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重赋,民不堪其苦,尤以苏松为最。甚者,江浙人不得任职户部, 竟成不宣之事。而明季《考成法》沿用至今,征收赋税以严出名,只消一分未完满,则参议处分,两江州官,多以此罢,故官征课之急,民赋课之重,绝伦于他省。正观元年二月,时任江苏巡抚敷臣元戎上折为东南均贫富、削赋税事,折留中枢,石沉大海。
松江知府(NPC)上书制台,民生多年疲敝。元戎深以为然,整顿多年,虽以海关之税填补水师经费,然征赋之重,而地方催征之举,又深恸于心。财赋东南,虚名徒有而已。
因正观三年赖帝蠲免钱粮,两江所获颇丰,所欠一百万石,已剩三十万石。藩库得以盈余,而生民得以苏息一二,元戎请为定制,准江南六府年蠲,数目不在多,期能一体臣民心意。
五年初,元戎再上兴水利、举蚕桑、议考成、减浮粮、开年蠲、准折色六事疏。帝下有司详议,一时哓哓,无有定论。户部尚书【穆瑞】以为,宜着两江始。所奏遂允。
又遣英郡王【秦朗】、户部郎中温【特赫煜廷】协理户部于两江赋税减免事宜,另翔录当地民事。戎乃发二十万藩银兴修海塘,疏浚吴淞江白茆河;减免赋税三成;初定州官考成完满八分不责,而催课敲剥之辈必问;年蠲一成;协调邻省清查逃荒人口,整治荒地;地以建昌十八年勘定为准,余者悉务蚕桑,其利较农耕多五成。一时两江地无不耕之土, 水无不网之波, 山无不采之木石。而商贾货赀亦盛极一时。
经一年,两江羡钱,缴库较往年翻倍。逋赋不欠,大有成效。随后元戎与【穆瑞】、【富察衍功】,共商《考成法》,较之明季纰漏,多有补注,呈阅钦览。
而各省纷相效仿之,岁入颇丰。六年.敷臣元戎上疏请设各行省藩库设封贮银专备急需公务,各州府县设分贮银,亦备之急用而各省羡钱不再解京入部库,留藩备用。
上欲付诸廷推,诸公以为从前战事孔棘,故调外省钱粮入户部,而今天下羲和,俟其在外各省仓促用事,于京师调用,则颇为掣肘,上意甚可。但从户部调用几多银钱分藏天下,说法则有不一,一说出部库一二千万两封贮之,一说出七八百万两封贮之。
元戎以为,初行此法,可先调七百五十万两封贮各省,迨日后岁有盈余,仍可添加。(注:雍正年初拨735万两,俟乾隆朝已逾1014.7万两矣。)乃定各省封贮各二三十万有差,各州道府县十五万余有差。
初,有京债者,朝廷屡禁不绝。外官多举债赴任,封贮银一定,各省挪用之事日增。【穆为巘】劾外官挪公帑之事。戎会同【敬贝勒秦英】,请定二十道监察御史,权同督抚,掌斧钺之事,秩六品下,凡封贮银之动用,需督抚巡抚藩台监御史共启之。
上以元戎能堪大事,甚孚朕意,擢官正一。
松江知府(NPC)上书制台,民生多年疲敝。元戎深以为然,整顿多年,虽以海关之税填补水师经费,然征赋之重,而地方催征之举,又深恸于心。财赋东南,虚名徒有而已。
因正观三年赖帝蠲免钱粮,两江所获颇丰,所欠一百万石,已剩三十万石。藩库得以盈余,而生民得以苏息一二,元戎请为定制,准江南六府年蠲,数目不在多,期能一体臣民心意。
五年初,元戎再上兴水利、举蚕桑、议考成、减浮粮、开年蠲、准折色六事疏。帝下有司详议,一时哓哓,无有定论。户部尚书【穆瑞】以为,宜着两江始。所奏遂允。
又遣英郡王【秦朗】、户部郎中温【特赫煜廷】协理户部于两江赋税减免事宜,另翔录当地民事。戎乃发二十万藩银兴修海塘,疏浚吴淞江白茆河;减免赋税三成;初定州官考成完满八分不责,而催课敲剥之辈必问;年蠲一成;协调邻省清查逃荒人口,整治荒地;地以建昌十八年勘定为准,余者悉务蚕桑,其利较农耕多五成。一时两江地无不耕之土, 水无不网之波, 山无不采之木石。而商贾货赀亦盛极一时。
经一年,两江羡钱,缴库较往年翻倍。逋赋不欠,大有成效。随后元戎与【穆瑞】、【富察衍功】,共商《考成法》,较之明季纰漏,多有补注,呈阅钦览。
而各省纷相效仿之,岁入颇丰。六年.敷臣元戎上疏请设各行省藩库设封贮银专备急需公务,各州府县设分贮银,亦备之急用而各省羡钱不再解京入部库,留藩备用。
上欲付诸廷推,诸公以为从前战事孔棘,故调外省钱粮入户部,而今天下羲和,俟其在外各省仓促用事,于京师调用,则颇为掣肘,上意甚可。但从户部调用几多银钱分藏天下,说法则有不一,一说出部库一二千万两封贮之,一说出七八百万两封贮之。
元戎以为,初行此法,可先调七百五十万两封贮各省,迨日后岁有盈余,仍可添加。(注:雍正年初拨735万两,俟乾隆朝已逾1014.7万两矣。)乃定各省封贮各二三十万有差,各州道府县十五万余有差。
初,有京债者,朝廷屡禁不绝。外官多举债赴任,封贮银一定,各省挪用之事日增。【穆为巘】劾外官挪公帑之事。戎会同【敬贝勒秦英】,请定二十道监察御史,权同督抚,掌斧钺之事,秩六品下,凡封贮银之动用,需督抚巡抚藩台监御史共启之。
上以元戎能堪大事,甚孚朕意,擢官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