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吧 关注:12,187贴子:32,963
  • 8回复贴,共1

【转贴】略说《甘露味论·布施持戒品》之布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20-05-06 00:55回复
    归敬
    稽首总敬三宝尊,是谓正因能普济。
    生死迷愚镇沉溺,咸令出离至菩提。
    阿毗达磨如大海,大山大地大虚空,
    具摄无边圣法财,今我正勤略显示。
    前言
    在佛法中,布施是很基础、很重要的事情。布施可以使自己和他人在现世与后世获得安乐。佛为一般人「渐次说法」就是从布施开始:「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菩萨六度,也是以布施为首。
    本文将简要介绍《阿毗达磨甘露味论·布施持戒品》中对布施的论述。《甘露味论》是一部较早期(翻译)的阿毗达磨论书,简洁明了,文约义丰。由于该品着重讨论了世间的财、食等施,本文也将不涉及法布施等。另,由于本文着重介绍布施,原文中有关持戒的内容将被省略。


    IP属地:北京2楼2020-05-06 00:56
    回复
      正文科判
      甲一、基本定义
       乙一、总说
       乙二、思好
        丙一、信
        丙二、净
        丙三、供养
       乙三、田好
        丙一、三种田好
         丁一、大德
         丁二、贫苦
         丁三、大德贫苦
         丁四、三心得报
        丙二、田异
         丁一、异因异果
         丁二、得报差别
         丁三、三十福田
       乙四、物好
      甲二、补充说明
       乙一、布施六难
       乙二、总说果报


      IP属地:北京3楼2020-05-06 00:56
      回复
        正文
        甲一、基本定义
         乙一、总说
        云何布施?自持财物施与;为三种故:自为身故、为他人故、为彼我故;思、田、物好,得好报。
        布施包括三个方面:动作、目的、结果。
        动作,即把自己的财物等给别人,包括三个方面:施者(主动进行布施的人)、受者(接受布施的对象)、施物(施者布施给受者的东西)。
        目的有三种可能:为了自己、为了别人、或为了自他。
        结果,即获得好报,可以被三个因素增强:思好、田好、物好。
        供养塔、寺、佛、辟支佛、阿罗汉,自为身故,施与众生,为他人故,布施与人,为彼我故。
        这一段是对于布施目的的举例。
        为了自己的布施,如供养佛、辟支佛、阿罗汉,或供养佛塔、佛寺、佛像等。对方并不需要这份布施,因此是纯为自己的。如《僧伽吒经》:「如来不求香、花;为众生作因,令离生死。」
        为了别人,如对病人或流浪的小动物等心生怜悯,布施医药、饮食等。
        为了自他,如布施僧众,令对方安心修道,不用担心衣食;同时也使自己获福。
         乙二、思好
        云何思好?信、净与供养。
        思好,即施者于布施时,有好的发心。有三种:信、净、供养。
          丙一、信
        信云何?知后世果,若涅盘,一心不动。是谓信。
        信,即信心——对因缘果报有坚定的信心,知道布施必有果报,人天受乐,乃至涅盘。如果有其他人质疑或嘲笑,或遇上延迟满足,信心也不会动摇。
        信,既是因、也是果。一方面,出于信心而布施;另一方面,布施得好报,可以增强信心。
          丙二、净
        净云何?自除悭贪,恭敬于人,是谓净。
        净,即清净心——不是出于贪心或傲慢等而布施。施者布施时,在心念及言行上除灭自己的悭吝,并尊重受者。
        净,既是因、也是果。一方面,为了除灭悭贪而布施;另一方面,布施也可以帮助人除灭悭贪。
          丙三、供养
        供养云何?奉迎礼拜,自手施与等,是谓供养。
        供养,即恭敬心,或曰尊重——施者布施时,尊重受者,不施嗟来之食;以及,亲自确保布施的落地,而非只管出钱,不管完成度。
        供养,既是因、也是果。一方面,出于恭敬,或为了培养恭敬而布施;另一方面,布施得好报,也可以增长恭敬。
         乙三、田好
        云何田好?有三种田:有大德、有贫苦、有大德贫苦。
        「田」是一个譬喻,指接受布施的人。就像农夫春种秋收一样,布施可以获得果报。俗话说「种瓜得瓜」、「广种福田」,就是这个意思。「田好」,指受者的一些特点,可以使布施对施受双方而言,都有更好的效果。
          丙一、三种田好
           丁一、大德
        云何大德?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
        大德,指三乘贤圣。
           丁二、贫苦
        云何贫苦?**、老、病、聋、盲、喑、哑,如是种种贫苦。
        贫苦,狭义上指生活上有困难,需要帮助者——或者至少,哪怕别人的帮助并非不可或缺,但如果有帮助的话,还是会更轻松一些。如**(动物、昆虫等)、老人、病人(包括身体上的与精神上的)、残障人士(包括身体上的与精神上的)等。虽未穷举孕妇等情况,但以理推之,也应包含在内。
           丁三、大德贫苦
        云何大德贫苦?有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老、病、聋、盲、喑、哑、贫苦。
        大德贫苦,即上述两者的结合体,如乞食而活的佛陀、失明的阿那律、生病的维摩诘等。当然了,有一些「大德—贫苦」的排列组合并不存在,如佛陀不存在残障问题。
           丁四、三心得报
