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diy吧 关注:34,632贴子:2,254,993

一个新机制的尝试:合鸣 附讨论与二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机制:合鸣—只能与有手牌的其他角色进行合鸣,合鸣双方各亮出一张手牌比较点数/花色/类别,存在相同则称为合,不同称为未合,此操作结算后,双方收回各自位于处理区中的合鸣牌。



IP属地:四川1楼2023-11-28 13:48回复
    合鸣的相关讨论:
    1.合鸣的设计理念:合鸣整体上是类比拼点设计的,将拼点的“争强”要素改为了“求同”要素,同时,区别于拼点的二虎相争,合鸣更像是推心置腹,讨论双方观点,因此双方展示观点后,会收回合鸣牌。
    2.合鸣的运用:略低于拼点机制,原因是拼点是一种具有单调性的比较,而合鸣却并非具有单调性,元素相对孤立,因此受益有时也是孤立计算的。但仍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与泛用度。适合运用于“有大志的人”、“有羁绊的人”以及“有论谏的人”。
    3.合鸣的设计考量:如果是单纯的合鸣技能会显得“方差”较大(当然这也不失为一个特点),因此,以合鸣为核心的技能组需要考虑能够与其他角色沟通手牌信息,例如交出手牌、交换手牌、展示(亮出)手牌或者多次发动合鸣等要素是合鸣技能设计值得考量和倾向的地方,这一点我会在下面两设中展开。
    4.合鸣的深度:合鸣的深度主要体现在一种心意相通之上,同时也是一种对牌堆和对方手牌的计算考量,合鸣与拼点的设计区别在于,拼点只存在“赢”与“没赢”两种情况,而合鸣在“合”的基础上,还存在“一项合”、“两项合”和“三项合”,可以提供一个较为灵活的上下限空间。
    5.合鸣的缺点:①无法合,或者无从合,就如同“议事”一样,由于受制于三国杀回合机制以及牌堆占比,回合外,角色牌的花色、类别,大致都是更偏向于红色和基本牌的,这虽然能够增加合鸣中猜测的准确率,但也会降低合鸣的技能拓展空间。②局外因素,嘴牌,嘴牌因素对于很多博弈类武将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远古的“杀我神将”张角、到最近的“我给”王烈,这种局外因素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而作为机制封装的合鸣,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强度波动。


    IP属地:四川2楼2023-11-28 14:02
    回复
      刘备 君臣至公 9999
      【尽诚》每轮每种基本牌限一次,当你需要使用基本牌时,你可视为使用之。此牌结算后,你与一名角色合鸣,然后交给其任意张牌,若你以此法给出的牌数不大于X,你摸等量的牌(X为合的项数)。
      【秉义》主公技,限定技,当你进入濒死状态时,你可以令任意名蜀势力角色各摸一张牌。当你因蜀势力角色而脱离濒死状态后,你复原“秉义”。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设计思路:过去的刘备设计,多集中于“仁”这一概念。然刘备之成功,不惟止于对民之仁,而亦有对士之诚。诚,也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概念,“诚者,信也”。朱子云:“诚者,合内外之道,便是表里如一。内实如此,外也实知此。”诚不仅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诚信,还是一种心的功夫、一种内在的涵养、一种真实的表达。而刘备一生之道,不仅贯穿“仁”字,还贯穿“诚”字。无论是其与兄弟结义、与诸葛三顾、与手足复仇,其起、其壮、其衰,都与其“诚”密不可分。因此,定其主技能“尽诚”,是以其无时无刻对人以“诚”,或者说,这是我认为的一种理想中的形象。主公技没有采用传统的激将,而是用了“秉义”,第一是为了区别不同版本,第二是个人以为,刘备能成为主公,关键还是其有这“义”——无论名号还是抱负。正因其有这“义”,他在危难时总有所投、总有所报。
      技能思路:一技能“尽诚”其实是“仁德”的变种加强,并且颠倒了原有“仁德”的顺序,直接印基本牌,这大概是为了稍微跟上一下时代节奏,其次是,刘备还是需要一些个人能力。在此后是“合鸣”的引入,刘备的合属于理想的合。先共鸣再给牌,既能以“仁德”的效果保证牌的信息交流,保证下一次“合鸣”,又能引入一个小制衡,表示“合鸣”的回报。毕竟不是单方面付出。
      二技能这里简单谈一下我对主公技的理解,我认为主公技应当处于一种,主公能自发产生收益,但这个收益不是以损害他人为前提产生的。这里就区别于早年标风主公技“要牌”、和手杀谋系列主公技“吸血”。这个技能大致类似于曹叡的“兴衰”,但是又略有差别,不能直接回血,但是能在命悬一线之际制造最后一些团队收益,如果能蜀将捞回来就能再来一次,算是一种软性保护。


