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楼主很多基本概念没有搞明白。
当前一般人最常接触到的胶片只有135这一种尺寸规格了,即所谓的全画幅,这也是长期以来国内普通用户最常接触到的规格(吧里用中画幅或者大画幅的不少,但你现实中一年可能都遇不到一个)。楼主说的这两款相机都使用135胶片。换句话说,谈及一种胶片,不如说讨论的是一种乳剂配方、片基材质和对应的冲洗工艺,尺寸规格只是外在的、适配性的区分。
然后就是“胶片感”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诚然银盐的化学反应与数码感光元件确有深层次的不同之处,但是一般用户对其认识仍然停留在偏色的“质感”上面。这种质感与机身、镜头的关系和胶片型号、冲洗工艺、数码化方式的影响比起来却是微不足道。135系统的巅峰绝唱尼康F6+富士C200,和富士一次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相比,用SP3000扫描出来,抛去镜头成像素质不谈,色彩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建议楼主再更多去了解一下基础概念。