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吧 关注:12,223贴子:668,894
  • 8回复贴,共1
紧急提拔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0-01 13:30回复
    刘智浚《与祖国同行》连载24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0-01 13:30
    回复
      所谓“优中选青”,就是在相同资历、相同德才的干部中挑选,谁的年纪较轻,就选任谁。这样选拔任命的结果,解决不了我军中高级干部年龄老化的问题。因为同一资历的干部年龄相差不多,最多就是5~6岁。在这个会议以前,我军干部的年龄构成偏大,团的干部平均年龄接近50岁,师的干部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而军的干部平均年龄则是在60岁以上。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为了解决团一级干部年龄老化、难以带兵冲锋陷阵的问题,临战之前为了应急,给每个团任命了1~2名30多岁的团级干部。这些年轻的团级干部,体力充沛,吃苦精神强,战斗中下到营、连,指导一线分队完成任务,起到了身先士卒的作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0-01 13:31
      回复
        所谓“青中选优”,就是不论资历,只论年龄、文化、德才。团的干部从30多岁的营连干部中挑选,师的干部从40岁左右的团级干部中挑选,军的干部从40多岁的师团干部中挑选,一般不超过50岁。特别是作战部队,更加强调年轻化。省军区系统的干部,年龄则可以适当放宽一点。按照这个标准调整团以上班子,就可以实现我军干部队伍的年轻化。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0-01 13:31
        回复
          一天晚饭后,军高炮团政委李合松,政治处主任于兴国到我家来看我。他们是到军区参加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会议的。在聊天的过程中,他们向我谈了这次会议的精神,说他们自己的年龄在团的岗位上都超龄了。其实他们的年龄在当时团的干部中并不很大,李合松政委只有40多岁,于兴国主任40岁。事情的进展,完全印证了他们的说法,按照这次会议精神确定的11军团级班子配备方案中,他们的名字已经没在其中了。李合松从团政委直接被任命为32师政委,几个月后又被任命为11军政治部主任。于兴国被任命为弥渡县人武部政委,我被任命为95团政委。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0-01 13:32
          回复
            临近毕业的日子,是全军贯彻落实西直门会议精神的关键日子,不断传来一些同学的任职消息。我们的党小组长周永顺,从团政委提拔为47军政治部主任。从北京军区来的张珍,从团政委提拔为天津警备区政治部主任。从广州军区来的乔新柱,从42军宣传处长提拔为该军政治部主任。还有一些同学提拔为师的干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0-01 13:32
            回复
              我在昆明军区三个同期学员中,是提拔得最快的一个。我被任命为95团政委不到半年,还未到任,又被任命为32师政治部主任,这时我只有39岁。而另外两个同学,一个被任命为250师的团政委,一个被任命为嵩明县人武部政委。我们昆明军区贯彻西直门会议精神在全军是比较好的。1984年10月以后,11军军长廖锡龙只有42岁,14军军长何其宗只有41岁,31师师长胡志明只有32岁,这在全军作战部队中是最年轻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0-01 13:33
              回复
                干拔硬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0-01 13:33
                回复
                  直接越级,看来当时镇缺人,高层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0-01 15: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