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四五”规划和两会报告,
各县区未来5年的发展路径
大致是清晰的,
现在,就跟昆报君一起,
来一趟权威、科学的“穿越”吧
◆ ◆ ◆ ◆
五华区“文化一哥”,未来的“城市灵魂”
◆ ◆ ◆ ◆
五华,很大程度上一直是昆明城市文化的核心载体。
这是五华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也是其未来的着力重点。把文化底蕴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就是未来五华的图景。
五华的未来,三个方面能描绘一个大概:
一个是历史文化名城要素聚集:五华要用文化旅游等新兴业态布局优化,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深度融合等路径,把文化产业增加值做到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的程度。
再加上做大做强“海鸥文化节”等大众文化品牌,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昆明的三大城市品牌,五华要独自扛走一块牌!
二是科教创新赋能经济发展:这个很好理解,文化成果只有软实力还不行,必须通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创新型企业集群和创新人才队伍的壮大,让新兴产业成为增长引擎,把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上的创新硬实力。
三是现代服务业引领全市:基本形成在全市具有比较优势的都市产业体系,服务经济品质更佳、开放型经济特征更加明显、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等都是应有之一。
这三个发展核心之下,五华就是内外兼修了:内是文化,是城市灵魂;外是文化转化而来的新兴经济实力,是硬功。
大家别忘了,五华的经济实力一直靠前,并不弱。
谁是“一哥”?未来的发展还真不好说。
◆ ◆ ◆ ◆
盘龙区 未来昆明的“生命风景线”
◆ ◆ ◆ ◆
在未来的盘龙图景中,“生命”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水,其二是指“生命科技”。
“严守生态防线”,守护好昆明头上的那碗水,是盘龙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未来还要做得更好的事情。
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松花坝为重点的水源地生态文明建设、水源区的保护,这就是盘龙未来的“生命风景线”之一。
这条“生命风景线”,是盘龙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条“生命风景”线,则是“生命科技创新区”。盘龙的未来,生命科学、生物科技等领域是核心,茨坝生物科技小镇、昆明生命科技创新区的打造是关键,国家植物博物馆是重要驱动。
当然,盘龙传统的优势项目现代商务是不能丢的,楼宇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商务功能等能和生命科技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这是盘龙未来最迷人的部分。
◆ ◆ ◆ ◆
官渡区未来的国际范儿“新中心”
◆ ◆ ◆ ◆
官渡区近年来一直是昆明各县区中的“经济一哥”。
经济,一直是其核心词汇。
在官渡区的核心定位和远景规划中,发展上的“新格局”和定位上的“城市新中心”是两个关键点。
如何把这个两个关键点变为现实?官渡的远景规划就是“开放经济”和“国际化”!
其一是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成为国际国内深入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其二是对外交往辐射能力增强,成为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和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区。
这条路径上,自贸试验区、外向型经济是关键,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服务贸易、文旅健康“四大产业”集群长足发展是引擎;
对外交往辐射能力的增强,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是“内功”;
与空港经济区、综合保税区、经开区联动性加强,与自贸试验区德宏、红河片区互动发展,以南博会、澜湄展等国际展会为平台,共育产业集群、共筑发展平台、共建载体园区则是“外功”。
官渡的未来是比较清晰的,外向型经济做支撑,未来的国际范儿“新中心”!
◆ ◆ ◆ ◆
西山区未来“我们不一样,不一样”
◆ ◆ ◆ ◆
在年初市委、市政府到各县区调研的时候,“高质量发展”就是书记、市长对西山发展的一个核心要求。
所以,“高质量发展”也是西山未来版图的关键词。
西山未来重要的发力点,一个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落实“西山+安宁太平新城”跨县域联合共建;完成草海片区及渝昆高铁昆明西客站项目核心重点片区开发,提速中国东盟生命科学先进实验区项目、白鱼口片区彩云湾项目等。
这是拓展“提质”,西山要当昆明的“中枢门户区”。
二是改造:提速推进16个片区改造,解决改造中的重点难点历史问题;老旧厂房“腾笼换鸟”和海口工业园区提质升级;紧扣“云南政治中心服务承载区”的功能定位成为展示云南省会形象的重要窗口。
这是升级“提质”,西山要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大有作为。
所以,西山的未来相对来说有点“不一样”。
◆ ◆ ◆ ◆
东川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五年!
