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笛文学社吧 关注:51贴子:239
  • 0回复贴,共1

【苇笛精华】你在南,我在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特约作者 李蒙抒
      一直到18岁才知道圣诞节也是要好好过的。这是真的,不过这是在我失去了子林以后才明白了。教室里面和外面是一样的热闹,到处是五彩缤纷的剪纸和红色喷漆,写着美好的祝福。
       小小似乎也一样的不喜欢热闹,才会接到我的电话忘记说节日快乐。安静的我们热闹的他们显得格格不入,谁想起了谁谁又遗忘了谁?天和地的距离,海角天涯的轮廓!
       跟小小在电话里讲了1个多小时,一直到校园不再渲染的那么浑浊,我说节日快乐然后挂掉了电话。小小喜欢节日有很多很多朋友能陪在身边说话,可是她的朋友都喜欢跟多人在一起欢呼,我对小小说我们都没有错。
       那段时间我很消沉,也开始以一个18岁少年的叛逆的眼光去看待所谓的生活,伤感占据我大部分的生活。十八岁的三个孩子,小小在彩虹上微笑,佩洁在原野里张望,而我,匍匐在天与地之间。
       我不停的写信给小小,告诉她我所说过的所有谎话。她问我为什么不继续说谎,我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水落石出的尴尬,我没有找到很好的理由回答。但小小是我18岁最美丽的彩虹,虽然只有灰色挂在我黑色的天空。
      小小经常在信里面教我要怎么样的去忘掉一段感情然后就可以豪迈的笑。我把关于子林的全部记忆讲给她听,她每次用大张大张的信纸来安慰我,我告诉她我讨厌听夸夸其谈的道理,。于是她就讲笑话让我开心.她很认真的告诉我她读理科的原因是想每天都能看到赏心悦目的男生。
      我为她的理由鼓掌,结果她写信告诉我她看到的男生都是那种死心塌地追逐着课本的学生,没有像我一样玩世不恭的。
      我们在19岁重新多愁善感,文字渐渐苍白。摘掉栀子花瓣,纯粹寂寞的白色洒落在我们的手心,没有人留恋它有过的美丽和它用死亡换来的芬芳。写到最后心都沉重的碎掉。小小说不要浪费邮资,所以总是把信封塞满了寄过来。那一次,我18岁了,小小寄过来一个巧克力还有一封祝福我快乐的信。那是我18岁最感动的事,一个星期以后,我还是把巧克力吃掉了,考虑到害怕会融化掉。
       一种很强烈的共鸣就是我们都太希望活在一个更近的圈子里了,以至于在几乎每封信里都要说如果能每天可以在一起吃饭,一起上课放学去上晚自习该是多么的美好。我们知道羡慕不现实的美好不是件坏事,所以没有道理去停歇。
      “要是真的能天天看到你的话,肯定会堕落到爬不起来。”
     “为什么啊,我就那么有妖气啊?“
     “不是,是我喜欢这样和你漫无边际的堕落,和你在一起哭都是很舒服的。”
      这个暑假虽然很长,但也过的很快,一开始冲动的想跑到湖南去看看小小,但最终还是没有。原因是我们意外的交线需要一年的时间重合,她决定读另外一个高三,而我意外的上了个意外的大学。
      在2007给小小的最后一封信里告诉她天空可以是浩瀚的云彩和蔚蓝的背景,也可以是没有极限的痛楚,我们撒娇的年龄定格在了寻不回来的时光里,我们舍不得的是隐藏的悲哀,挥不去的过往,逃不了的未来,忽近忽远,寻觅中失去了心的震颤。
       小小只比我小3个月,她也很懂事,明明知道很多事不该做,却又和我一样不自觉的就失去了方向。我开始讨厌我的虚伪,在小小面前装作历尽沧桑一样,用一双看破红尘的眼睛流露着肤浅的成熟。不过我还是但愿这样的虚假能让小小开心起来。或许十几岁我们都桀骜不逊过,但荣耀都远去的毫无踪迹,伸手触及到的是分不清对与错的年纪。



1楼2009-12-25 19: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