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吧 关注:39,184贴子:511,117
  • 3回复贴,共1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榫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俗话说“榫卯万年牢”,不用一颗铁钉,仅靠榫卯工艺,便可做到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天衣无缝,使用百年而依旧坚固美丽,榫卯结构在我国建筑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可以说,榫卯结构是我国工艺文化精神的传承,起源于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代,历史比汉字还要悠久。
榫卯工艺是堪称媲美京剧的中国国粹,不仅外形精致唯美,而且遵循力学原理,实用性极强,不易锈蚀又方便拆卸。
如今再来看这些经典榫卯结构的工艺,仿佛重温了惊艳世界的中国之美。
榫卯结构历经数千年发展,其中明清家具的制作几乎用到了所有的榫卯种类,展现了榫卯结构进化的最终样式。
作为一种巅峰技艺,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
首先,榫卯结构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的巧妙组合,可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的家具就做不到;
其次,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明式家具虽已距今百年但木质仍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连接金属的锈蚀、老化等因素,也会使家具散架。
除耐用外,榫卯结构的制品还有利于运输和维修等优势。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6-04 08:42回复
    历数榫卯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三种结构的优势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正是这些不同的结构见证了我国古人的智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6-04 08:43
    回复
      中国古代榫卯建筑的杰出代表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
      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
      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
      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在战乱之际,木塔还承受过200余发炮弹的轰击,亦无大损。
      木塔之所以有如此杰出的抗震能力,在于前述诸多抗震技法的综合和提高:
      木塔平面是规则的正八角形,利于抵抗地震波产生的扭曲力。
      木塔高达4.4米的砖石基座坚实、稳定,形成一个“浮筏”,承载着全塔的重量(约1300吨)。
      木塔内梁与柱的连接完全通过斗栱完成,各种构件则通过榫卯连接,全塔的主要构件不用一钉一铆,这种连接形式类似于半固结半活铰的状态,能承受较大的弯矩。
      构架水平分层,在地震波中的垂直冲击波攻击下,可以通过“弹跳”的方式消解巨大的破坏能量。
      构架的整体性有力地抵抗旋转波,所有的柱子都用顶部的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形的框架,保证了构架的稳定性。
      柱子之间砌筑有厚实的墙体,牢牢地“抱”住各柱子,增加了构架的整体性,而且这些墙体能作为剪力墙发挥作用。
      立柱侧脚、平面逐层缩小,有效地降低了塔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塔的稳定性,这样既使塔身形成美丽的曲线,又能把水平的地震冲击力分解成垂直方向的压力。
      周边有一圈柱廊,各圈柱廊被水平构件连接成一个刚中带柔的整体,为了加固结构框架,在八边形木塔的四个斜向应面上,自上而下采用了剪刀撑做法。
      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表里如一,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相当的了解,抗震经验已积累到了很高的水平,既令人惊奇,也令人自豪。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6-04 08:46
      回复
        榫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含而不露,透露着儒家思想的平和中庸;内蕴阴阳,相生相克,以制为衡,又闪耀着道家思想的光辉。
        由此可见,榫卯技术表象背后隐含着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06-04 0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