◆ ◆ ◆ ◆
东川之于昆明,可以粗放地理解成东北之于中国。
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成为发展示范区,是东川未来的重点课题。
所以,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依托大健康、绿色食品、循环经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是东川未来的路。
东川其实未来要做的核心就是把劣势和历史遗留问题化为优势,东川要弯道超车,一个是要成为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第二是要成为滇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东川的未来真需要这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五年!
◆ ◆ ◆ ◆
呈贡区未来的“昆明大脑”
◆ ◆ ◆ ◆
旧城改造取得重大进展、新旧城区融为一体的呈贡会怎么样?
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行区的呈贡是什么样子的?
能像五华一样,独自扛走“世界春城花都”这块牌子的呈贡是什么样的?
关键是,建成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进入全省创新型县区行列的呈贡是什么样的?
能真正发挥驻区高校人才智力集中优势的呈贡是什么样的?
融入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昆明南站门户枢纽优势,能融入全球分工的呈贡是什么样子的?
呈贡,信息和智慧是其未来的关键。
一言以蔽之:成为未来的“昆明大脑”,才是呈贡该有的样子。
◆ ◆ ◆ ◆
晋宁区未来“昆明版的瑞士”
◆ ◆ ◆ ◆
晋宁未来的核心词有两个,一个是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另一个是古滇历史文化风貌区。
后者是依托,前者是发展方向。
晋宁想要达成这两个核心定位,其中一个前提是,要建成以昆阳为中心的交通圈层中心,对内实现1小时全覆盖,对外融入昆明、玉溪的1小时交通圈层。
实现了这个前提,依托古滇民族部等重大文旅配套子项目和绿地古滇云境健康城、晋宁产业新城等项目,基本建成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后,晋宁的未来其实很好理解:
就是未来“昆明版的瑞士”。
◆ ◆ ◆ ◆
安宁市现代工业“一哥”,未来的新型化城市先导区
◆ ◆ ◆ ◆
安宁能代表昆明的工业。
未来的安宁重点要做的也还是“工业”二字。这方面安宁的底气很足,未来要成为昆明现代工业基地的代名词,对安宁来说难度其实不大。
但安宁要做的还不止这些,安宁要全面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家级石化基地,还要创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滇中产业引擎、昆明工业脊梁”。
这还不够,太平新城“昆安一体化”发展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激活后,安宁还要“当仁不让”成为昆明新型城市化的先导区。
安宁很拼,安宁的未来会更拼!
◆ ◆ ◆ ◆
富民县未来每个人都会“爱上我”
◆ ◆ ◆ ◆
富民的未来蓝图,一个字就能概括一切:“宜”!
一个字太抽象听不懂?那就六个字:
宜居、宜业、宜游!
这六个字就是富民的核心远景,非常清晰明了。
宜居就是山水田园城融合发展,城市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
宜业就是生态优势成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康养旅游业大力发展,精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高原云果产业园基本建成,特色农业得到培育;
宜游就是建成美丽县城,螳螂川水环境治理提升,餐饮娱乐、休闲观光服务业得到发展,滨河景观带、经济带形成。
确实非常明了,又适合居住,又适合发展,又适合游乐
试问哪个人不会爱上这样的地方呢?
◆ ◆ ◆ ◆
宜良县未来“健康”这面大旗哥扛走了
◆ ◆ ◆ ◆
宜良未来发展的核心,表面上和晋宁有点相似,健康产业也是一个核心。
“健康”这面旗到底谁抗,宜良和晋宁有点同台打擂的感觉。
宜良要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成为宜人宜居的“集聚区”、城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的“精品区”、全域旅游的“特色区”。
还要打造特色健康产业项目,建设健康产业拓展区,进一步形成“生态度假胜地”的宜良名片,同时还要成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基地。
这些,都剑指“健康”。
当然,“中国健康之城”这盘大棋是昆明未来发展的核心,任何一个县区想独自扛走这面旗都不容易。
在昆明层面需要大家一起扛,但在宜良层面,就需要独自扛走的自信和勇气。
◆ ◆ ◆ ◆
嵩明县昆明的东方有一座城,他的名字叫“嵩明”
◆ ◆ ◆ ◆
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画出的版图中,以及嵩明自身发展的方向里,嵩明未来的核心就是在昆明的东部再造“一座城”。
一座昆明东部宜居宜业的新城!
