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汗国的兴衰
哈萨克汗国(1456-1847)为大蒙古国诸汗国之一,源于成吉思汗长孙孛儿只斤·斡儿答(成吉思汗长子孛儿只斤·术赤嫡长子)建立的白帐汗国。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后将咸海之北,西抵撒哈辛,不里阿耳两部边界的地域分封给了长子孛儿只斤·术赤(1177—1225)。孛儿只斤·术赤逝世后,其嫡长子孛儿只斤·斡儿答(成吉思汗长孙)让位于二弟孛儿只斤·拔都(成吉思汗长子孛儿只斤·术赤次子),孛儿只斤·拔都袭父位后继续西征匈牙利,波兰等地,1242年,建立了大蒙古国西北宗藩国——金帐汗国,定都萨莱。孛儿只斤·拔都将咸海东北直至额尔齐斯河及七河以北为止的广大钦察草原分封给兄长孛儿只斤·斡儿答,因孛儿只斤·斡儿答的帐顶为白色,被称白帐汗,统治区称白帐汗国。
1262年—1265年,金帐汗别儿哥同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四子孛儿只斤·拖雷的六子孛儿只斤·旭烈兀在西亚建立的宗藩国)争夺高加索地区,与埃及建立联盟,由此伊斯兰文化开始影响金帐汗国。1266年,孛儿只斤·拔都之孙孛儿只斤·忙哥帖木儿即金帐汗位,被大蒙古国第五任皇帝孛儿只斤·忽必烈正式册封。1271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国号“大蒙古”改为“大元”。
1312年,孛儿只斤·忙哥帖木儿之孙孛儿只斤·月即别即位,尊称乌兹别克汗。1313年,孛儿只斤·月即别迁都别儿哥萨莱城(1925年苏联改名斯大林格勒),采用沙里亚法典,使金帐汗国全面伊斯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