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生活吧 关注:44贴子:572
  • 4回复贴,共1

这个店5月6日开业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5-06 23:48回复
    #小象生活特卖超市# #小象生活# #小象特卖超市# 2021年新零售特卖超市项目,加盟微信17751030838,免费索取资料。地址: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客厅#小象特卖超市# 【图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5-06 23:50
    回复
      在超市里有了“临期食品”货柜,这类食品以5折甚至更低的“白菜价”出售,如此实惠的价格,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它买单呢?

      市场价169元一箱的进口品牌矿泉水,99元能买2箱;进口的东南亚产白咖啡30元3盒;来自欧洲的面包干价格9.9元一箱……
      购买食品,绝大多数人都会看看保质期,尽量挑新鲜的,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如今,在超市里有了“临期食品”货柜,这类食品以5折甚至更低的“白菜价”出售,如此实惠的价格,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它买单呢?

      临期食品成了热门生意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在许多大型超市里,都设有“临期食品”货柜。有的超市,即便没有设置专门的“临期食品”专柜,消费者也比较容易辨别哪些是临期食品,在打折销售中,临期食品的价格相对低廉。
      进口食品也是“临期食品”中折扣比较多的种类。泰国海苔、德国啤酒、意大利曲奇、保加利亚果汁……百余种商品连缀成一张世界地图,每款商品临近保质期的情况都不同,短则10天半个月,长则尚有八九个月才到期,以市场价一至五折出售,多数在三折左右。
      2019年以来,进口临期食品线下店铺开始在北京、上海、河北等地不断涌现,加盟开店模式最受推崇,甚至给出加盟费2万元、保证金2万,2019年7-8月间签合同,赠送1万元货物的优惠条件。
      靠近居民区、学校、商圈,是临期进口食品折扣店选址的特征,常客有学生和年轻白领,也有精打细算的大爷大妈。
      临期不是过期,折扣带来人气
      “这些产品都还在保质期内,临期不是过期,不影响食用。店里商品周转得快,像饼干、咖啡、生鱿鱼圈,我经常买,进口的矿泉水也是成箱往家搬。”北京的张阿姨是一家连锁进口折扣店的老主顾,“会员卡里已经充了好几千块钱!”
      不少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在普通商超,经常会有保质期临近的商品放在专区打折销售,或者作为赠品。而现在,临期商品被做成了一门生意。
      在网络上,“临期食品”似乎也很流行,但凡带有“临期食品”关键词的店铺的销量都不错,最多一家甚至达到了月销量8000以上。点开店铺评论,不少买家都说在味道上跟普通食品没什么区别。
      临期成为新时尚
      那么这些“临期食品”到底对我们的健康有没有影响呢?消费者能否安心购买“临期食品”?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江涛解释:包装完好的在这个保质期内,但是就是离保质期比较短的这些食品,应该说它的品质还是有保证的,然后这个生产厂家在保质期内它也是负有这个质量保证的责任的。
      当然在有一些特殊情况之下,比如说保存不当,或者是生产的工艺达不到要求,那么有一些食品,它可能在保质期内,它也可能发生变质,所以这个是我们要区别对待。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吃临期食品、减少食物浪费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有名为“食物银行”的公益项目风靡全球,接受食品经营单位捐赠,为低收入者免费提供食物,目前在上海、厦门等地均有出现。
      2019年3月12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携手见福便利店,推出“爱心食物银行”慈善项目,首批试点10家,市民可以通过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免费领取临期食品。
      不仅是临期,过期食品也开始寻找商业路径。中国游客最爱去扫货的日本连锁便利商店之一——唐吉坷德,超出“赏味期”的食物也会有独立货柜销售。
      201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设的全球首间剩食超市WeFood,2017年在德国开业的超市“好食物”(The Good Food),都专门打折出售各种超过保存期限的食品。
      就国内来说,市场规范和消费观念仍需进化。食品安全法规定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不可经营,也不得用于其他食品的生产。即便只是“临期”的食品也让很多消费者忌惮。
      新模式,新监管
      不过,当前针对临期食品的各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消费者抱怨对商品保质期的提示尚不到位。北京居民张女士说,她每次买打折食品,都会仔细看看保质期,预估自家能不能在保质期内食用完。但一些不清楚情况的消费者,往往看价格合适就拿走了。
      按照相关规定,食品经营者在售卖临期食品时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但笔者走访发现,一些出售进口临期食品的折扣店没有对商品保质期进行提示,消费者在选购此类商品时还需注意。
      也有消费者表示,对进口食品折扣店究竟能省多少,大部分其实不知情。“只觉得和同类商品比较起来应该是挺便宜的,具体这款商品怎么样、原价多少、打了几折,也不会去仔细查询,只希望使用感受还不错。”一名正在折扣店里选购的年轻小伙儿说。
      在一些线下进口食品折扣店,商品的原价、折扣等信息不全,基本是“一口价”的方式,这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赚的还是信息不透明的钱”。
      而对于线上平台来说,如何将新的商业模式推向消费者和食品厂商、品牌商,理顺跟现有零售体系的关系,则是需要突破的问题。


      3楼2021-05-07 09:17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5-08 17:16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8-25 1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