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仙槎而棹星河吧 关注:91贴子:839
  • 11回复贴,共1

【 与阿妈的初次见面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08 10:22回复
    【 岁暮天寒,紫阙内早已是白茫茫一片,景仁宫里零星的几株腊梅业已盛放,因喜梅花的香气,便命人摘了数支昨夜梅枝回来插瓶,每日里枕着梅香入睡,倒也惬意。偏昨夜刮了一夜的北风,风声呼啸,钻进耳朵里时便像极了人的呜咽,被这样瘆人的动静扰了好眠,晨起时便苦着一张脸,老大的不高兴。】
    【 然而不论我有多困倦,晨昏定省这种事,总是不能躲懒的,强打起精神,往三宫请过安,方马不停蹄的赶回景仁宫。像一阵风儿似的直闯进额涅的寝殿内,没头没脑的往额涅身上扑,一双藕节似的手臂环住额涅的腰,软软的与她撒娇。】
    额涅,昨夜的北风扰了我好眠,我早晨都险些起不来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5-08 14:30
    回复
      【昨夜一场风雪,清晨倒又见寒三分,打轩窗外瞧去,庭中老松覆雪,已是条杖榛榛。垂了目,辛夷便将内殿生的炭盆子朝丫头身边挪近,卷着手里半握的《饮水词》集向那一团蓬如鸡窝般的发髻间敲了敲】
      今儿谁给你梳的头,太后瞧了也没数落你吗?
      【一时炭芯哔剥声响,热浪滚至,全不似在冬日,侧首另同遇萤阁来回事的嬷嬷吩咐】公主寝室里的窗子再用油纸糊一层,免进了风。
      【方才那篇《临江仙》,正读到“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容若词赋堪绝,却总愁肠百转,叫人没来由地心神郁郁,索性置下卷书,抬腕在她额顶抚着】
      我还不知道你?——便是没有昨夜的风,这冬岁里有几个晨你是起得来的?


      3楼2020-05-09 00:36
      回复
        ( 头上结结实实的挨了一下子,登时委屈巴巴儿的仰起头,如无辜小鹿般的瞳望向额涅玉容,低低的,如同狸奴呜咽般“嗷”了一声,立时伸出藕节似的手,捂住了头顶方才横遭灾厄之处。)
        ( 诚然,今日梳头的小婢手笨,梳得发髻初初看时倒还合眼,谁知却半分不牢靠,路上叫那喧嚣的风儿一吹,满头碎发便迎风乱舞,待得到慈宁宫门前时,便得手忙脚乱的将那肆意生长的乱发理顺,才敢入内问安——要是当着满殿姊妹们被斥一句仪容不整,岂非丢人?)
        额涅——!玛嬷才不曾数落我呢,我将头发捋好了才进去的!
        ( 虽生在北地,自幼见惯了疾风骤雪,但既生而为玉叶金枝,自然是打小也不曾吃过这风雪所带来的苦的,是以不耐严寒倒也不止我一人如此,既有人为伴,便格外的心安理得。)
        冬日太冷了嘛,窝在被子里多暖和呀?我便总舍不得起来——这不赖我呀!小竞她们也这样的。


        4楼2020-05-10 13:09
        回复
          【姑娘贪睡,如我原在闺阁大略无二,只家下规矩不比紫闱森严,晨昏定省亦非为天伦承欢,实是敬惕二字当前,横竖躲不过,不若早些惯了这日子】
          【手里捏着块玉露霜方酥,小厨房才出锅子的,尚还冒着热,朝人前递去】还要一会儿才是早膳时辰,先吃块垫垫,省的坏了胃气。
          【外间是一派银装素裹,趁着宫墙朱红却又一番好景致。我自小生在京中,去岁前的每个冬日不妨都要去踏雪寻梅,或捏几个雪人堆着,现倒没有了这份心绪,懒懒往身后软垫上倚着,又笑斥道】
          就知道同人比这些个,昨儿的字帖临完了?背了甚么诗词,倒同额涅说说?


          5楼2020-05-10 21:36
          回复
            ( 那一枚香香软软的点心递到嘴边,哪儿有放过它的道理?长大一张小嘴将它自额涅之间衔过来,偏一口吃不下,只好腾出一只小胖手,接下咬了半口的点心。一壁儿品着口中香甜的糕点,一壁儿口齿不清道。)
            还是额涅最好!
            ( 说话间,嘴边的糕饼屑簌簌而下,也顾不上住嘴,只用另一只尚且闲着的手去擦。)诗词没背……但字帖临完了!我终于会写我名儿里头的“镜”字啦!
            ( 顿了顿,又老大不高兴问道。)额涅,为甚么从前要给我起“镜”这个名字啊?笔画那样多!就算不像隋一皇姐的“一”那般好写,像小竞的“竞”也好呀,都比我的名儿好写。


            IP属地:广东6楼2020-05-11 01:23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5-11 01:48
              回复
                【小女尚年幼,于这般解字说义的功夫并不翔实。皇上国事繁重,每有皇嗣诞育,想也多为宗人府拟字进呈,朱笔一道圣裁圈定。至于这一「镜」字,饶是沉忖片刻,抚着手中的镂花暖炉】
                镜者,景也。景者,光也。明镜者可以察其形,故亦为鉴也。原是《旧唐书》里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唤辛夷取来纸砚,随手在宣面上落墨一笔,指着字对丫头道】这是你汗阿玛希望你做明净照鉴之人,你在重华宫里,先生可有讲太宗与魏征的故事?