        大德田者,恭敬心得大报;贫苦田者,怜悯心得大报;大德贫苦田者,恭敬、怜悯心得大报。是为福田好。
        施大德田时,施者所获好报受其恭敬心的正影响;施贫苦田时,施者所获好报受其怜悯心(即慈、悲等)的正影响;施大德贫苦田时,施者所获好报受其恭敬心与怜悯心的正影响。
        施者如果想培养恭敬心,可以思维受者的功德,比如如来十号;如果想培养怜悯心,可以思维受者的困苦。


        IP属地:北京4楼2020-05-06 00:57
        回复
          IP属地:北京6楼2020-05-06 00:58
          回复
            附录
            一、<布施持戒品> 原文
            出自《阿毗达磨甘露味论》卷一,<布施持戒品> 第一,尊者瞿沙造,失译,大正 T28 no.1553 p.966.
            云何布施。自持财物施与。为三种故。自为身故。为他人故。为彼我故。供养塔寺佛辟支佛阿罗汉。自为身故。施与众生。为他人故。布施与人。为彼我故。思田物好得好报。云何思好。信净与供养。云何田好。有三种田。有大德。有贫苦。有大德贫苦。云何大德。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云何贫苦。**老病聋盲瘖痖。如是种种贫苦。云何大德贫苦。有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老病聋盲瘖痖贫苦。大德田者。恭敬心得大报。贫苦田者。怜愍心得大报。大德贫苦田者。恭敬怜愍心得大报。是为福田好。云何物好。不杀他不偷不夺不系不鞭不欺不诳。净物随多少随时布施。是为物好。信云何。知后世果若涅盘一心不动。是谓信。净云何。自除悭贪。恭敬于人。是谓净。供养云何。奉迎礼拜。自手施与等。是谓供养。云何田异。行善持戒禅定智慧解脱得果等功德若有是。是谓田异。救济危厄异因缘得异苦有无苦。发心供给得妙果报。布施佛即时一切得福。布施众僧若受用得一切福。未受用不得一切福。供养法故得大报。若学人聪明大智慧。以法故供养。是谓供养。法布施得富。受施竟得乐力寿等功德。除结胜得大果报。若施**受百世报。若施不善人受千世报。若施善人受千万世报。若施离欲凡夫受千万亿世报。若施得道人得无数世报。若施佛至涅盘受报。布施有六难。一者憍慢施。二者求名施。三者为力施。四者强与施。五者因缘施。六者求报施。众僧中分别施。是谓布施六难。云何持戒。有二种律仪。不善善律仪。云何不善。杀生偷盗淫妷。是谓身三恶律仪。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是谓口四恶律仪。贪恚恶邪。是谓意三恶律仪。云何杀生。有他生知是生。故夺命。如是杀生。有他受物知是他受物。故盗心偷夺。如是盗。有妇女他所有。知他妇女。故欲共淫。若道非道中。自有妇犯非道。如是淫妷。若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若疑言不疑不疑言疑。如是妄语。若有实欲别离故异说。是谓两舌。染污心他人不爱言。如是恶口。不知时无义言。如是绮语。财物他有贪爱应我有。如是贪。见彼不喜。欲令苦痛。如是恚。恶邪有二种。实有物而言无颠倒见闻。云何实有物而言无。无罪无福报。无今世后世。无父母无佛辟支佛阿罗汉余得道等。如是实有而言无。云何颠倒。见闻善恶天作非行报果。如是恶邪。是谓三种不善业。悔是三事除却不作。是谓三种善业。常远三种恶行三种善。是谓持戒坚固。布施持戒禅定思惟。必得三果。得财富得生天得解脱。世三十种福田。父母老病善人离欲凡夫有漏七人四道向四道果。从灭禅入起。辟支佛菩萨佛比丘僧。有去来人饥渴。


            IP属地:北京7楼2020-05-06 01:15
            回复
              (中略)
              云何僧证净?如世尊言: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于僧,谓佛弟子,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于此僧中,有预流向、有预流果、有一来向、有一来果、有不还向、有不还果、有阿罗汉向、有阿罗汉果,如是总有四双八只补特伽罗。佛弟子众,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见具足,应请、应屈、应恭敬——无上福田,世所应供。所言此者,谓此欲界、或此世界、此赡部洲。又言此者,谓即此身,持等持、躯等躯、聚得自体。又言此者,谓此处生佛及弟子、诸仙牟尼、诸聪叡者、善调伏者、善调顺者。又言此者,谓即于此教授教诫善说法中、是故言此。言圣弟子者、圣谓佛法僧、归依佛法僧故名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者、谓以此相、此门、此理,于诸僧所起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故名为以如是相随念于僧。言妙行者,谓世尊说有四种行: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佛弟子众于此中行,故名妙行。又世尊说有四种行:一、不安隐行;二、安隐行;三、调伏行;四、寂静行。佛弟子众唯行后三,故名妙行。质直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质直。所以者何?以八支圣道不迂不曲不回、质直平坦一趣。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质直行。如理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如理。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尊说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及正定,并资并具,名为如理。如世尊言:此一趣道,令诸有情皆得清净、超诸愁叹、灭诸忧苦、证如理法,谓圣正定并资并具七圣道支,名圣正定资之与具。