      IP属地:四川3楼2023-11-28 14:23
      回复
        陈群 动仗名义 999
        【雅结》其他角色出牌阶段结束时,你可以交给其一张牌,然后其交给你任意张牌。
        【事谏》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与一名角色合鸣:若合,其选择X项:下次摸牌数/回复量/伤害值+1(X为合的项数);若不合,弃置你的合鸣牌。
        “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三国志》
        设计思路:陈群其实也是有两面的,第一个比较常见的设计是他的制度建设贡献,即定品与制法,第二个则是其结交雅士,秉公多谏,这里的设计就是后者。两个技能也分别代表了后者列举的这两个方向,一技能是结交、二技能是劝谏。陈群在《三国志》中评价甚高,是以《三国志》词多劝诫,含褒贬之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亦谈之,曹魏的制度建设以韩申为本,其实并不利于长治,然曹魏三代雄主而得治者,正是有陈群之类高雅事谏之人,先不论王夫之的评价如何,至少说明在历史视野之中,陈群本人的品行,是不亚于他对制度贡献的。故取此设计。
        技能思路:陈群的技能相对来说设计非常简单粗暴、而且是纯辅助的效果、比较依赖队友。一技能“雅结”兼具信息交流、处理团队弃牌以及回合外防御力的作用。相比于上文刘备的单方面给,陈群的“雅结”是一种双向的呼唤,甚至可以说是打暗号,这对二技能“事谏”合鸣的成功率有一定的提升。此外,回合外能多拿牌,又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一些防御。然这部分牌大多是废牌,因此收益并不能说非常高。
        二技能“事谏”是陈群的主技能,也是一个辅助技。这里的合属于谏言的合,因此谏言也可能失败。历史上陈群数谏曹操、曹丕、曹叡,其中以曹叡谏言最多,因此,这里的设计也与曹叡的“恢拓”有联动(更恶心了)。这里同样运用到了X的效果来加强合鸣的深度,如果通过一技能交换信息更加顺利,那么二技能的辅助强度就会越高。当然,这个技能受嘴牌的影响也很大。


        IP属地:四川4楼2023-11-28 14:3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1-28 15:13
          回复
            再加个牌名字数是否含同样的字。感觉像是卜算,对前面部分机制的整合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11-28 16:17
            回复
              真不错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1-28 18:13
              回复
                dd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1-28 21:23
                回复
                  好机制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1-28 21:26
                  回复
                    有趣的设计,支持一下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11-28 21:39
                    回复
                      有点意思,这让我想到辛宪英的技能,只要让队友和自己留着点数相同的牌,就可以实现稳定的拆2或摸2的收益。
                      楼主的版本,合鸣是只能两人参与的。但如果和拼点一样能多人合鸣呢?就比如张角联三十六方众人合鸣会是什么效果呢?挺期待这种画面的表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1-28 21:52
                      收起回复
                        可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1-28 22:09
                        回复
                          可,但缺点亦显著(回合外多红色基本牌),建议充分考虑。


                          IP属地:河南13楼2023-11-28 22:20
                          回复
                            支持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1-28 23:30
                            回复
                              支持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2-01 17: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