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5楼
丙二、田异
丁一、异因异果
云何田异?行善、持戒、禅定、智慧、解脱、得果等功德,若有是,是谓田异。救济危厄,异因缘得异。有苦、无苦,发心供给,得妙果报。
狭义上的「田异」,指受者的情况不同:行善/行恶、有戒/无戒、有定/无定、有智慧/无智慧、解脱/未解脱、三乘果位差别等等。
「救济危厄,异因缘得异」,指根据对方所需不同,而作不同的布施,会获得不同的果报。如《大庄严论》:「诸业受报各各差别,不以一业得种种报。若作端正业,则得端正色力;财富应从余业索。是故,智者应当修习种种净业,得种种报。」
「有苦、无苦,发心供给,得妙果报」,指不论受者是否贫苦,只要施者发心布施,就一定会受相应的好报(当然了,不能强迫对方接受)。
丁二、得报差别
布施佛,即时一切得福。布施众僧,若受用得一切福,未受用不得一切福。供养法故得大报。若学人聪明大智慧,以法故供养,是谓供养法。布施得富。受施竟,得乐、力、寿等功德。除结胜,得大果报。若施**受百世报,若施不善人受千世报,若施善人受千万世报,若施离欲凡夫受千万亿世报,若施得道人得无数世报,若施佛至涅盘受报。
布施可以破自他悭贪,由此得福。破他悭贪,又有两种:1) 受者随施而食/用,不追求上妙五欲;2) 其他人见闻布施,或生随喜,或效仿之。因此说,如果布施众僧而众僧未受用,则所得福不如受用的多。
「供养法」≠「法供养」(本文中不展开)。「供养法」有两层含义:1) 为了求法(如为了圆满布施波罗蜜)而行布施,而非仅仅为了世间福利;2) 了解法、出于对法的尊重而行供养,而非分别外表。怎样叫分别外表呢?如供养精美的佛像、却不修补甚至不恭敬残破的佛像;或因为「仙风道骨」的外貌而恭敬老年出家人、轻视少年出家人等。《大庄严论》中对此批评道:「汝今不应校量众僧耆少形相。夫求法者,不观形相,唯在智慧。身虽幼稚,断诸结漏,得于圣道;虽老放逸,是名幼小。」 哪怕对方看起来有种种不足,也应当认识到人无完人,恭敬对方的优秀品质,不因为其瑕疵而不恭敬。如《
》:「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
布施饮食等后,由于受者获利,施者也会获得相应的利益。如人有饭吃则安乐,没饭吃则痛苦,有饭吃则有力气,没饭吃则没力气,有饭吃则能活,没饭吃则会饿死,等等。因此说,「受施竟,得乐、力、寿等功德。」类似地,没饭吃则难以精进修行,有饭吃则可以专心修行,进而证果、利益人天等。因此说,「除结胜,得大果报。」
由于佛具足的功德、对他人的利益比声闻人多,因此施佛比施声闻得福多;辗转乃至施不善人比施**得福多,因为不善人好歹具足人身,而**身处恶道。当然了,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布施时的发心非常重要,应当平等布施,不应挑三拣四。
丁三、三十福田
世三十种福田:父(1)、母(2)、老(3)、病(4)、善人(5)、离欲凡夫(6)、有漏七人(7-13)、四道向(14-17)、四道果(18-21)、从灭禅入起(22)、辟支佛(23)、菩萨(24)、佛(25)、比丘僧(26)、有去(27)、来人(28)、饥(29)、渴(30)。
福田,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田好」。上面概括了「大德」、「贫苦」、「大德贫苦」这三种情况,这里是举例说明。
(5) 善人,指修习十善业道的人(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
(6) 离欲凡夫,指通过自己的努力,远离五欲、五盖,修习禅定且有所证的人。
(7-13) 有漏七人,指修习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人,及修习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的人。
(14-21) 四道向、四道果,即声闻乘的果位。
(22) 从灭禅入起,即即将进入灭尽定、或刚刚出定的人。
(27-28) 即远行之人。
乙四、物好
云何物好?不杀他、不偷、不夺、不系、不鞭、不欺、不诳,净物,随多少,随时布施。是为物好。<br>用来布施的东西之「好」,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的标准。
I. 正当途径获取:「不杀他、不偷、不夺、不系、不鞭、不欺、不诳」。
II. 言行一致,不出尔反尔:「不欺、不诳」。如答应施甲,却转头施乙;或者答应多施,然后反悔了,只肯少施甚至不施。
III. 「净物」,有两层含义:东西本身干净,以及不会对自他有损害。比如烟、酒、毒品、管制刀具、毒药等,就是不净物,不适合拿去布施。
IV. 「随多少」,即随自己的能力,适当布施——既不会在明明有很多的情况下,出于悭吝而不肯布施;也不会为了面子等原因,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布施。如《优婆(百度不要抽风)塞戒经》中就提到:「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V. 「随时布施」,即随对方的需要而布施,而不是随自己的心意——想给什么就给什么、想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甚至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强塞东西。
甲二、补充说明
乙一、布施六难
布施有六难:一者憍慢施,二者求名施,三者为力施,四者强与施,五者因缘施,六者求报施、众僧中分别施。是谓布施六难。
布施的时候,应当避免六种心态和行为。上面也略有涉及,这里是更完整的讨论。
I. 「憍慢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不起其他人:或者看不起接受布施的人,或者看不起那些不如自己慷慨的人。当然了,另一方面,也无需自卑,觉得布施是见不得人的事情,或者因为自己所施的财物等不如别人而自卑。II. 「求名施」,不是真正为了帮助别人,而是为了世间的好名声而布施。
III. 「为力施」,本来没有布施的意思,被强迫着把自己的财物给别人,包括被人勒索、潜规则送礼、被罚款等。
IV. 「强与施」,不考虑接受者的情况,只因自己想施,就强迫对方接受。
V. 「因缘施」,本没有布施的意思,但受到其他原因的影响,如参加了慈善晚宴、为了避税等等。
VI. 「求报施、众僧中分别施」就是说是贪图布施的果报而去布施,并且布施——尤其是布施出家人的时候——并不是以平等心施,而是挑挑拣拣,凭刻板印象来布施/不施。就像俗话说「凭封面判断一本书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仅从年龄、外貌、学历、职务、地域、性别、种族等方面,用分别心,凭个人喜恶,来判断出家人的德行。前文提到「夫求法者,不观形相,唯在智慧。」类似地,《别译杂阿含经》中,佛告诫我们:「汝等若当知见如我,然后乃可筹量于彼。若妄称量,则为自损。」
乙二、总说果报
布施、持戒、禅定思惟,必得三果:得财富、得生天、得解脱。
佛说做三种事情,必得三种果报:布施必得财、持戒必生天、习禅必至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