何等为七?谓初正见乃至正念。以圣正定?由七道支引导脩治方得成满,故说名圣正定资具。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如理行。法随法行者,谓涅槃名法,八支圣道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又别解脱名法,别解脱律仪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又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名法,受持此法名随法。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法随法行。和敬行者,谓佛弟子众,一戒、一学、一说、一别解脱,同戒、同学、同说、同别解脱。受具百岁所应学处,初受具者亦于中学;初受具者所应学处,受具百岁亦于中学。如受具百岁所应学法,初受具者亦如是学;如初受具者所应学法,受具百岁亦如是学。佛弟子众能于此中一戒性、一学性、一说性、一别解脱性、同戒性、同学性、同说性、同别解脱性,名和敬行。又佛弟子众,互相恭敬、互相推让,于长宿者起迎合掌、慰问礼拜、表相和敬。佛弟子众如是而行,名和敬行。随法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随法。佛弟子众于中随顺游历涉行,名随法行。
              于此僧中者,佛弟子众中此即显聚、显蕴、显部、显要略义。预流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预流果,谓此无间证预流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先未能断多分品类,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脩现观,名预流向。预流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一来果证,名预流果。一来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一来果,谓此无间证一来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或先已断多分品类,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脩现观,或住预流果已能进求一来果证,名一来向。一来果者,谓现法中已于三结永断遍知,及断多分贪欲瞋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不还果证,名一来果。不还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不还果,谓此无间证不还果。彼于欲界贪欲瞋恚,由世间道或先永断,于四圣谛先未现观今脩现观,或住一来果已能进求不还果证,名不还向。不还果者,谓现法中于五顺下分结已永断遍知,谓有身见、戒禁取、疑、贪欲、瞋恚。彼住此断中,未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不还果。阿罗汉向者,已得无间道能证阿罗汉果,谓此无间证得最上阿罗汉果。或住不还果已,能进求阿罗汉果证,名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者,谓现法中贪瞋痴等一切烦恼皆已永断,名阿罗汉果。言四双补特伽罗者,谓预流向、预流果是第一双,一来向、一来果是第二双,不还向、不还果是第三双,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是第四双。八只补特伽罗者,谓显安立预流向等补特伽罗八种各别。佛弟子众者,显示开晓佛弟子众具胜功德。戒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戒。定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定。慧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慧。解脱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解脱。解脱智见具足者,谓学无学僧成就具足学无学解脱智见。言应请者,谓应惠施、应供养、应祠祀,故言应请。言应屈者,谓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少作功劳获大果利,故名应屈。应恭敬者,谓若识知若不识知,皆应起迎曲躬合掌稽首接足,而赞问言:「正至正行得安乐不?」名应恭敬。言无上者,如世尊告苾刍众言:一切和合部类众中,佛弟子众最为第一、最尊最胜、最上无上,故名无上。言福田者,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我不见有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等天人众中,堪受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如我僧者。阿难当知,若于我僧已惠施善惠施、已供养善供养、已祠祀善祠祀,作少功劳获大果利。又如天帝至鹫峯山,以妙伽他赞问佛曰:
              「稽首能辩说, 到诸法彼岸,
               超一切恐怖, 大乔答摩尊。
               有无量众生, 乐福脩布施,
               恒发至诚信, 脩诸有依福。
               愿佛垂哀愍, 说真胜福田,
               令无量众生, 少施获大果。」
              世尊哀愍诸众生故,以妙伽他告天帝曰:
              「若无量众生, 乐福脩布施,
