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泉城,小区和地铁口只有一个铁路之隔,目前集中方案都被否了,还有什么方案能至少满足下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铁路呢?
网友反映:辛祝路北延或者电建路南延,政府陆陆续续提出来多次,到现在没有进一步实施。
历城区城乡交通运输局回复:
辛祝路北延规划为城市次干道,与胶济铁路交汇处共有铁路9 股,影响范围内渡线6 组。针对辛祝路穿越铁路问题,经与铁路部门研究,胶济客专按照高速铁路管理,中铁济南局集团《地方涉铁工程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涉及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的地方涉铁工程禁止结构物下穿,应采用盾构或上跨方案。国内尚没有箱涵顶进施工的案例,采用上跨方案,工程拆迁量、投资规模较大,且只能解决过境交通,无法满足周边居民出行和市政管线配套需求。
1.上跨方案
辛祝路北延与铁路相交处,为黄台站的东段,既有站线6股(含胶济客专),专用线4股,渡线4组,路基高度约2米。采用上跨桥时,设计桥面距离自然地面高度为16m,按2.5%非机动车道的坡度计算,每侧引桥长度约650米。该方案长度北侧接工业北路,南侧接花园路。无法满足行人从桑园路至祝舜路的通行要求。且上跨方案无法满足市政管线过铁路的需求。
2.下穿方案
该方案建成后与即有历山路铁路立交桥、奥体中路铁路立交桥方案一致。该方案施工,需要下穿胶济客专路基,根据国家铁路局2017年1月2日发布的《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5.6.2条,“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区段有可能破坏地基加固1
3.盾构方案
该方案对铁路运输影响小,隧道需下穿辛祝路与祝舜路口的地下三层地铁站,埋深需45m,根据规范坡度的规定,该方案北侧在小清河上地面,南侧需在华龙路上地面,工程影响巨大,且无法满足行人从桑园路至祝舜路的通行要求。上跨方案桥面距离住宅楼近,在环保和景观方面,对周边居民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目前在技术方面尚无很好方案,需进一步研究论证方案。
网友反映:辛祝路北延或者电建路南延,政府陆陆续续提出来多次,到现在没有进一步实施。
历城区城乡交通运输局回复:
辛祝路北延规划为城市次干道,与胶济铁路交汇处共有铁路9 股,影响范围内渡线6 组。针对辛祝路穿越铁路问题,经与铁路部门研究,胶济客专按照高速铁路管理,中铁济南局集团《地方涉铁工程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涉及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的地方涉铁工程禁止结构物下穿,应采用盾构或上跨方案。国内尚没有箱涵顶进施工的案例,采用上跨方案,工程拆迁量、投资规模较大,且只能解决过境交通,无法满足周边居民出行和市政管线配套需求。
1.上跨方案
辛祝路北延与铁路相交处,为黄台站的东段,既有站线6股(含胶济客专),专用线4股,渡线4组,路基高度约2米。采用上跨桥时,设计桥面距离自然地面高度为16m,按2.5%非机动车道的坡度计算,每侧引桥长度约650米。该方案长度北侧接工业北路,南侧接花园路。无法满足行人从桑园路至祝舜路的通行要求。且上跨方案无法满足市政管线过铁路的需求。
2.下穿方案
该方案建成后与即有历山路铁路立交桥、奥体中路铁路立交桥方案一致。该方案施工,需要下穿胶济客专路基,根据国家铁路局2017年1月2日发布的《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2017)5.6.2条,“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区段有可能破坏地基加固1
3.盾构方案
该方案对铁路运输影响小,隧道需下穿辛祝路与祝舜路口的地下三层地铁站,埋深需45m,根据规范坡度的规定,该方案北侧在小清河上地面,南侧需在华龙路上地面,工程影响巨大,且无法满足行人从桑园路至祝舜路的通行要求。上跨方案桥面距离住宅楼近,在环保和景观方面,对周边居民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目前在技术方面尚无很好方案,需进一步研究论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