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谢:
爆钓天堂提供出借本测试使用zillion SV TW 2021款轮(8.5齿比),并对使用中带来的磕碰损伤表示歉意。
防杠精声明:
本轮子是从他人处借得,但是测试纯粹出于满足个人好奇心,不存在任何利益往来,轮子使用30小时后快递归还;
测试基于拿到的轮子,可能和正式上市的商品轮有一定区别,本人不对这种差别负责或者有义务解释和说明;
本人测试远投纯粹出于个人兴趣,并不代表这是一个轮子性能的全部,也不说明抛得远就一定能多上鱼;‘
轮子的个体和人的个体存在差异,本人的测试结果不代表另一个人可以在另一场合完全复制;
由于SV存在一定断脚的风险,本人测试并不说明所搭载SV boost线杯可以完全安全地全力抛投重饵,请使用者自负风险。
拿到手里首先外观的感觉非常“shimano",大面积亮银色处理,让人想到了16款的metanium,daiwa之前管用的一些小金属彩色装饰件也不见了,甚至连摇把上的锁片也从彩色金属片变成了流线的塑料灰黑色。很多接合的地方比如侧盖定位销,线杯轴顶都内嵌了橡胶圈,也是类似shimano的工艺。线杯轴承侧加了一个弹簧和一个橡胶缓冲垫,这样轴承就不容易轴向窜动,应该是为了降低异响。轮子是日本产,明前尚不清楚是打算把zillion生产线搬回日本,还是只是作为泰国生产版本的一种补充。
内部拆开来看,并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变化,所谓小齿双轴承支撑,这个在以前的短轴线杯轮子里面也是有的,顶多修了一下细节。大齿为铝合金,可能是宣称的所谓G1铝(内部代号,非标准名),小齿银色但不是铝合金,可能为白铜,这套传动配置,和1516HLC,以及steez A,Steez SV TW是类似的。但是8.5齿比倒是一个全新齿比。值得一体的是,新zillion所配合的发声机构,虽然steez A,通过一个弹簧凸隼实现,但是声音会更加清脆一些。steez A是简单的吱吱声,而zillion 2021有了一点点嘤嘤的余音,当然,和纺车还是没得比。
然后就是重头戏的SV boost,可以看作是二代的SV线杯。机构上,使用了串联的双弹簧来实现:下面的弹簧盘圈直径大,软细,上面的弹簧盘圈直径小,粗硬。两根弹簧通过一个白色的塑料件隔开,让他们在工作时互不干扰。在刹车碗旋升的时候,首先压缩第一根软弹簧,压倒底以后会有一个明显的台阶感,待到力量达到很大时才会继续开始压缩第二根弹簧。根据测量,完全压缩第一根弹簧的力量大约需要15克,和原有SV线杯弹簧类似或者更软一些;而完全压缩第二根弹簧则需要250克左右的力量,和原有的Z刹线杯弹簧类似或者更硬一些。由于串联弹簧需要两个弹簧仓容纳,所以SV组件的高度更高,这就导致了SV线杯的支撑壁不在中心,而是向轴承侧有了一个较大的偏移。为了在这种偏心支撑下能够达到足够的强度。线杯的重量达到了13.36/10.73克(带/不带轴承),相对于上一代zillion SV 1016的9.6克(不带轴承),在完全一样的规格和容量下,增重超过1克。上一代steez SV tw线杯重量是8.8克(不带轴承),估计这一代也会增加不少。
(SV boost组件增加也导致了一些重量增加,但是因为只是一个塑料档件和多一根弹簧,所以增重不多,原有系统也有2克左右)
在运作上,SV boost线杯的刹车碗行程比原SV线杯多了一些,更接近Z刹车线杯,多出来的部分倒不是伸出量更多,而是在最低位置更低了。这几个典型的刹车不同状态的条件总结如下表:
总结来说,如果把三种线杯的高速下刹车调到接近相等,那么在极低的转速下,SV boost线杯会比SV线杯刹车力小,和Z刹线杯接近;当转速稍高时,SV booster一段被激活,而这时候SV线杯刹车碗可能已经完全伸出,Z刹车线杯刹车碗则完全没有伸出,这时候SV booster线杯刹车力介于SV和Z刹车之间,这种转速比较典型出现在荡抛和弹道抛的飞行后段。从这方面来看,SV boost是带有一定Z刹车线杯特性的SV线杯,但是在中低速刹车会比Z刹车大一些(又比SV小)。
在远投测试中,24克鬼飞铅笔,去钩,使用格拉迪762MH路亚竿(10~84克),2号龟霸PE,5号前导,抛了几次比较顺的都是105.x米(视频见X音)。我自己的轮子里面,能打过105米的都算是一流水准了。个人最好的成绩是110米左右(和发挥、天气也有关系)。
总重量:
线杯重量(含轴承和套):
线杯重量(去掉轴承和套):
内部传动(这张图是钓友拍的,但是同一只轮):
内部传动和steez A对比(右)(钓友提供,我自己没拍)