               恒发至诚信, 脩有依福者。
               我今为汝等, 说真胜福田,
               令无量众生, 少施获大果。
               若行四圣向, 及住四圣果,
               是应供真僧, 具胜戒定慧。
               此真胜僧田, 功德甚广大,
               能无量润益, 犹如四大海。
               调御胜弟子, 已发法光明,
               堪受胜供养, 及受胜祠祀。
               于少僧行施, 即施一切僧,
               必当获大果, 一切智称赞。
               于诸福田中, 僧田最为胜,
               诸佛所称叹, 施获最上福。
               于佛弟子众, 少施获大果,
               故诸聪慧人, 当供养僧众。
               圣众持妙法, 具明行等持,
               故于僧宝中, 行施最为上。
               以三种净心, 施僧衣饮食,
               必获殊胜报, 成人天善士。
               定于生生中, 离尘垢毒箭,
               超过诸恶趣, 受人天胜乐。
               自正集珍财, 自手而行施,
               为利自他故, 必获于大果。
               诸有聪慧人, 净信心行施,
               当生安乐界, 受妙乐聪明。」
              由如是说,故名福田。世应供者,谓圣弟子能净世间,应供器故;已行应供,清净道故;成就应供,三净业故,名世应供。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僧伽,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证心净,是名僧证净。若能于此劝励安立,当知是名方便劝励安立令住僧证净中。
              (后略)


              IP属地:北京9楼2020-05-06 01:17
              回复
                回向
                天阿苏罗药叉等  来听法者应至心
                拥护佛法使长存  各各勤行世尊教
                诸有听徒来至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于人世起慈心  日夜自身依法住
                愿诸世界常安隐  无边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业并消除  远离众苦归圆寂
                恒用戒香涂莹体  常持定服以资身
                菩提妙华遍庄严  随所住处常安乐


                IP属地:北京10楼2020-05-06 01:19
                回复
                  补5楼
                  丙二、田异
                  丁一、异因异果
                  云何田异?行善、持戒、禅定、智慧、解脱、得果等功德,若有是,是谓田异。救济危厄,异因缘得异。有苦、无苦,发心供给,得妙果报。
                  狭义上的「田异」,指受者的情况不同:行善/行恶、有戒/无戒、有定/无定、有智慧/无智慧、解脱/未解脱、三乘果位差别等等。
                  「救济危厄,异因缘得异」,指根据对方所需不同,而作不同的布施,会获得不同的果报。如《大庄严论》:「诸业受报各各差别,不以一业得种种报。若作端正业,则得端正色力;财富应从余业索。是故,智者应当修习种种净业,得种种报。」
                  「有苦、无苦,发心供给,得妙果报」,指不论受者是否贫苦,只要施者发心布施,就一定会受相应的好报(当然了,不能强迫对方接受)。
                  丁二、得报差别
                  布施佛,即时一切得福。布施众僧,若受用得一切福,未受用不得一切福。供养法故得大报。若学人聪明大智慧,以法故供养,是谓供养法。布施得富。受施竟,得乐、力、寿等功德。除结胜,得大果报。若施**受百世报,若施不善人受千世报,若施善人受千万世报,若施离欲凡夫受千万亿世报,若施得道人得无数世报,若施佛至涅盘受报。
                  布施可以破自他悭贪,由此得福。破他悭贪,又有两种:1) 受者随施而食/用,不追求上妙五欲;2) 其他人见闻布施,或生随喜,或效仿之。因此说,如果布施众僧而众僧未受用,则所得福不如受用的多。
                  「供养法」≠「法供养」(本文中不展开)。「供养法」有两层含义:1) 为了求法(如为了圆满布施波罗蜜)而行布施,而非仅仅为了世间福利;2) 了解法、出于对法的尊重而行供养,而非分别外表。怎样叫分别外表呢?如供养精美的佛像、却不修补甚至不恭敬残破的佛像;或因为「仙风道骨」的外貌而恭敬老年出家人、轻视少年出家人等。《大庄严论》中对此批评道:「汝今不应校量众僧耆少形相。夫求法者,不观形相,唯在智慧。身虽幼稚,断诸结漏,得于圣道;虽老放逸,是名幼小。」 哪怕对方看起来有种种不足,也应当认识到人无完人,恭敬对方的优秀品质,不因为其瑕疵而不恭敬。如《》:「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
                  布施饮食等后,由于受者获利,施者也会获得相应的利益。如人有饭吃则安乐,没饭吃则痛苦,有饭吃则有力气,没饭吃则没力气,有饭吃则能活,没饭吃则会饿死,等等。因此说,「受施竟,得乐、力、寿等功德。」类似地,没饭吃则难以精进修行,有饭吃则可以专心修行,进而证果、利益人天等。因此说,「除结胜,得大果报。」