一座城乡融合发展、产业整体竞争力增强,能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城;
一座具备公共服务现代化功能,厚植生态宜居底色的绿色之城;
一座具备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城。
这就是嵩明的未来:昆明东方一座全方位发展的新城!
◆ ◆ ◆ ◆
石林县未来的“全球网红打卡点”
◆ ◆ ◆ ◆
“全球网红打卡点”是什么样的?
其实石林已经能诠释一部分了,但还不够。
石林还需要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省健康生活目的地样板,还需要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让石林阿诗玛旅游IP形象影响力扩大。
石林的未来,确实需要成为“全球网红打卡点”,同时也需要承担一部分昆明乡村振兴、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升级的任务。
◆ ◆ ◆ ◆
禄劝县未来我就是一幅“美美的画卷”
◆ ◆ ◆ ◆
未来的禄劝,有三个发力方向:
一个是改变城乡面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环境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为普遍形态,基本建成生态涵养示范区。
其二是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县。
其三是成为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聚焦红色资源、民族文化、自然风光,旅游强县,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绿色生态向纵深发展。
禄劝和寻甸,实际上代表的都是昆明未来乡村的面貌。
寻甸更侧重于乡村发展,体现人的未来;禄劝则更侧重于环境,体现生存环境的未来。
愿禄劝未来成为昆明的一幅“画卷”。
◆ ◆ ◆ ◆
寻甸县我是啥样,未来乡村就是啥样
◆ ◆ ◆ ◆
上一个5年,寻甸是昆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代表着昆明的乡村。
未来的5年,寻甸的核心词汇还是“乡村”。
只不过这个“乡村”能代表乡村的未来。
听起来有点绕,“乡村振兴”是未来5年我们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寻甸就是实现昆明这项工作的主战场。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城乡融合典范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区……
一句话概括寻甸的未来:我是啥样,未来昆明乡村就是啥样!
各县区未来5年的发展路径
大致是清晰的,
现在,就跟昆报君一起,
来一趟权威、科学的“穿越”吧
◆ ◆ ◆ ◆
五华区“文化一哥”,未来的“城市灵魂”
◆ ◆ ◆ ◆
五华,很大程度上一直是昆明城市文化的核心载体。
这是五华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也是其未来的着力重点。把文化底蕴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就是未来五华的图景。
五华的未来,三个方面能描绘一个大概:
一个是历史文化名城要素聚集:五华要用文化旅游等新兴业态布局优化,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深度融合等路径,把文化产业增加值做到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的程度。
再加上做大做强“海鸥文化节”等大众文化品牌,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昆明的三大城市品牌,五华要独自扛走一块牌!
二是科教创新赋能经济发展:这个很好理解,文化成果只有软实力还不行,必须通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创新型企业集群和创新人才队伍的壮大,让新兴产业成为增长引擎,把软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上的创新硬实力。
三是现代服务业引领全市:基本形成在全市具有比较优势的都市产业体系,服务经济品质更佳、开放型经济特征更加明显、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等都是应有之一。
这三个发展核心之下,五华就是内外兼修了:内是文化,是城市灵魂;外是文化转化而来的新兴经济实力,是硬功。
大家别忘了,五华的经济实力一直靠前,并不弱。
谁是“一哥”?未来的发展还真不好说。
◆ ◆ ◆ ◆
盘龙区 未来昆明的“生命风景线”
◆ ◆ ◆ ◆
在未来的盘龙图景中,“生命”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水,其二是指“生命科技”。
“严守生态防线”,守护好昆明头上的那碗水,是盘龙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未来还要做得更好的事情。
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松花坝为重点的水源地生态文明建设、水源区的保护,这就是盘龙未来的“生命风景线”之一。
这条“生命风景线”,是盘龙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条“生命风景”线,则是“生命科技创新区”。盘龙的未来,生命科学、生物科技等领域是核心,茨坝生物科技小镇、昆明生命科技创新区的打造是关键,国家植物博物馆是重要驱动。
当然,盘龙传统的优势项目现代商务是不能丢的,楼宇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商务功能等能和生命科技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这是盘龙未来最迷人的部分。
◆ ◆ ◆ ◆
官渡区未来的国际范儿“新中心”
◆ ◆ ◆ ◆
官渡区近年来一直是昆明各县区中的“经济一哥”。
经济,一直是其核心词汇。
在官渡区的核心定位和远景规划中,发展上的“新格局”和定位上的“城市新中心”是两个关键点。
如何把这个两个关键点变为现实?官渡的远景规划就是“开放经济”和“国际化”!
