩承这才听出了门道,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张学良告诉宁恩承:“你要去英国留学,我补送你去。”一句话使宁恩承如释重负、如愿以偿。此后,他逢人便说,是张学良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宁恩承的一生。
                1925年秋,在张学良资助下,宁恩承进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深造。张学良还拜托英国贸易大臣哥鲁爵士,关照宁恩承一边在大学读书一边在英国米兰银行兼职,让他尽快熟悉银行的各项具体业务。后来,宁恩承又顺利考入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经济财政银行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回国。
                二、1930年,东北大学上层管理人员中的一些矛盾不断激化,一时几乎酿成风潮。虚龄30岁的宁恩承临危受命,出任东大秘书长,并代理由张学良亲兼的东北大学校长职务。经过宁恩承的努力,东大声誉鹊起,几与北大、清华成鼎足之势。
                1929年秋,宁恩承学成归来,立即回到沈阳面见张学良。1928年6月,老帅张作霖在日本人一手策划的“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死,少帅张学良子承父业,成为真正的“东北王”。对于宁恩承前来报到,张学良自然十分高兴,按照他的学业专长,立即把他派到边业银行担任总稽核。边业银行是东三省的自办银行,发行现大洋和纸币,形同东北的中央银行,但实际就是张家的私人账房。张学良让宁恩承担任总稽核,就如同给张家的私人账房派了一个贴身保镖和贴心侍卫。宁恩承业务精通,办事干练,他把边业银行的金融业务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两年内便为张氏帅府净赚了几百万纯利。宁恩承本人也分得红利10多万元,张学良和宁恩承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张学良对宁恩承的卓越才干越加青睐、倍加赏识。
                1930年12月,东北大学上层管理人员中的一些矛盾不断激化,一时几乎酿成风潮,就连原来主持校务工作的副校长也不得不请辞离去。张学良决心改造东大,急调宁恩承来充当救兵,出任东大秘书长,并且代理由他自己亲兼的东北大学校长职务。而此时的宁恩承,虚龄只有30岁,还不到而立之年。
                东北大学,是东三省的最高学府,乃藏龙卧虎之所,岂是毛头小伙可以驾驭之地。宁恩承自知个中深浅,不敢贸然就任。他多次言辞恳切地当面向张学良提出辞呈。但张学良是个说一不二、说话算数的人,岂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更何况,当时张学良确实处于分身乏术,忙得不可开交之时。要知道,当年张学良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帮助蒋介石打败了汪精卫、冯玉祥、阎锡山等反蒋势力,被蒋委任为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蒋介石把整个华北的军政要务全部交给了张学良全权处理,张哪里还有闲情逸致打理东北大学的具体事务?!宁恩承是个懂得知恩图报之人,他不愿也不忍看着张学良忙得焦头烂额,而自己却隔岸观火作壁上观,于是便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宁恩承向张学良提出一个请求,说是让我先拜见一下“祖师爷”。宁恩承所说的祖师爷就是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他连夜坐上去天津的火车,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张伯苓家中。宁恩承向恩师说明来意,张伯苓沉思片刻,便语重心长地对宁恩承说:“现在的问题,不是你爱惜羽毛的时候,而是汉卿先生有了困难。处世之道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承担责任,为人解决问题。人家既然有了困难,咱就应该硬着头皮为人解决,不可只考虑自己。只要咱存心善良,努力去做,就不会有什么错误。即使有了错误,人家也会原谅咱的。”听了恩师的一席话,宁恩承顿时增强了信心。接着,他又向张伯苓请教了如何尽快打开工作局面的几个问题,张伯苓均一一给予了详细指点。
                宁恩承回到东大立即行动,迅速办好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在校园住宅和道路过去黑灯瞎火的地方全部安上了电灯。特别是教授住宅楼附近过去由于没有路灯,教授们一直怨声载道,现在路灯一装,教授们齐声叫好。再一个是解决了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用水问题。在这之前由于学校水塔供水不足,师生生活用水经常得不到保障,而且还隔三差五老出故障。宁恩承请来南开大学后勤主任孟琴襄,利用一个周末的晚上全校停水检查,终于发现并排除了故障,保证了全校师生日常生活用水的正常供应。从此,这位年轻的代理校长,立刻让东大师生刮目相看。
                在张学良支持下,宁恩承进一步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对学校师资队伍进行整顿。宁恩承着手建立了东北大学校董会,并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计划。东大教师队伍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强的。由于张学良礼贤下士、高薪养士,一时关内名流学者云集东大。如曾任外交总长的罗文干、著名学者梁漱溟、文法专家章士钊、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俄文翻译家曹靖华、数学家冯祖荀、物理学家陈零屏、化学家庄长恭、体育专家郝更生等纷纷前往执教。但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有时也免不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宁恩承清楚地知道,整顿教师队伍是个老大难问题。但是他知难而进,在得到张学良的首肯后,他果断地免除了克扣教师工资、聚众赌博和嫖妓宿娼的教育学院院长的职务。自此,东大校风大振,师生无不拍手叫好。
                经过宁恩承的不懈努力,东大声誉鹊起。此时的东北大学,“无论以言建筑之雄伟,以言设备之完善,以言师资之一流,以言体育之发展,以言经费之充盈,俱可称全国之最。”几与北大、清华成鼎足之势,享有“塞外第一大学”之美誉。


                IP属地:上海10楼2023-12-02 15: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