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瀛寰记吧 关注:176贴子:10,992
  • 7回复贴,共1
我还可以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1-12 09:47回复
    (一)秋闱后各地学子忽崇各典籍孝道,鸿胪寺、礼部各级官员纷纷上书请肯皇帝在宋境提倡尊孝之古风,家家奉读《孝经》。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1-12 09:51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1-12 11:57
      回复
        近日京城中常听人提及孝道,我也想念身在颍州的母亲,还有早已离世的父亲。也不用大张旗鼓的礼佛,就吃几日斋饭,聊作慰藉。神佛之事我是不信的,只是借此让自己宽心罢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永嘉郡公,一同用了斋饭,而后闲谈起来。
        “近日书生们都在读《孝经》,不知是为什么。我也有点想家了。家父虽然…但是母亲还在,按理该接来京城,只是我自己借住秦府,不知哪一日随军出征,她倒不如留在颍州安稳。”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1-12 12:13
        回复
          十方静因院。
          我不信神佛,却败在口腹之欲。
          忙过半日,与同僚相别到此处,只为一碗热汤,几筷素面。
          香客用餐地方偶遇俊杰,我记得是前年进士,唤作苏玄风。
          仅做一礼,随口聊起近日。
          “苏郎君有孝母之心,又能以心恤国,但如今府麟几州不甚安稳——我听郎君所言,是有从军意思?”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1-18 15:09
          回复
            “不瞒殿下,的确如此。先前在朝堂上也曾请战,只是未能如愿。”
            那日朝议格外激烈,他也见到了,不必细说。只是如今陛下迟迟不下军令,莫非是依了主和的意思?又想起最近一些未必相干的事,皱了皱眉,只道
            “就算不开战,去镇守边疆也是好的。一来涨涨见识,将来若有个万一,也能应对,二来,边军任重道远,多一个人多一份助力。”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1-18 15:58
            回复
              赤子之心可嘉,但上意还未达,纵是朝堂之上再多请命,出兵与否,终非我等能妄自揣测的。
              武人多赤诚,我与他萍水相逢,便有志气诉说,若非神勇,便有他心。
              “若我没记错,郎君现任都虞候?”
              向他问策。
              “我与太叔都虞候也同一道往清河去过,实在谋略过人,想来苏郎君也是——府麟一战,可有高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1-19 00:27
              回复
                “是。”
                太叔府两位武将,我与都指挥使同属侍卫司,相熟一些,其人胸有韬略,非比寻常。另一位都虞侯,我接触不多,但听说过清河之事,想来当得起谋略过人这四个字。
                “不敢当殿下夸奖。苏某未去过边境,对形势不甚了解,还需多加学习和历练。”
                “就苏某所知,麟府二州依山而建,有天险关隘,易守难攻,此为我军优势。麟府二州在宋夏边界,若夏军南侵,则可出兵使之腹背受敌,此既为优势,也是劣势。麟府二州既是河东屏障,又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因此折将的兵力须谨慎防守,不敢轻易调动,因此为劣势。但折将居府州多年,或许有其他策略,这苏某就不知了。”
                “麟府二州,暂时西夏动不了,折将的兵力也不宜调动,所以战场在银州以南。苏某以为,原州、庆州、环州一带可有所作为。三州互为策应,环州最近西夏,遥望兴庆府,可起威慑作用,原州庆州在后,可作补给。若夏向东发兵,则合三州兵力攻夏南境,夏军为保兴庆府,必定回援,此为围魏救赵。若夏攻打环州,则有原州庆州支援。”
                近来常琢磨这些,于是他一问,就说多了。笑着摇头
                “这只是苏某的推测,局势如何,还得眼见了才能知晓,谋略也得因地制宜。”


                10楼2020-01-19 2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