                  由于佛具足的功德、对他人的利益比声闻人多,因此施佛比施声闻得福多;辗转乃至施不善人比施**得福多,因为不善人好歹具足人身,而**身处恶道。当然了,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布施时的发心非常重要,应当平等布施,不应挑三拣四。
                  丁三、三十福田
                  世三十种福田:父(1)、母(2)、老(3)、病(4)、善人(5)、离欲凡夫(6)、有漏七人(7-13)、四道向(14-17)、四道果(18-21)、从灭禅入起(22)、辟支佛(23)、菩萨(24)、佛(25)、比丘僧(26)、有去(27)、来人(28)、饥(29)、渴(30)。
                  福田,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田好」。上面概括了「大德」、「贫苦」、「大德贫苦」这三种情况,这里是举例说明。
                  (5) 善人,指修习十善业道的人(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
                  (6) 离欲凡夫,指通过自己的努力,远离五欲、五盖,修习禅定且有所证的人。
                  (7-13) 有漏七人,指修习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人,及修习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的人。
                  (14-21) 四道向、四道果,即声闻乘的果位。
                  (22) 从灭禅入起,即即将进入灭尽定、或刚刚出定的人。
                  (27-28) 即远行之人。
                  乙四、物好
                  云何物好?不杀他、不偷、不夺、不系、不鞭、不欺、不诳,净物,随多少,随时布施。是为物好。<br>用来布施的东西之「好」,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的标准。
                  I. 正当途径获取:「不杀他、不偷、不夺、不系、不鞭、不欺、不诳」。
                  II. 言行一致,不出尔反尔:「不欺、不诳」。如答应施甲,却转头施乙;或者答应多施,然后反悔了,只肯少施甚至不施。
                  III. 「净物」,有两层含义:东西本身干净,以及不会对自他有损害。比如烟、酒、毒品、管制刀具、毒药等,就是不净物,不适合拿去布施。
                  IV. 「随多少」,即随自己的能力,适当布施——既不会在明明有很多的情况下,出于悭吝而不肯布施;也不会为了面子等原因,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布施。如《优婆(百度不要抽风)塞戒经》中就提到:「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V. 「随时布施」,即随对方的需要而布施,而不是随自己的心意——想给什么就给什么、想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甚至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强塞东西。
                  甲二、补充说明
                  乙一、布施六难
                  布施有六难:一者憍慢施,二者求名施,三者为力施,四者强与施,五者因缘施,六者求报施、众僧中分别施。是谓布施六难。
                  布施的时候,应当避免六种心态和行为。上面也略有涉及,这里是更完整的讨论。
                  I. 「憍慢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不起其他人:或者看不起接受布施的人,或者看不起那些不如自己慷慨的人。当然了,另一方面,也无需自卑,觉得布施是见不得人的事情,或者因为自己所施的财物等不如别人而自卑。II. 「求名施」,不是真正为了帮助别人,而是为了世间的好名声而布施。
                  III. 「为力施」,本来没有布施的意思,被强迫着把自己的财物给别人,包括被人勒索、潜规则送礼、被罚款等。
                  IV. 「强与施」,不考虑接受者的情况,只因自己想施,就强迫对方接受。
                  V. 「因缘施」,本没有布施的意思,但受到其他原因的影响,如参加了慈善晚宴、为了避税等等。
                  VI. 「求报施、众僧中分别施」就是说是贪图布施的果报而去布施,并且布施——尤其是布施出家人的时候——并不是以平等心施,而是挑挑拣拣,凭刻板印象来布施/不施。就像俗话说「凭封面判断一本书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仅从年龄、外貌、学历、职务、地域、性别、种族等方面,用分别心,凭个人喜恶,来判断出家人的德行。前文提到「夫求法者,不观形相,唯在智慧。」类似地,《别译杂阿含经》中,佛告诫我们:「汝等若当知见如我,然后乃可筹量于彼。若妄称量,则为自损。」
                  乙二、总说果报
                  布施、持戒、禅定思惟,必得三果:得财富、得生天、得解脱。
                  佛说做三种事情,必得三种果报:布施必得财、持戒必生天、习禅必至解脱。


                  IP属地:北京12楼2022-06-10 1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