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na吧 关注:456贴子:2,866
  • 13回复贴,共1

阿凡纳谢沃文化古DNA集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22-04-10 10:20回复

    主楼汇总表收集的阿凡纳谢沃文化古DNA,遗漏了崔银秋团队去年10月份那篇论文的7例,其中5例应是与付巧妹团队是重复的,只是样本编号不同而已,实际增补2例。


    IP属地:江苏2楼2022-04-11 17:03
    回复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张弛发表于《文物》2017年第6期中的文章《龙山—二里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中说到,“现今中国版图内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也是阿凡纳切沃文化带来的,年代接近公元前3000 年,此时中原地区是仰韶文化中晚期之交。但阿凡纳切沃文化并不是以中国新石器时代核心区域为中心的东方文化传统,因此学术界迄今也没有以新疆北部出现青铜时代早期文化作为中国青铜时代的开始。”
      2021年9月28至29日,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办,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考古系及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协办的“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在这次讨论会上,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王立新教授提出,公元前3千纪前期,阿凡纳谢沃文化携带着畜牧生业模式进入蒙古阿尔泰地区,随后蒙古高原中西部进入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狩猎业的混合经济发展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魏坚教授和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冯宝教授在《西域研究》2020年第4期发表了论文《中国北方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发展进程的思考》,明确提出:“距今5000~4000年阶段,在新疆北部的伊犁河流域,由于阿凡纳谢沃人群的迁入,可能最先开始了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生业模式”。魏坚教授和冯宝教授这一观点鲜明而大胆,令人耳目一新。
      阿凡纳谢沃文化是我首次全面收集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古DNA的第一支文化。为什么首先选择阿凡纳谢沃文化?以上内容是我选择它的动因。


      IP属地:江苏3楼2022-04-11 17:47
      回复
        阿凡纳谢沃文化是南西伯利亚铜石并用时代文化,20世纪20年代苏联考古学家根据米努辛斯克盆地巴捷尼村墓地发现,并以所在的阿凡纳谢沃山而定名。汇总表的参考文献③为Clémence Hollard的博士论文,Clémence Hollard在他的这篇博士论文中给出的阿凡纳谢沃文化的年代是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600年,相当于红铜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早期。阿凡纳谢沃文化分布范围很广,遍及阿尔泰山、米努辛斯克盆地、蒙古西部、新疆北部,以及哈萨克斯坦的东部和中部,甚至可能扩展到塔吉克斯坦和咸海地区。从这份古DNA的汇总表看,我认为阿凡纳谢沃文化的分布中心在阿尔泰山腹地。
        2楼的汇总表收集的阿凡纳谢沃文化古DNA样本总计有49例,其中男性27例,20例,性别不确定的2例。
        Y染色体成功分型的27例阿凡纳谢沃文化古DNA中,19例为R1b1a1b-M269,3例Q1b2a-FT380500,2例C2北-F1699,2例Q2a-F1213,1例J1a。而这19例R1b1a1b-M269中,13例是R1b1a1b1b-Z2103-M12149。很显然,阿凡纳谢沃文化的代表父系是Z2103-M12149,占27例阿凡纳谢沃文化古DNA的48.1%,接近一半。这是我们早已知晓的,因为奥库涅夫文化测得的一例突兀的Z2103,让我们很早就猜测到了阿凡纳谢沃文化的核心父系是R1b1a1b1b-Z2103。阿凡纳谢沃文化显然是来自颜那亚文化的扩张,因为R1b1a1b-M269是颜那亚文化的代表父系。


        IP属地:江苏4楼2022-04-12 17:50
        收起回复
          二楼汇总表的参考文献⑦中,基于qpadm统计工具计算了古欧亚群体的混合模型,也同样证实了颜那亚文化人群与阿凡纳谢沃文化人群是同一血统:

