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亲的影响
阿德勒说:母亲是新生儿第一个接触到的人(不应该是接生婆么?),也是除了她自身外,最先使她感兴趣的人。母亲是孩子通往社会生活的第一座桥梁,一个完全不能和母亲(或另外一个代替母亲地位的人)发生联系的婴儿,必定会走上灭亡之路。
这种联系不仅非常密切,而且影响深远,如果忽视它,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就无法指出她的哪些特征纯粹出自遗传的结果。每一种可能是得自遗传的倾向,都已经被她的母亲修正、训练、教育,而改头换面过了。她的技巧是否优良,影响了孩子的所有潜能。所谓母亲的技巧,我们指的是她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和她合作的能力。
那么,作为母亲,黄蓉是怎样养育郭芙的呢?
【原文】
她怀孕时心中不喜,但生下女儿之后,【却异常怜爱,事事纵恣】。这女孩不到一岁便已顽皮不堪。郭靖有时看不过眼,管教几句,【黄蓉却着意护持,郭靖每管一回,结果女儿反而更加放肆一回】。到郭芙五岁那年,黄蓉开始授她武艺。这一来,桃花岛上的虫鸟走兽可就遭了殃,不是羽毛给拔得精光,就是尾巴给剪去了一截,昔时清清静静的隐士养性之所,竟成了鸡飞狗走的顽童肆虐之场。
【原文】
郭芙讪讪的有些不好意思,但自恃【母亲素来宽纵】,也不怕她责骂……
【原文】
黄蓉知道女儿自小【给自己娇纵惯了】,她便明知错了,也要强辞夺理的辩解……
————————————————————————
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出,黄蓉对大女儿的态度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溺爱。至于溺爱的原因,书中没有给出。曾经有人作过分析,认为是因为黄蓉从未享受过母爱,心中一直引以为憾,便想在孩子身上进行弥补,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比如,父母小时候经受过穷苦之罪,便竭尽所能为子女创造物质条件,反而培养了孩子奢靡浮华的生活作风。个人比较认同这种观点。
此外,父母照顾孩子的方式,也往往习得于他们的父母。他们是怎样被照顾的,就会怎样照顾下一代,只要他们认可这种方式。黄药师养育黄蓉的方式,应当与黄蓉养育郭芙的方式大同小异,否则,黄蓉也不会被老黄骂了两句就离家出走。
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如果母亲溺爱、照顾的太过分了,使得举止,思想,行动,甚至语言,对孩子都没有必要了,那么她就会更加愿意发展成为寄生者(压榨者),一切自己要的都希望别人能帮助她。她会继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场合的中心人物,使得每个人都接受的她的呼唤,显示出自我中心的倾向。认为自己有权压制其他人,受他们纵容。
郭芙显然就是阿大师口中的典型个例,在黄蓉的溺爱下,长成了一个既自我中心,又带有强烈依赖性的女孩。
【原文】
郭芙见二人用蒙古话说个不休,走到黄蓉身边道:“妈,他们说些什么?”
【原文】
郭芙骇然笑问:“妈,他发颠了吗?”
【原文】
郭芙早笑得打跌,对母亲道:“妈,杨家哥哥这套功夫真妙,你怎不教我?”
【原文】
郭芙在门外叫道:“妈,妈,你在那儿?”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f008129321f95caa6f592bef9177fc5/44b46090f603738db17d8875a41bb051f919ecec.jpg?tbpicau=2025-02-19-05_e468c177caf9f4807bbc4118b3b15f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