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醋来,估计没有谁不知道山西的了。
山西人好醋,就如湖南人好辣,四川人好麻辣一样。
人们平常聚会,一般都是把酒端起,干杯。
山西人聚会,把醋端起,干杯,形容山西人嗜醋如命,无醋不欢。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2394728e51fbe091c5ec31c5b610c30/1464b4391f30e924b16be46f5b086e061c95f70a.jpg?tbpicau=2025-02-25-05_2eb2c3d7e74d1ff6dbdeaed20c5ce389)
中国酿醋的历史太悠久,久到山西人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只能去猜想。古时,把醋写作醯(读西),山西人爱醋,山西人也被戏称为:老醯。山西作为醋的发源地,实至名归也。
甲骨文时代,酒写作酉。醋写作酢、醯,偏旁从酉,醋也叫苦酒。传说酿酒时,放置时间长了,味则发苦且酸,遂成为最早的醋。醋就是这样被发明的。《周礼》记载曰:“醯人掌五齐、七菹。” 醯人,酿醋的人;五齐,泛指酒也,意思是酿醋的人需掌握酿酒的技术才能酿出醋来。
有一典故:
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宰相,名叫房玄龄,有大学问,唯怕妻,想纳妾,是有贼心无贼胆。彼时之男人三妻四妾为常态,李皇帝看不下去了,带美女数枚,到房府,对房夫人下旨曰:赐美女与房爱卿为妾,若从,赐美酒一杯,合家欢好;若不从,赐毒酒一杯,一路走好。房夫人曰:想纳妾,毋宁死。含泪把毒酒一饮而尽。正砸吧嘴思量,什么毒这么酸。李皇帝哈哈大笑,对房宰相说:“原来夫人爱吃醋,宁愿死,看来皇帝也帮不了你,死了这条心吧。”
醋,药食同源。几乎是所有人家的厨房里不可或缺的的调味品,在食物中的应用,应该是无人不知了。
醋的药用功效,最早记载于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是迄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医方,书中17个处方里有醋。
唐代药学家苏敬的《唐本草》曰:“ 醋有数种,有米醋、麦醋、饧醋、桃醋、葡萄、大枣、蘡薁等诸杂果醋,会意者亦极酸烈。惟米醋二三年者入药。余止可啖,不可入药也。”
宋代寇宗奭的《本草衍义》亦曰:米醋比诸醋更酽,入药多用之,谷气全也,故胜糟醋。
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则云:醋,米造,陈久者良。
说明,醋虽有很多种,适合药用的只是米醋,还是放了两三年的为好,其余的醋只能食用。
《伤寒论》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此苦酒,即米醋。
组方:半夏14枚(洗,破如枣核),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用法: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即是鸡蛋上敲一孔,去蛋黄留下蛋清,米醋倒入蛋壳内,生半夏切片置于醋内,将蛋壳置于火上,令醋沸三沸(形容时间很短),去掉半夏,把醋少少含于口内,分次慢慢咽下,如此反复几次,咽喉肿痛则愈。
师父言,曾用此方给患者治疗,效果极佳。现代使用方法可简略一些,不用蛋壳,直接把半夏、醋,可适当加点水,放于药煲内煲几分钟,倒出药液后再加入蛋清搅拌匀(注意:不可将蛋清煮成蛋花),然后少量慢慢含服(不建议读者自行尝试,需经中医师辨证开方)。
山西人好醋,就如湖南人好辣,四川人好麻辣一样。
人们平常聚会,一般都是把酒端起,干杯。
山西人聚会,把醋端起,干杯,形容山西人嗜醋如命,无醋不欢。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2394728e51fbe091c5ec31c5b610c30/1464b4391f30e924b16be46f5b086e061c95f70a.jpg?tbpicau=2025-02-25-05_2eb2c3d7e74d1ff6dbdeaed20c5ce389)
中国酿醋的历史太悠久,久到山西人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只能去猜想。古时,把醋写作醯(读西),山西人爱醋,山西人也被戏称为:老醯。山西作为醋的发源地,实至名归也。
甲骨文时代,酒写作酉。醋写作酢、醯,偏旁从酉,醋也叫苦酒。传说酿酒时,放置时间长了,味则发苦且酸,遂成为最早的醋。醋就是这样被发明的。《周礼》记载曰:“醯人掌五齐、七菹。” 醯人,酿醋的人;五齐,泛指酒也,意思是酿醋的人需掌握酿酒的技术才能酿出醋来。
有一典故:
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宰相,名叫房玄龄,有大学问,唯怕妻,想纳妾,是有贼心无贼胆。彼时之男人三妻四妾为常态,李皇帝看不下去了,带美女数枚,到房府,对房夫人下旨曰:赐美女与房爱卿为妾,若从,赐美酒一杯,合家欢好;若不从,赐毒酒一杯,一路走好。房夫人曰:想纳妾,毋宁死。含泪把毒酒一饮而尽。正砸吧嘴思量,什么毒这么酸。李皇帝哈哈大笑,对房宰相说:“原来夫人爱吃醋,宁愿死,看来皇帝也帮不了你,死了这条心吧。”
醋,药食同源。几乎是所有人家的厨房里不可或缺的的调味品,在食物中的应用,应该是无人不知了。
醋的药用功效,最早记载于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是迄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医方,书中17个处方里有醋。
唐代药学家苏敬的《唐本草》曰:“ 醋有数种,有米醋、麦醋、饧醋、桃醋、葡萄、大枣、蘡薁等诸杂果醋,会意者亦极酸烈。惟米醋二三年者入药。余止可啖,不可入药也。”
宋代寇宗奭的《本草衍义》亦曰:米醋比诸醋更酽,入药多用之,谷气全也,故胜糟醋。
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则云:醋,米造,陈久者良。
说明,醋虽有很多种,适合药用的只是米醋,还是放了两三年的为好,其余的醋只能食用。
《伤寒论》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此苦酒,即米醋。
组方:半夏14枚(洗,破如枣核),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用法: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即是鸡蛋上敲一孔,去蛋黄留下蛋清,米醋倒入蛋壳内,生半夏切片置于醋内,将蛋壳置于火上,令醋沸三沸(形容时间很短),去掉半夏,把醋少少含于口内,分次慢慢咽下,如此反复几次,咽喉肿痛则愈。
师父言,曾用此方给患者治疗,效果极佳。现代使用方法可简略一些,不用蛋壳,直接把半夏、醋,可适当加点水,放于药煲内煲几分钟,倒出药液后再加入蛋清搅拌匀(注意:不可将蛋清煮成蛋花),然后少量慢慢含服(不建议读者自行尝试,需经中医师辨证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