                8楼2020-05-11 12:04
                回复
                  ( 原也只是孩子心性,觉得自个儿的名字笔画多,极难写,便总想着要换个好听好写的名儿,却不想这个看似复杂的字里头,竟还藏了这样的意思——纵使现在还不大懂得其中深意,但能听得出是个好字就是了。)
                  ( 因如今重华宫内一同进学的姊妹年岁相差无几,字都不识得几个,是以先生并不曾给我们讲过甚么太宗与魏征的故事,至多让我们临一临字帖,或是说些有趣的字谜,使得我们好记住那些字的。)
                  不曾,先生如今只让我们临字,偶尔教些朗朗上口、又无甚深意的诗词,旁的都还未学呢。
                  ( 不知额涅所说的故事,究竟与我的名字有甚么相干,看了看字又看了看额涅,脆声问道。)太宗与魏征有甚么故事?额涅讲给我听听罢!


                  9楼2020-05-11 14:24
                  回复
                    【皇家的公主,本该是金尊玉贵养着,不必像皇子那般苛教,只我家女儿却应当知史明理,免叫昏昧蒙蔽。一如我在家中书塾,所学也全非《女四书》那般只论女子恭顺柔婉,需得周旋室中的道理】
                    先生有先生的规矩。【略一沉思,想来亦是宫廷礼教所限,那些个夫子并不敢妄自逾矩。搁笔至峦架间,那幅「镜」字墨痕业已干透】
                    唐太宗一生圣治修明,文韬武略,却独畏魏征一员臣下,你可知为什么?
                    【辛夷奉来两盅红枣银耳羹,正合这数九寒天里暖胃,略略用过一匙,亦叫丫头边听边进】
                    原是为这位魏相国从谏如流。太宗善玩鹞鸟,一次恰逢魏征入觐奏对,不得已将鹞鸟藏于怀中,魏征却知他意,故意拖长了时间,太宗甚急而不敢声张,直到魏征离去,那怀中鹞鸟却也闷死了。
                    【自知这些丫头片子喜逗弄金丝雀,时而养着些小玩物,亦恐她不能知意,继而又释道】魏征之德,在于不惮皇权,匡正帝失。太宗之明,便在他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如此君臣勠力,同心一体,则有“贞观之治”。
                    魏征殁后,是以得太宗考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这个镜字笔画虽繁,却是汗阿玛予你的寄望所在。


                    11楼2020-05-11 18:04
                    回复
                      ( 即便尚不曾读过甚么史书,也曾听闻过大唐盛世,尤其唐太宗之名,虽不至如雷贯耳,但也算有所耳闻。大约是因他励精图治,又或是因他选贤任能——我虽不知他究竟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又于国于民有些什么的丰功伟绩,但只消知道他是个极厉害的人就是了。)
                      ( 至于额涅口中的魏征,我却是不曾听过的,对于文韬武略的唐太宗何以畏惧这一个做臣子的,便更是不知为何了。)我不知呀。
                      ( 伏在案上,一壁儿喝着那盏才端来的银耳羹,一壁儿听额涅讲述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只觉得唐太宗此人实在有趣,分明他是皇帝,魏征是臣子,何以要对臣子那般畏惧?可细想想,却又觉得他以帝王之尊,善纳臣子谏言,当得上是一位英明的帝王。)
                      原来“镜”字,还有这么个意思——唔,那还是这个字好,往后我临字,再不嫌它笔画多啦。


                      12楼2020-05-11 22:32
                      回复
                        【《太宗怀鹞》本是我幼时话本所见,四邻中却多得是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迂理,虽还有些高闳戚里,书香清流,他们只消以为姑娘早晚需嫁作人妇,女红则是第一紧要,便是学书也只学些三从四德,他日好做一相夫教子的贤妻而已】
                        【银匙在瓷盅里略略舀起一枚小枣,注目许久才闻她话音乍响,惊搅了神思,恍惚笑道】是如此,额涅听说新科的文状元,那名儿才叫繁实,你恐怕连字都识不得。
                        【后宫虽不预前朝,但这些姻亲往来总少不得遍传宫闱,一如先前蒙古王公来京,而后便定了孝明公主抚绥远藩。再如这年轻有为的状元郎,亦听闻内指了孝宗爷的大公主。如此望着眼下小女,很作喟叹】
                        就是不知,我家闺女日后,能不能指个状元郎呢?——纵然不能,也望轮不着你降去蒙古归牧才好。


                        13楼2020-05-11 2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