          上图中可以看到,里海北部的颜那亚-萨马拉人群和阿凡纳谢沃人群都是满格的绿色,而绿色代表的是阿凡纳谢沃血统。


          IP属地:江苏5楼2022-04-15 09:49
          回复
            阿凡纳谢沃文化卡拉苏克III遗址测得的3例Q1b2a古样本,实际上是父子三人,属于相关样本。因此,Q1b2a在阿凡纳谢沃文化中的存在目前只有卡拉苏克III遗址这一个孤例,Q1b2a在阿凡纳谢沃文化中的实际比例可能更低,这一支系可能不是阿凡纳谢沃文化的主要父系。三例Q1b2a中,I3949和I6714是兄弟,I3950是他们的父亲,而他们的母亲I3388和姑母I3951也在该遗址中测得。另外,Afanasievo Gora遗址中,I10561/RISE509和I6712是母子,RISE511和I6711是母子,RISE511和I3387是姐妹。
            目前27例阿凡纳谢沃文化父系古DNA中,19例是R1b1a1b-M269,占比70.4%,都是无关样本。3例Q1b2a是相关样本,占比11.1%。如果剔除3例Q1b2a的相关性,可以折算为一例样本。这样R1b1a1b-M269占比76%(19/25),Q1b2a占比4%(1/25)。再说M269在10个阿凡纳谢沃文化遗址中测得,Q1b2a只在一个遗址中测得,Q1b2a在阿凡纳谢沃文化中的表现目前还缺乏充分统计学意义。


            IP属地:江苏7楼2022-04-15 10:02
            收起回复
              母系方面,49例线粒体单倍群成功分型的阿凡纳谢沃文化古DNA中,U系22例,T系7例,H系5例,J系5例,C系2例,K系1例,V系1例,A系1例,G系1例,R系2例,H/U系1例,R系或N1a1a1a1不确定1例。
              U、T、H、J、K、V属西欧亚母系,C、A、G属东欧亚或蒙古人种母系。网络上我未查到H/U这支母系单倍群,不知指的是H系或U系还是确实存在H/U这支单倍。H/U指的H系或U系,那么测得为H/U的Kh22样本也是西欧亚母系。西欧亚母系占阿凡纳谢沃文化古样本的比例不低于83.7%,而东欧亚或蒙古人种母系只占8.2%。母系单倍群的统计结果表明,阿凡纳谢沃文化人群是来自欧亚草原西部的西欧亚或欧罗巴人种,在阿尔泰山周边地区定居过程中融入了少量当地的东欧亚蒙古人种。
              阿凡纳谢沃文化的西欧亚母系中,U系显著高频,共计22例,占49例样本的44.9%的比例。阿凡纳谢沃文化父系和母系的统计结果表明,这一文化人群的核心父系是R1b1a1b1b-Z2103-M12149,核心母系是U5。


              IP属地:江苏8楼2022-05-02 11:21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9楼2022-11-12 11:17
                回复

                  主楼去年我收集的阿凡纳谢沃文化古DNA集锦中,遗漏了论文《A dynamic 6,000-year genetic history of Eurasia’s Eastern Steppe》中的三例古样本。其中的SHT001、SHT002分别与王传超论文中的I6222、I6221是同一样本,更新的这个汇总表实际增补了KUR001/I6361这例样本。这三例古样本都发掘于蒙古国境内。


                  IP属地:江苏10楼2023-04-19 21:26
                  回复
                    昨日,光明日报第14版发表了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王立新教授的文章《蒙古高原游牧业起源的探索——以图音河流域石板墓的调查与发掘为中心》,光明日报官网链接地址: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11/27/nw.D110000gmrb_20231127_1-14.htm
                    王立新教授在此文结尾处总结到:“图音河流域石板墓的调查与发掘表明,石板墓文化时期蒙古高原地区业已进入典型游牧经济阶段。不过,结合更大范围的亚腰形墓、萨克赛形墓和赫列克苏尔的分布及马与马车在蒙古高原出现的时间等情况看,不排除青铜时代中期蒙古高原也已进入游牧经济阶段的可能性。”关于石板墓文化古DNA检测结果汇总,可参阅我去年初发表于石峁吧的主贴《石板墓文化古DNA集锦》,链接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7777093633。8例石板墓文化男性样本中,5例为Q1a1a-M120,1例Q1b1a3-L330,1例N1a-Tat,1例Q2b。
                    图音河位于蒙古国巴彦洪格尔省南部,查阅百度百科“巴彦洪戈尔”词条,巴彦洪戈尔省首府巴彦洪戈尔也确实位于图音河河谷。1971年,图音河上游的希德日朝鲁墓地清理出3座阿凡纳谢沃文化时期墓葬。楼上我增补的蒙古国境内三例阿凡纳谢沃文化古DNA样本中,两例发掘于巴彦洪格尔省额尔德尼朝格特县Shatar chuluu库尔干墓地。对照昨天王立新教授发表于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的内容,原来Shatar chuluu墓地的中文译名为希德日朝鲁墓地!


                    IP属地:江苏11楼2023-11-28 13: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