其一是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成为国际国内深入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其二是对外交往辐射能力增强,成为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和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区。
这条路径上,自贸试验区、外向型经济是关键,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服务贸易、文旅健康“四大产业”集群长足发展是引擎;
对外交往辐射能力的增强,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是“内功”;
与空港经济区、综合保税区、经开区联动性加强,与自贸试验区德宏、红河片区互动发展,以南博会、澜湄展等国际展会为平台,共育产业集群、共筑发展平台、共建载体园区则是“外功”。
官渡的未来是比较清晰的,外向型经济做支撑,未来的国际范儿“新中心”!
◆ ◆ ◆ ◆
西山区未来“我们不一样,不一样”
◆ ◆ ◆ ◆
在年初市委、市政府到各县区调研的时候,“高质量发展”就是书记、市长对西山发展的一个核心要求。
所以,“高质量发展”也是西山未来版图的关键词。
西山未来重要的发力点,一个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落实“西山+安宁太平新城”跨县域联合共建;完成草海片区及渝昆高铁昆明西客站项目核心重点片区开发,提速中国东盟生命科学先进实验区项目、白鱼口片区彩云湾项目等。
这是拓展“提质”,西山要当昆明的“中枢门户区”。
二是改造:提速推进16个片区改造,解决改造中的重点难点历史问题;老旧厂房“腾笼换鸟”和海口工业园区提质升级;紧扣“云南政治中心服务承载区”的功能定位成为展示云南省会形象的重要窗口。
这是升级“提质”,西山要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大有作为。
所以,西山的未来相对来说有点“不一样”。
◆ ◆ ◆ ◆
东川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五年!
◆ ◆ ◆ ◆
东川之于昆明,可以粗放地理解成东北之于中国。
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成为发展示范区,是东川未来的重点课题。
所以,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依托大健康、绿色食品、循环经济、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是东川未来的路。
东川其实未来要做的核心就是把劣势和历史遗留问题化为优势,东川要弯道超车,一个是要成为长江上游生态修复示范区,第二是要成为滇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东川的未来真需要这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五年!
◆ ◆ ◆ ◆
呈贡区未来的“昆明大脑”
◆ ◆ ◆ ◆
旧城改造取得重大进展、新旧城区融为一体的呈贡会怎么样?
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行区的呈贡是什么样子的?
能像五华一样,独自扛走“世界春城花都”这块牌子的呈贡是什么样的?
关键是,建成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进入全省创新型县区行列的呈贡是什么样的?
能真正发挥驻区高校人才智力集中优势的呈贡是什么样的?
融入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昆明南站门户枢纽优势,能融入全球分工的呈贡是什么样子的?
呈贡,信息和智慧是其未来的关键。
一言以蔽之:成为未来的“昆明大脑”,才是呈贡该有的样子。
◆ ◆ ◆ ◆
晋宁区未来“昆明版的瑞士”
◆ ◆ ◆ ◆
晋宁未来的核心词有两个,一个是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另一个是古滇历史文化风貌区。
后者是依托,前者是发展方向。
晋宁想要达成这两个核心定位,其中一个前提是,要建成以昆阳为中心的交通圈层中心,对内实现1小时全覆盖,对外融入昆明、玉溪的1小时交通圈层。
实现了这个前提,依托古滇民族部等重大文旅配套子项目和绿地古滇云境健康城、晋宁产业新城等项目,基本建成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后,晋宁的未来其实很好理解:
就是未来“昆明版的瑞士”。
◆ ◆ ◆ ◆
安宁市现代工业“一哥”,未来的新型化城市先导区
◆ ◆ ◆ ◆
安宁能代表昆明的工业。
未来的安宁重点要做的也还是“工业”二字。这方面安宁的底气很足,未来要成为昆明现代工业基地的代名词,对安宁来说难度其实不大。
但安宁要做的还不止这些,安宁要全面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家级石化基地,还要创建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滇中产业引擎、昆明工业脊梁”。
这还不够,太平新城“昆安一体化”发展桥梁纽带作用全面激活后,安宁还要“当仁不让”成为昆明新型城市化的先导区。
安宁很拼,安宁的未来会更拼!