图片待编辑
爆钓天堂提供出借本测试使用zillion SV TW 2021款轮(8.5齿比),并对使用中带来的磕碰损伤表示歉意。
防杠精声明:
本轮子是从他人处借得,但是测试纯粹出于满足个人好奇心,不存在任何利益往来,轮子使用30小时后快递归还;
测试基于拿到的轮子,可能和正式上市的商品轮有一定区别,本人不对这种差别负责或者有义务解释和说明;
本人测试远投纯粹出于个人兴趣,并不代表这是一个轮子性能的全部,也不说明抛得远就一定能多上鱼;‘
轮子的个体和人的个体存在差异,本人的测试结果不代表另一个人可以在另一场合完全复制;
由于SV存在一定断脚的风险,本人测试并不说明所搭载SV boost线杯可以完全安全地全力抛投重饵,请使用者自负风险。
拿到手里首先外观的感觉非常“shimano",大面积亮银色处理,让人想到了16款的metanium,daiwa之前管用的一些小金属彩色装饰件也不见了,甚至连摇把上的锁片也从彩色金属片变成了流线的塑料灰黑色。很多接合的地方比如侧盖定位销,线杯轴顶都内嵌了橡胶圈,也是类似shimano的工艺。线杯轴承侧加了一个弹簧和一个橡胶缓冲垫,这样轴承就不容易轴向窜动,应该是为了降低异响。轮子是日本产,明前尚不清楚是打算把zillion生产线搬回日本,还是只是作为泰国生产版本的一种补充。
内部拆开来看,并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变化,所谓小齿双轴承支撑,这个在以前的短轴线杯轮子里面也是有的,顶多修了一下细节。大齿为铝合金,可能是宣称的所谓G1铝(内部代号,非标准名),小齿银色但不是铝合金,可能为白铜,这套传动配置,和1516HLC,以及steez A,Steez SV TW是类似的。但是8.5齿比倒是一个全新齿比。值得一体的是,新zillion所配合的发声机构,虽然steez A,通过一个弹簧凸隼实现,但是声音会更加清脆一些。steez A是简单的吱吱声,而zillion 2021有了一点点嘤嘤的余音,当然,和纺车还是没得比。
然后就是重头戏的SV boost,可以看作是二代的SV线杯。机构上,使用了串联的双弹簧来实现:下面的弹簧盘圈直径大,软细,上面的弹簧盘圈直径小,粗硬。两根弹簧通过一个白色的塑料件隔开,让他们在工作时互不干扰。在刹车碗旋升的时候,首先压缩第一根软弹簧,压倒底以后会有一个明显的台阶感,待到力量达到很大时才会继续开始压缩第二根弹簧。根据测量,完全压缩第一根弹簧的力量大约需要15克,和原有SV线杯弹簧类似或者更软一些;而完全压缩第二根弹簧则需要250克左右的力量,和原有的Z刹线杯弹簧类似或者更硬一些。由于串联弹簧需要两个弹簧仓容纳,所以SV组件的高度更高,这就导致了SV线杯的支撑壁不在中心,而是向轴承侧有了一个较大的偏移。为了在这种偏心支撑下能够达到足够的强度。线杯的重量达到了13.36/10.73克(带/不带轴承),相对于上一代zillion SV 1016的9.6克(不带轴承),在完全一样的规格和容量下,增重超过1克。上一代steez SV tw线杯重量是8.8克(不带轴承),估计这一代也会增加不少。
(SV boost组件增加也导致了一些重量增加,但是因为只是一个塑料档件和多一根弹簧,所以增重不多,原有系统也有2克左右)
在运作上,SV boost线杯的刹车碗行程比原SV线杯多了一些,更接近Z刹车线杯,多出来的部分倒不是伸出量更多,而是在最低位置更低了。这几个典型的刹车不同状态的条件总结如下表:
总结来说,如果把三种线杯的高速下刹车调到接近相等,那么在极低的转速下,SV boost线杯会比SV线杯刹车力小,和Z刹线杯接近;当转速稍高时,SV booster一段被激活,而这时候SV线杯刹车碗可能已经完全伸出,Z刹车线杯刹车碗则完全没有伸出,这时候SV booster线杯刹车力介于SV和Z刹车之间,这种转速比较典型出现在荡抛和弹道抛的飞行后段。从这方面来看,SV boost是带有一定Z刹车线杯特性的SV线杯,但是在中低速刹车会比Z刹车大一些(又比SV小)。
在远投测试中,24克鬼飞铅笔,去钩,使用格拉迪762MH路亚竿(10~84克),2号龟霸PE,5号前导,抛了几次比较顺的都是105.x米(视频见X音)。我自己的轮子里面,能打过105米的都算是一流水准了。个人最好的成绩是110米左右(和发挥、天气也有关系)。
总重量:
线杯重量(含轴承和套):
线杯重量(去掉轴承和套):
内部传动(这张图是钓友拍的,但是同一只轮):
内部传动和steez A对比(右)(钓友提供,我自己没拍)
图片待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