◆ ◆ ◆ ◆
富民县未来每个人都会“爱上我”
◆ ◆ ◆ ◆
富民的未来蓝图,一个字就能概括一切:“宜”!
一个字太抽象听不懂?那就六个字:
宜居、宜业、宜游!
这六个字就是富民的核心远景,非常清晰明了。
宜居就是山水田园城融合发展,城市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
宜业就是生态优势成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康养旅游业大力发展,精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高原云果产业园基本建成,特色农业得到培育;
宜游就是建成美丽县城,螳螂川水环境治理提升,餐饮娱乐、休闲观光服务业得到发展,滨河景观带、经济带形成。
确实非常明了,又适合居住,又适合发展,又适合游乐
试问哪个人不会爱上这样的地方呢?
◆ ◆ ◆ ◆
宜良县未来“健康”这面大旗哥扛走了
◆ ◆ ◆ ◆
宜良未来发展的核心,表面上和晋宁有点相似,健康产业也是一个核心。
“健康”这面旗到底谁抗,宜良和晋宁有点同台打擂的感觉。
宜良要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成为宜人宜居的“集聚区”、城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的“精品区”、全域旅游的“特色区”。
还要打造特色健康产业项目,建设健康产业拓展区,进一步形成“生态度假胜地”的宜良名片,同时还要成为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基地。
这些,都剑指“健康”。
当然,“中国健康之城”这盘大棋是昆明未来发展的核心,任何一个县区想独自扛走这面旗都不容易。
在昆明层面需要大家一起扛,但在宜良层面,就需要独自扛走的自信和勇气。
◆ ◆ ◆ ◆
嵩明县昆明的东方有一座城,他的名字叫“嵩明”
◆ ◆ ◆ ◆
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画出的版图中,以及嵩明自身发展的方向里,嵩明未来的核心就是在昆明的东部再造“一座城”。
一座昆明东部宜居宜业的新城!
一座城乡融合发展、产业整体竞争力增强,能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城;
一座具备公共服务现代化功能,厚植生态宜居底色的绿色之城;
一座具备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城。
这就是嵩明的未来:昆明东方一座全方位发展的新城!
◆ ◆ ◆ ◆
石林县未来的“全球网红打卡点”
◆ ◆ ◆ ◆
“全球网红打卡点”是什么样的?
其实石林已经能诠释一部分了,但还不够。
石林还需要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省健康生活目的地样板,还需要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让石林阿诗玛旅游IP形象影响力扩大。
石林的未来,确实需要成为“全球网红打卡点”,同时也需要承担一部分昆明乡村振兴、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升级的任务。
◆ ◆ ◆ ◆
禄劝县未来我就是一幅“美美的画卷”
◆ ◆ ◆ ◆
未来的禄劝,有三个发力方向:
一个是改变城乡面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环境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为普遍形态,基本建成生态涵养示范区。
其二是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县。
其三是成为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聚焦红色资源、民族文化、自然风光,旅游强县,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绿色生态向纵深发展。
禄劝和寻甸,实际上代表的都是昆明未来乡村的面貌。
寻甸更侧重于乡村发展,体现人的未来;禄劝则更侧重于环境,体现生存环境的未来。
愿禄劝未来成为昆明的一幅“画卷”。
◆ ◆ ◆ ◆
寻甸县我是啥样,未来乡村就是啥样
◆ ◆ ◆ ◆
上一个5年,寻甸是昆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代表着昆明的乡村。
未来的5年,寻甸的核心词汇还是“乡村”。
只不过这个“乡村”能代表乡村的未来。
听起来有点绕,“乡村振兴”是未来5年我们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寻甸就是实现昆明这项工作的主战场。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城乡融合典范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区……
一句话概括寻甸的未来:我是啥样,未来昆明乡村就是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